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425) 作品数:8 被引量:44 H指数:5 相关作者: 宋永明 王清文 李浩 王海刚 房轶群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农业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马来酸酐/二乙烯基苯接枝聚乳酸对微晶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研究了马来酸酐(MAH)/二乙烯基苯(DVB)接枝聚乳酸(PLA-g-DVB/MAH)对微晶纤维素(MCC)/聚乳酸(PLA)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熔融接枝法,将DVB作为MAH的共聚单体接枝到PLA分子链上制备PLA-g-DVB/MAH接枝聚合物,然后以PLA-g-DVB/MAH为相容剂,采用注射成型法制备MCC/PLA复合材料。利用FTIR对PLA-g-DVB/MAH进行表征,探究了PLA-g-DVB/MAH对MCC/PLA复合材料流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AH成功接枝到PLA上,并得到接枝聚合物PLA-g-DVB/MAH;添加PLA-g-DVB/MAH后,MCC/PLA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复数黏度、平衡扭矩以及剪切热都有明显升高;PLA-g-DVB/MAH的添加有利于改善MCC和PLA的界面相容性,进而提高了MCC/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王发扬 杜军 代璐 吴海超 王友勇 宋永明关键词:聚乳酸 复合材料 二乙烯基苯 流变学 滑石粉对微孔发泡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晶行为及泡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2017年 以滑石粉为成核剂,超临界CO_2为发泡剂,采用间歇釜式方法制备微孔发泡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DSC、XRD和SEM对微孔发泡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与泡孔结构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滑石粉的添加能够提高微孔发泡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诱导产生不完善的α晶型;能够提高聚合物基体的熔体黏度,减小泡孔尺寸,增加泡孔密度,促使泡孔尺寸分布更均匀,最终能够形成泡孔密度为1.0×10~9个/cm^3、平均泡孔半径为16.4μm、发泡倍率为18倍、表观密度约为0.055g/cm^3的微孔发泡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 李浩 宋永明 王海刚 王清文 曹军关键词:滑石粉 超临界CO2 微孔发泡 泡孔结构 木塑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2年 木塑复合材料(WPC)是一种兼具有木材和塑料双重优点的新型复合材料,在建筑、家具、装饰、运输和汽车内衬等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增强木质感,商业化WPC产品的木质纤维填充量在40%~60%,甚至超过70%。这种高的木质纤维填充量造成了WPC挤出加工困难,主要表现为不稳定流动及表面撕裂等现象的出现,由此导致产品质量差,加工效率低。目前,人们对这种高填充体系下WPC熔体的流变行为尚不完全理解,更是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高填充体系下WPC熔体中木质纤维材料与木质纤维材料之间、木质纤维材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相互作用增强,其中木质纤维材料(种类、尺寸、填充量)、聚合物基体的分子质量和分子质量分布、润滑剂、偶联剂都是该复杂体系流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高木质纤维填充体系下WPC的流变行为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以期为WPC的配方设计、工艺控制、加工设备升级和模具制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宋永明 王清文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 热塑性聚合物 抗静电剂对木粉/PV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分别采用非离子型、高分子型和阴离子型3种抗静电剂制备抗静电木粉/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阴离子型抗静电剂SAS-93对木粉/PVC复合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两种抗静电剂相比,阴离子型抗静电剂SAS-93的抗静电作用效果最好,当添加量达到40 g时,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ρs和体积电阻率ρV分别下降至1.20×10 8Ω和4.67×10 8Ω·cm,已经达到了抗静电材料的要求。继续增加抗静电剂的添加量,木粉/PVC复合材料的ρs和ρV均有所降低,但是当添加量超过80 g时,复合材料的ρs和ρV下降幅度很小。红外分析表明SAS-93并未与复合材料中除PVC以外的其他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热重分析表明SAS-93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木粉/PVC复合材料提前成炭,提高其高温时的热稳定性。随着SAS-93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平衡转矩和剪切热降低,说明SAS-93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但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动态力学分析中储能模量与静态力学分析中弯曲模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徐凤娇 郝笑龙 聂兰平 宋永明 王海刚关键词:聚氯乙烯 木塑复合材料 抗静电 力学性能 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转矩流变仪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偶联剂、木粉含量及润滑剂对木粉/聚丙烯(WF/PP)复合体系加工流动性能和动态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偶联剂的添加能够改善木粉和聚丙烯之间的界面结合,使得熔体的平衡转矩和复数黏度升高;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体系的平衡转矩和剪切热增大,线性黏弹性区域减小,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均增大,特征松弛时间延长;硬脂酸的添加,可显著降低复合体系的平衡转矩和剪切热,而且硬脂酸的加入可大幅度降低由木粉含量增加所引起的熔体黏度升高现象,这表明硬脂酸能有效改善高木粉填充体系下,WF/PP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能。 王霞 李浩 宋永明 郭蕊 王清文关键词:木粉 聚丙烯 马来酸酐 偶联剂 润滑剂 流变性能 增塑剂对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采用浇铸法制备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分析甘油、聚乙二醇、乙酰柠檬酸丁酯3种增塑剂对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透光性、水蒸气透过率、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细菌纳米纤维素与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透明度高,且对紫外光有屏蔽作用;3种增塑剂均可通过削弱细菌纳米纤维素与壳聚糖分子间的氢键、改变复合膜的结晶结构达到增塑效果。3种增塑剂均可降低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提高复合膜的保湿性能,但其质量分数对该性能影响较小。3种增塑剂均提高了细菌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的塑性,增塑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甘油、聚乙二醇、乙酰柠檬酸丁酯。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甘油作为增塑剂时,复合膜具有较优的综合性能,水蒸气透过率为1616.87 g·m-2·d-1、拉伸强度为113.18 MPa、断裂伸长率为24.48%。 葛婷婷 宋永明 刘迎涛关键词:壳聚糖 复合膜 增塑剂 MAH/GMA共接枝聚乳酸对木粉/PLA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7年 采用熔融接枝法分别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乳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乳酸和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接枝聚乳酸,并利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结构表征。分别以三种接枝共聚物为相容剂,采用注塑成型制备了木粉/PLA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加入不同接枝共聚物后木粉/PLA复合材料两相看不出明显相界面,界面相容性得到改善。对不同接枝共聚物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和动态流变性能测定的结果显示,加入MAH/GMA共接枝聚乳酸后的木粉/PLA复合材料和未添加相容剂的复合材料相比,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9.54%和7.23%,复合体系的平衡扭矩和剪切热提高,储能模量及复数黏度均增大。 杜军 宋永明 张志军 房轶群 王伟宏 王清文关键词:聚乳酸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wood-flour/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in the presence of b-nucleating agent 被引量:2 2016年 The influence of aryl amide compounds(TMB)as b-nucleating agents, on the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of a wood-flour/polypropylene composite(WF/PP)prepared by compression molding was investigated by 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MB wa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b-crystalline nucleating agent for WF/PP. The DSC data showed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peak temperature(Tp) increased and the half-time(t1/2) de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TMB.Three theoretical model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The modified Avrami method and Mo method successfully explained the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PP and its composites. Their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were determined basing on the Kissinger method. Lang Huang Haigang Wang Weihong Wang Qingwen Wang Yongming 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