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FZX006)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苗贵山梁妙荣彭晨慧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8
- 2009年
- 民生问题关涉人的生存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和以人为本的向度,深度把握民生问题,强调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社会整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相一致,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国家社会管理职能,使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苗贵山
- 关键词:恩格斯民生思想
- 黑格尔和谐之道的伦理意蕴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 2009年
- 在古希腊,和谐社会理念是围绕着"国家如何组织,在国家事务中公民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的主题而展开的。黑格尔的政治哲学都直接承继了这一主题,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进行调和,强调国家是自由理性的实现,是主观意志与客观意志的统一,是个体与共同体和谐共生的伦理整体。这对马克思致力于探寻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启迪。
- 苗贵山
- 关键词:市民社会
- 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及其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理性国家学说是黑格尔的法哲学的核心。黑格尔从自由意志是法的本质及其自我运动出发,把国家看作是真正的自由意志的实现,是主观意志与客观意志的有机统一的伦理性的整体。这对青年马克思的法哲学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青年马克思正是从自由理性的立场出发,来评判具体的国家制度与具体的法律,斥责封建专制的国家制度与法律是对自由的扼杀,倡导个体与国家整体的有机统一。
- 彭晨慧
- 关键词:法哲学市民社会
-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新探被引量:3
- 2009年
- 马克思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层面提出了人的劳动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并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的揭示。其基本的思路是:从人的生存需要的自然本性出发,把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生产实践即劳动看作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本质。这样做,一方面批判了西方近代启蒙哲学把理性视为人的本质以及与费尔巴哈把人的自然性等同于人的本质的形而上学做法;另一方面又从现实的人的劳动出发去说明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及其发展的内在动力,把人类社会的历史理解为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历史的过程,从而把劳动解放看作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内在规定。
- 梁妙荣
- 关键词:社会关系
- 马克思恩格斯利益思想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对利益问题的探索,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同时也使利益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利益作为唯物史观的基础,表征的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造成了资本与劳动的利益对立,在使物的世界增值的同时,使人的世界得到了贬值。共产主义制度使人在自由联合劳动的基础上,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
- 苗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