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4Z336)

作品数:14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杨志刚孙晓锋姜德龙程光明李晓韬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化工学院长春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机械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压电泵
  • 3篇振子
  • 3篇腔体
  • 2篇虚拟样机
  • 2篇压电
  • 2篇压电振子
  • 2篇压缩比
  • 2篇样机
  • 2篇双腔
  • 2篇COSMOS...
  • 2篇车用
  • 1篇单腔
  • 1篇电路
  • 1篇电路设计
  • 1篇电脑
  • 1篇电脑CPU
  • 1篇电学性能
  • 1篇电阻率
  • 1篇电阻率法
  • 1篇性能比较

机构

  • 12篇吉林大学
  • 6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建筑工程...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吉林...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0篇杨志刚
  • 6篇孙晓锋
  • 5篇姜德龙
  • 3篇李晓韬
  • 3篇程光明
  • 2篇张玮
  • 2篇曾平
  • 2篇姜斌
  • 1篇郑文
  • 1篇冯国雨
  • 1篇刘晓论
  • 1篇张德君
  • 1篇田丰君
  • 1篇纪秀
  • 1篇刘磊
  • 1篇王立权
  • 1篇徐淳宁
  • 1篇魏萍
  • 1篇刘勇
  • 1篇李君

传媒

  • 3篇排灌机械工程...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流体机械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压电与声光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科技资讯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腔体四振子压电泵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双腔体四振子压电泵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双腔体四振子压电泵结构并加工了实验样机,并对实验样机在不同工作方式下进行了试验测试,最大输出流量可达1500mL/min。
孙晓锋王大力蒋立军
关键词:压电泵
压电泵吸程出流现象及其成因被引量:9
2011年
研究了被动阀压电泵在方波驱动下出现的吸程出流现象,建立了被动阀压电泵的流体力学模型与振动模型,依此对吸程出流现象的物理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出了吸程时出口阀开启高度的计算公式。测量了吸程时压电泵在0.4,0.8,6,45Hz等不同工作频率下出口阀的开启高度,并对公式中影响吸程出流的其余因素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分析指出,流动惯性是产生吸程出流现象的根本原因,同时惯性流在排程中亦存在。实验结果表明,压电泵工作频率增加时出口阀的吸程开启高度会减小,出口阀刚度、入口与出口负载增大时吸程流会减小,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公式符合较好。分析认为,压电泵的输出流量应当包含容积流与惯性流两部分,在进行压电泵精密流量控制时应同时考虑这两部分的作用。
刘勇杨志刚吴越刘磊董景石
关键词:压电泵惯性流
锆元素修饰钛酸铋钠压电陶瓷的研究
2010年
在实验条件下,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钛酸铋钠基Zrx(Bi0.5Na0.5)0.94Ba0.06Ti1-xO3无铅压电陶瓷粉体。研究了锆元素取代量(x=0.05,0.1,0.2)对材料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及对合成粉体进行SEM分析表明,所研究的组成均能形成目的物。烧结温度在600~700℃制得的粉体具有钙钛矿压电陶瓷结构。对合成的陶瓷材料进行的杂化研究表明,微量锆元素的引入有助于改善其压电性能,当x=0.05,在650℃焙烧2h,1150℃保温2h烧成的压电陶瓷材料性能优良,d33最高可达216PC/N,居里温度为289℃,机电耦合系数kp为40%,机械质量因子Qm达到140,介电损耗tgδ为0.021。
荣鹏智施云波蔡中军吕芳王立权
关键词:压电陶瓷粉体溶胶-凝胶法电学性能
半桥逆变IGBT模块压电驱动与保护电路设计被引量:3
2009年
介绍了半桥逆变电路的工作方式,探讨了IGBT静态特性及动态开关过程,对正常工作和过流故障时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给出了IGBT驱动和保护的详细电路。三菱公司CT60AM设计的实际电路已在某研究所大功率并联多余度逆变电源上可靠运行。应用表明该驱动及保护电路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证明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可靠性。
冯国雨姜斌杨志刚刘晓论田丰君
关键词:半桥逆变IGBT驱动电路
压电驱动式电脑芯片液冷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介绍了以压电泵为液体驱动原件的电脑CPU液冷系统的组成,并以铜为材质,设计了一种集成式CPU液冷散热器,以水为冷却液,在加热功率分别为60W、80W、100W的情况下,测试了水冷块的热平衡时间和热平衡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发热功率情况下,水冷块在20min左右达到热平衡,热平衡温度分别为37℃、43℃、52℃,液冷系统具有很好的冷却效果。
孙晓锋李君姜德龙杨志刚
关键词:压电泵电脑CPU液冷散热器
并联压电泵腔体初始容积设计被引量:1
2012年
为探究腔体初始容积对压电泵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双腔体并联压电泵.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双腔并联压电泵能够工作时泵腔初始容积的取值范围,根据理论公式设计制作了6种不同腔体初始容积的双腔并联有阀压电泵样机,对泵腔初始容积的变化与泵工作性能关系进行研究.在110 V工作电压下,工作频率小于400 Hz范围内,用压电双晶片进行驱动,分别以液体水和空气为介质,对不同压缩比(压电振子振动产生的泵腔容积变化量与泵腔初始容积的比值)下的并联泵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当泵送液体水时,压缩比为1/18时泵的整体输出流量最好,最大输出流量可达1 330 mL/min,压缩比越大,泵的输出压力和自吸能力越好,最大输出压力和自吸高度分别为58.5 kPa和69 cm;当泵送气体空气时,压缩比越大,泵的输出能力越好,最大输出流量和压力分别为850 mL/min和6.5 kPa,当压缩比小于1/32时,泵已经失去了输出气体能力.
孙晓锋杨志刚姜德龙何丽红姜斌
关键词:压电泵双腔并联压缩比
两种双腔串联压电泵结构设计与性能比较被引量:12
2011年
为研究结构形式对双腔串联压电泵输出性能的影响,根据其工作原理,设计了有导流槽和无导流槽两种结构形式的双腔串联有阀压电泵,并加工制造了试验样机,分别以水和空气为介质进行输出性能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10 V正弦交流电驱动下,有导流槽结构的双腔串联压电泵流量输出性能更好,输出的最大液体和气体流量分别为1100和650 mL/min,但容易在导流槽内残留气泡;两者压力输出性能整体上比较接近,最大输出压力可达100 kPa;无导流槽的双腔串联压电泵整体自吸性能更好,最大自吸高度为45 cm水柱.
孙晓锋杨志刚姜德龙
关键词:压电泵双腔
双腔体四振子压电泵设计及试验被引量:8
2010年
为提高压电泵的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增强自吸性能,采用四片压电振子构建两个工作腔体的新型压电泵结构,即双腔四振子压电泵.在对该新型压电泵进行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给出了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的计算方法,并加工制造了四振子压电泵样机.对四振子压电泵在单腔体双振子、双腔双振子和双腔四振子工作方式下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腔体串联能够提高压电泵的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双腔四振子压电泵在驱动电压为150 V AC,频率为120 Hz时,最大输出流量为1160 mL/min,而双腔双振子最大输出流量为650 mL/min(138 Hz),单腔双振子最大输出流量为250 mL/min(160 Hz);双腔四振子压电泵自吸高度可达到55 cm.
程光明姜德龙孙晓锋杨志刚
关键词:压电泵压电驱动自吸
常用场源激励下椭球体电阻率的数值计算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模拟电荷法对椭球体的电阻率曲线进行了数值计算,介绍了模拟电荷法的原理,匹配点及模拟电荷的设置方法,并编程计算了椭球体的电阻率曲线。椭球体是典型的三维地电体,实现椭球体电阻率的数值模拟,就可以计算绝大多数三维地电体的电阻率曲线,为深入研究电法勘探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徐淳宁魏萍刘阳
关键词:电阻率法模拟电荷法
一种新型单腔双振子压电泵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试验被引量:6
2013年
为优化单腔双振子压电泵的结构,提高输出性能,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单腔双振子压电泵。将新设计结构同前期设计结构进行了比较,并对两种结构的试验样机进行了输出流量测试。试验显示,新结构的输出流量是前期结构输出流量的2倍,最大流量可达800mL/min。将新结构加工了不同腔体初始容积样机,得到了压缩比对泵输出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当腔体高度为1.2mm,工作时的压缩比为1/46,此时单腔双振子压电泵整体输出效果最好。分析了单腔双振子压电输送液体和气体时工作特点,得到泵输送液体介质时最佳工作频率点远远低于输送气体介质。
孙晓锋邵泽波贺业荣姜德龙
关键词:压电泵单腔双振子压缩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