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90021)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陈艳朱雅丽张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能源
  • 2篇再生能源
  • 2篇可再生
  • 2篇可再生能源
  • 1篇意愿
  • 1篇生物质
  • 1篇生物质能
  • 1篇生物质能源
  • 1篇生物质能源产...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能源产业
  • 1篇农户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农作物秸秆
  • 1篇资源潜力
  • 1篇作物秸秆
  • 1篇秸秆
  • 1篇垃圾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陈艳
  • 2篇朱雅丽
  • 2篇张颖

传媒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被引量:8
2012年
能源开发利用的变迁过程中,常规化石能源面临资源储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约束,可再生能源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小,有利于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了制度变迁在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机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技术锁定、制度竞争、资源赋存、制度安排、主导价值目标等原理来讨论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产业发展路径。得出结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其原因是技术锁定使得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在短期内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可再生能源与常规化石能源相比,不具有价格优势;可再生能源资源赋存与消费空间的矛盾,导致短期内还不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廉价的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制度配套的相关制度安排短期难以建立和完善;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可再生能源还不能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制定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应的扶持政策提供建议。
陈艳朱雅丽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基于博弈模型的可再生能源产业补贴标准设计被引量:8
2014年
由于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具有成本较高和正外部性等特征,所以在其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持。文章从博弈论的视角,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构建了两阶段的混合动态博弈模型,探寻在国家不同的目标情景下,政府的补贴标准与可再生能源产品边际成本及常规能源产品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陈艳朱雅丽
关键词:博弈可再生能源补贴标准
农户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参与意愿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生物质能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产品生产企业、政府相关机构的参与,微观个体农户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农户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态度和行为,会对政府和生产者的行为选择产生深刻影响。以湖北农户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参与意愿的调查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户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预期收益、年均纯收入、环保意识、文化程度、配套设备生产情况、产品技术成熟度、相关政策支持、商品能源使用率、当地生物质资源量9个因素会影响农户参与意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提高农户对生物质能源的预期收益和农户收入水平;二是从根本上提高农户综合素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三是完善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政策支撑体系,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
张颖陈艳
关键词:农户生物质能源产业参与意愿
中部地区生物质资源潜力与减排效应估算被引量:6
2012年
能源是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中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增长,对能源的消费量也呈逐渐上升趋势。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显示出供给和环境两方面的压力,而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能源替代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效应。中部地区生物质资源丰富,经估算结果如下:第一,2009年农作物秸秆、牲畜粪便和城市垃圾3种生物质资源沼气潜力达839.733亿m2,折合标煤7 314.75万t;第二,开发利用3种生物质资源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3 880 594.83t。据此,提出建议:第一,重点开发利用秸秆、牲畜粪便等农村生物质资源;第二,为中部地区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生物质能源产品进而实现减排效应创造支撑条件。
张颖陈艳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城市垃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