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0042110013)
- 作品数:15 被引量:72H指数:5
- 相关作者:郭立新李睿李正守陈明张天侠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金策工业综合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活塞气缸拍击特性及其磨损间隙变化关系被引量:4
- 2014年
- 以某发动机气缸-活塞组为例,模拟了发动机气缸-活塞组中活塞的二阶拍击运动,根据二阶运动参数的模拟结果预测了气缸-活塞组件表面的磨损状态及磨损间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缸-活塞组间的间隙变化对活塞二阶运动的影响,获得了不同气缸套活塞磨损间隙的变化情况下,活塞在气缸套里做二阶运动时各种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预测因内燃机缸套活塞磨损间隙变化所引起活塞拍击特性的变化规律。
- 李正守郭立新朴慧日黄济贤
- 关键词:内燃机活塞磨损
- 非持续载荷下椎间盘的多孔弹性特性被引量:5
- 2013年
- 建立了人体L4/L5段腰椎关节椎间盘多孔弹性有限元模型,并在持续压缩和间歇性压缩载荷作用情况下进行仿真分析,并且将其与相同工况下退化的椎间盘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同样状态的椎间盘由于间歇时间的存在,盘的变形和有效应力都相对减小,而孔压值增大.退化的椎间盘由于盘的刚度增加,盘高度和初始孔隙率减小等原因,导致其孔压值和有效应力的变化速度都要比健康的椎间盘快.
- 李睿郭立新
- 关键词:L4
- 基于DNPSO的支持向量机的发动机故障诊断被引量:3
- 2012年
- 设定了基于粒子序号和粒子邻居数量的动态邻域粒子群模式,并通过田口试验分析了6种测试函数的优化性能,选定了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粒子邻居数量及加速系数等参数的较优渐变模式,建立了具有较为广泛适应性且运算量相对较低的动态邻域粒子群模型.利用该模型优化了支持向量机的惩罚参数和核函数评估参数,在发动机的故障特征识别过程中,通过与BP神经网络及标准粒子群算法优化参数的支持向量机等分类器的比较,动态邻域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具有较高的特征识别能力和较强的鲁棒性.
- 聂立新张天侠张丽萍郭立新
-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粒子群优化算法动态邻域故障诊断
- 基于AHP-熵权-TOPSIS的电动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综合评价方法被引量:23
- 2013年
- 动力性指标与经济性指标在纯电动汽车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因此应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文献统计,选择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坡能力、续驶里程、百公里耗电量作为纯电动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的综合评价指标,构建了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综合确定各指标权重,以理想解法进行排序,建立了基于AHP-熵权-TOPSIS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 陈明郭立新
-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动力性综合评价
- 汽车发动机活塞磨损及气缸活塞间隙变化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应用发动机专用仿真软件AVL_EXCITE进行了发动机活塞-活塞环-气缸套副的动力学分析,获得了活塞在气缸内的拍击运动参数和活塞与气缸套碰撞力。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活塞表面的磨损趋势的预估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模拟了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活塞与气缸套接触状态,得到了作用在活塞表面每一点上的接触力,根据其接触力模拟了发动机活塞磨损状态。模拟结果表明能够准确地预测到在不同活塞与气缸套间隙下的活塞拍击运动特性及表面磨损情况。
- 李正守郭立新
- 关键词:发动机活塞动力学模拟磨损
- 聚氨酯汽车座椅H点静态平衡位置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研究以聚氨酯泡沫为材料的汽车座椅H点的位置,创建了一个简化的二维人椅系统模型,人体与座椅之间的作用力建模为具有非线性黏弹性的弹簧.对此模型采用可变阶的运动微分方程Matlab ode15s求解器,求解出人椅系统的平衡位置.结果表明:材料越硬,静态平衡位置越接近泡沫材料未压缩时的人体初始位置;弹簧K3刚度越大,人体最终的平衡位置就越接近初始位置,K3越向前移动,人体就会越陷入座椅中;人体与坐垫之间的摩擦系数μ1过小,人体就会滑出座椅.
- 李睿郭立新
- 关键词:聚氨酯泡沫拉格朗日方程
- 发动机气缸套磨损状态的预测被引量:2
- 2012年
- 应用专用软件AVL_EXCITE Piston&Rings对活塞环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计及活塞环与气缸套之间的流体动力润滑的活塞环动力学模型,计算出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活塞环与气缸套间的接触力,据此对气缸套的磨损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某些文献中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 李正守郭立新
- 关键词:发动机气缸套磨损
- 基于逆虚拟激励法的车辆动载的识别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逆虚拟激励法进行车辆行驶随机动载的识别,使用确定性方法求解了车辆平稳行驶动载的识别问题.即已知车辆振动响应的自谱与互谱,在反求路面激励功率谱的基础上,求出车辆行驶动载.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识别动载.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前轮的响应模拟出的车辆随机动载能较好地反映车辆在不同速度,不同路面上的变化.逆虚拟激励法在求解车辆随机动载上,具有很好的求解精度,为车辆工程实践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张丽萍郭立新
- 低频振动作用下人体椎间盘多孔弹性单元的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建立了L4/L5段人体腰椎关节的非线性多孔弹性单元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轴向静力(0Hz)和低频(0.01 Hz、0.1 Hz、0.5 Hz、1 Hz)振动作用各1小时的仿真研究,对比了在不同频率振动作用下人体脊椎组织的多孔弹性单元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振幅和时间内,与低频(0.01Hz、0.1Hz)相比,相对较高频率(0.5 Hz、1 Hz)作用下的椎间盘组织产生的轴向位移较大,髓核和纤维环的孔压应力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髓核的有效应力逐渐增加,而纤维环的有效应力却逐渐减少;在相对较低频率(0.01Hz、0.1Hz)作用下的各项力学特性指标与静力作用下的相比,差值均在3%以下;加载时间超过600s后,振动频率的增加更容易使椎间盘轴向位移增大;相对较高频率(0.5 Hz、1 Hz)振动作用下髓核和纤维环内的孔压值逐渐升高,而静力压缩和相对较低频率(0.01 Hz、0.1 Hz)振动作用下孔压值却逐渐降低;不断增加的孔压应力使椎间盘内的体液流失速率变大,导致椎间盘退化。
- 李睿郭立新
- 关键词:低频振动有限元分析
- 单级齿轮传动系统混沌的非反馈法抑制被引量:2
- 2012年
- 综合考虑齿侧间隙、时变啮合刚度和综合啮合误差等因素建立单级直齿齿轮传动系统的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方程,利用系统的分岔图、相图、时间历程图和Poincaér映射图分析齿轮传动系统在激振频率变化下的混沌特性。利用外加周期信号、外加恒定载荷和位相法三种非反馈方法实现系统混沌的抑制。数值仿真表明三种非反馈方法在齿轮传动系统的混沌抑制中是有效的和可行的,可利用适当的控制参数把系统的混沌运动抑制到稳定的周期轨道。
- 王靖岳郭立新刘树伟
- 关键词:齿轮混沌分岔混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