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636)

作品数:29 被引量:273H指数:11
相关作者:余世袁勇强毛连山姚春才宋向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化学工程
  • 9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木聚糖
  • 18篇木聚糖酶
  • 18篇聚糖酶
  • 8篇里氏木霉
  • 7篇低聚木糖
  • 7篇木糖
  • 6篇漂白
  • 4篇纤维素
  • 4篇纤维素酶
  • 4篇酶解
  • 3篇纸浆
  • 3篇麦草
  • 3篇麦草浆
  • 3篇内切木聚糖酶
  • 3篇草浆
  • 3篇超滤
  • 2篇纸浆漂白
  • 2篇食品
  • 2篇碳氮
  • 2篇碳氮比

机构

  • 24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3篇余世袁
  • 16篇勇强
  • 16篇毛连山
  • 12篇姚春才
  • 9篇宋向阳
  • 7篇徐勇
  • 5篇杨富国
  • 4篇方正
  • 3篇尤纪雪
  • 2篇江华
  • 2篇陈牧
  • 1篇王杏文
  • 1篇朱琼霞
  • 1篇季更生
  • 1篇王炜

传媒

  • 13篇林产化学与工...
  • 3篇中国造纸学报
  • 2篇现代化工
  • 2篇纤维素科学与...
  • 1篇中国造纸
  • 1篇中华纸业
  • 1篇中南工业大学...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dsorption Rate Models for Multicomponent Adsorption Systems
2004年
Three adsorption rate rnodels are derived for multicomponent adsorption systems under either pore diffusion or surface diffusion control. The linear driving force (LDF) model is obtained by assuming a parabolic intraparticle concentration profile. Models Ⅰ and Ⅱ are obtained from the parabolic concentration layer approximation.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usage and accuracy of these models. It is shown that Model Ⅰ is suitable for batch adsorption calculations and Model Ⅱ provides a good approximation in fixed-bed adsorption pro-cesses while the LDF model should not be used in batch adsorption and may be considered acceptable in fixed-bed adsorption where the parameter Ti is relatively large.
姚春才
培养基成分对里氏木霉合成木聚糖酶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Rut C-30为产酶菌,研究了碳源、氮源和碳氮比对木聚糖酶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粗木聚糖和亚硫酸盐纸浆混合作为碳源有利于木聚糖酶的合成,碳源中随着亚硫酸盐纸浆含量的增多,合成的木聚糖酶活先上升后下降,当碳源为粗木聚糖(5 g/L)与亚硫酸盐纸浆(2 g/L)的混合物时,木聚糖酶活最高,与单独用7 g/L的粗木聚糖为碳源相比,木聚糖酶活提高了56.66%。混合氮源的产酶效果比单一氮源的产酶效果好,其中尿素、蛋白胨和酵母浸膏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作为氮源产酶效果最好,木聚糖酶活达138.56 IU/mL,单一氮源中有机氮源产酶效果比无机氮源稍好。随着碳氮比的增加,木聚糖酶活值先上升后下降,以粗木聚糖为碳源,里氏木霉合成木聚糖酶的较适碳氮比为7.2左右。
毛连山勇强姚春才余世袁
关键词:里氏木霉碳源碳氮比木聚糖酶
内切木聚糖酶的选择性纯化及酶解制备低聚木糖的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研究了超滤分离除去里氏木霉木聚糖酶中的外切-β-木糖苷酶,以及酶解制备低聚木糖。研究结果表明:用超滤的方法能完全除去外切-β-木糖苷酶,透过液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为单带,酶解产物全部是低聚木糖,当酶解时间从2 h延长到10 h时,低聚木糖的得率从26.83%增加到54.22%;而用粗木聚糖酶酶解制备低聚木糖时,当酶解时间从2 h延长到10 h时,低聚木糖得率从17.97%下降到11.12%。因此,采用该技术可以大幅度增加总糖中低聚木糖所占的比例,显著提高木聚糖原料的有效利用率。
毛连山勇强宋向阳姚春才余世袁
关键词:低聚木糖酶水解木聚糖酶里氏木霉
纸浆漂白用木聚糖酶选择性合成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06年
对纸浆漂白用木聚糖酶选择性合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系统地介绍了木聚糖酶的酶源和木聚糖酶的多样性以及碳源、培养温度、pH值和碳氮比等培养条件对合成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影响,提出了调控这些培养条件选择性合成低纤维素酶活的木聚糖酶,以使木聚糖酶更好地在纸浆漂白中应用。
毛连山余世袁
关键词: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纸浆漂白
树干毕赤酵母酒精发酵碳元素代谢流向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对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进行了4个阶段共400h连续恒化培养,在不同阶段以30.0g/L葡萄糖作为基本碳源,添加30.0或15.0g/L的木糖,通过控制温度(35±1)℃,进气量100~150ml/min,搅拌转速250~300r/min。4个阶段共建立4个连续培养的"稳态"。对碳元素进行物料衡算发现,4个阶段碳元素回收率分别为118.0%、105.6%、113.5%和94.7%。对4个近似"稳态"的碳元素的代谢流向进行分析发现:将近50.0%左右碳元素流向产物酒精,其次是CO2和酵母细胞;木糖醇浓度与流入底物中木糖浓度有直接关系,在相同发酵条件下流入的木糖浓度越大代谢生成木糖醇浓度也越高;实验所采用的通气条件更适合底物为30.0g/L葡萄糖和30.0g/L木糖混合液的连续发酵。
季更生王杏文勇强余世袁
关键词:酒精发酵碳元素树干毕赤酵母
以酶解渣为碳源制备木聚糖酶的研究被引量:15
2001年
以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RutC 30为产酶菌 ,低聚木糖制备过程中酶解渣为碳源可诱导产生含低纤维素酶活 (0 .10 6IU/mL)的木聚糖酶 (15 4 .67IU/mL) ,两种酶活的比值达 145 9,与粗木聚糖为碳源产木聚糖酶相比 ,木聚糖酶活提高了 1.67倍 ,而纤维素酶活没有增加。此酶在 5 0℃条件下酶解粗木聚糖和酶解渣时 ,pH值 5时酶解效率最高 ,酶解产物通过HPLC分析 ,主要是木糖。该酶系的组成主要是外切 β 木糖苷酶。
毛连山徐勇宋向阳勇强余世袁
关键词:里氏木霉木聚糖酶酶解碳源低聚木糖
木聚糖酶在漂白中应用的经济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用木聚糖酶进行生物漂白,能有效降低漂白时有效氯用量,降低对环境污染。本文通过对年产3万t纸浆的制浆厂用木聚糖酶预处理的经济分析可知,生产处理1t纸浆所需的木聚糖酶液成本为50元左右。用木聚糖酶预处理后的漂白浆与对照浆在达到相同白度时,漂白1t纸浆节省的化学试剂费用为105元,不仅经济效益明显,而且减轻了漂白废液的污染负荷,社会效益显著。
毛连山余世袁
关键词:木聚糖酶漂白
木聚糖酶水解制取低聚木糖的研究被引量:33
2002年
比较了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水解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的效果 ,并在 1 0L酶解罐中研究了搅拌速率和酶解时间等因素对木聚糖酶水解的影响 ,优化了酶解工艺条件。当木聚糖质量浓度为 30 g/L、木聚糖酶体积用量为 1 %、搅拌速率 1 80r/min时 ,酶解 2h低聚糖得率可达 35 .2 % ,总糖得率为 4 1 .9% ,产品酶解液中2 5 .9%固形物是聚合度 2~
徐勇陈牧余世袁勇强姚春才
关键词:木聚糖低聚木糖酶水解木聚糖酶生产工艺
内切木聚糖酶与木糖苷酶预处理对麦草浆漂白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03年
 研究了内切木聚糖酶与木糖苷酶预处理对麦草浆漂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内切木聚糖酶还是木糖苷酶预处理漂白浆的白度均比对照浆高,分别高出对照浆的2.5和1.9个百分点,同时漂白浆的强度也好于对照浆的强度。内切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混合预处理漂白浆的白度分别比内切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高出0.9和1.5个百分点,这表明内切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在纸浆预处理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经内切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预处理后纸浆的表面和横断面有许多孔隙,其中经内切木聚糖酶预处理后纸浆的孔隙比木糖苷酶要多而且大。通过X 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内切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均不能破坏纸浆的结晶度。
毛连山尤纪雪宋向阳勇强余世袁
关键词:内切木聚糖酶预处理麦草浆纸浆漂白性能
木聚糖酶处理工艺对麦草浆漂白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7
2005年
研究了麦草浆漂白的木聚糖酶处理工艺对麦草浆漂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pH值5 4~6 5 ,浆浓5 % ,处理时间60min ,酶用量5IU/g浆。无论酶处理在漂白前还是漂白后进行,均有助于提高浆料的白度和强度,而得率均有所下降;漂白后酶处理与漂白前酶处理相比,得率下降较多,白度提高3 5个百分点,并比不用酶处理高出5 4个百分点,且对撕裂指数提高较大;而漂白前酶处理对纸浆的裂断长和耐破指数提高较多。
毛连山尤纪雪姚春才余世袁
关键词:木聚糖酶漂白后处理麦草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