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JY034) 作品数:11 被引量:54 H指数:5 相关作者: 王发明 刘婧 陈金良 陈红敏 宋雅静 更多>> 相关机构: 山东工商学院 武汉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政治法律 更多>>
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8 2013年 海洋经济必须建立在资源可接续、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永续发展。本文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设置包含4个因素层和18个具体指标的指标层,尝试建立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采取指标处理、指数权重赋值及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数计算三个步骤来完成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过程。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作为考察我国海洋经济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质量和水平的参考依据。 陈金良关键词:海洋经济 海洋战略 环境评价 可持续发展 我国治理空气污染和碳排放的市场机制探索 在我国碳排放的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治理空气污染和碳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应该探索我国治理空气污染和碳减排的市场机制,即通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强度减排的碳交易市场,实现碳减排的目的。需要在... 刘婧关键词:碳排放 碳减排 空气污染 文献传递 缄默知识在创意产业集群网络中的共享与转移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运用小世界网络的构建方式描述了缄默知识在创意产业集群网络中的共享和转移行为,建构了以集群成员为网络节点的缄默知识共享和转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集群中各成员交流对象的数量与缄默知识共享和转移周期长短成反比,速度与集群成员的接受能力相关,接受能力越强,集群网络的平均度越大,也就是说成员接触交流越广泛,这样缄默知识共享与转移的速度就越快。 王发明 宋雅静关键词:创意产业 集群 复杂网络 缄默知识 区域间碳强度交易的市场机制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2 2014年 在国际社会利用碳交易机制进行碳减排活动的大背景下,我国作为碳排放的大国,必须充分结合自身国情,建立一种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的交易机制。本文在分析创建区域碳强度交易市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选取了高、低两大排碳区域作为交易对象,设计了区域间碳强度减排的市场交易理论模型,构建了基于区域间的相对性指标交易机制的碳市场,对碳交易进行了系统地机理分析和现实考察。通过该交易模型的设计,最终达到了更优的碳强度减排目标,实现了较好的环境效果。 刘婧关键词:碳交易 个人碳排放交易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2014年 个人碳排放交易是一种将碳排放权分配给个人的总量交易政策工具。不同于上游的总量交易以及碳税等政策工具,个人碳排放交易因其能够推动个人直接参与碳减排而受到关注。鉴于碳排放总量覆盖范围、碳排放权分配以及清缴方式的差异,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个人碳排放交易方案。个人碳排放交易在政策公平、效率和效果方面有不同表现,而不同的个人碳排放交易方案在上述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认为,基于人均排放进行配额分配的个人碳排放交易,更能体现个人在碳排放权方面的平等性。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即使考虑不确定性,个人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成本远高于上游的总量交易系统。如果仅仅考虑减排本身的收益,可能不足以覆盖其成本。因此,个人碳排放交易激励公众参与减排行动所能带来的其他政策效果的探索和评估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通过对个人碳排放交易执行方式的细致研究发现,个人碳排放交易并不必然激励公众直接参与减排,公众的参与是与方案的具体设计直接相关的。因此,更为具体的方案设计,包括考虑各种市场主体潜在反应基础上的政策设计是未来个人碳排放交易系统评估的研究基础。而政策设计需要在激励公众参与和成本控制、效率与公平间不断权衡。此外,对于个人碳排放交易系统的成本边界的设定、对不同个人碳排放交易方案累退性的比较、对个人碳排放交易方案与其他能源或环境政策交叉性的评价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红敏关键词:公平 中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脱钩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出口贸易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但同时出口贸易的繁荣也给中国的能源消耗与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通过对1995-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数据构建Tapio脱钩模型,从全国和区域层面分析二者脱钩状态及时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整体上呈弱脱钩状态,脱钩程度受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控变化影响明显,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的差距,能耗脱钩因子对脱钩状态的影响能力大于结构减排脱钩因子;无法判断中国是否存在基于碳排放的出口贸易EKC曲线;综合全国和区域层面的研究可判断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成立。因此,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研发低碳技术,优化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等,是促进中国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赵凯 易晓慧 柳洋关键词:出口贸易 碳排放 脱钩 EKC曲线 我国碳强度市场的交易情景设置及政策研究 2016年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在《京都议定书》的协议之下,萌生了全球碳排放权的交易市场。我国的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刻不容缓,但是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应该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碳减排途径。为实现我国碳强度减排的目标,本文设置了跨行业、跨区域和跨期三种碳强度交易情景。并且,为保证三种碳强度市场交易机制的顺利实施,对三种交易情景的碳交易进行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和行政手段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刘婧关键词:碳交易 碳市场 基于排放强度的产业间碳交易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以总量控制为主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已在全球二氧化碳减排行动中产生显著效果。但作为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的碳排放大国,中国选择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建立产业间碳交易市场,逐步控制以至降低排放总量,既符合碳排放的国际公平、历史公平原则,更是当前或今后一个时期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通过对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碳排放强度的测算,设计了二、三产业不同企业间基于碳排放强度的交易机制理论模型。按照一二产业购入、三产售出碳指标的交易原则,得出在碳交易前后均衡产出、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变化数据。结果显示,各产业碳排放强度均显著下降;高排放企业的产能受到抑制;政府的管理途径增加。 刘婧 姚中杰 尹建中关键词:碳排放强度 碳交易 基于动态不一致性模型的中国税收授权立法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中国现行税法大多为人民代表大会授权、政府机关制定,这种授权立法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在使用中却出现了过多过滥的问题。授权立法产生的动态不一致性导致政府出台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文章首先通过证券交易印花税的频繁调整,阐明动态不一致性造成的危害,引申出税收立法权应当向人大适度集中的思考。其次,进一步通过未引入不确定性下的博弈模型分析、引入不确定性下的博弈模型分析和引入投资不可逆性后的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通过颁布行政法规的方式来制定税收政策容易导致动态不一致性问题的出现,而人大制定的法律能够较好解决动态不一致问题,比政府的行政法规具有更好的承诺效果,税收立法权应当向人大集中。最后是有关实现税收立法权向人大适度集中的具体手段和方法。 尹守香 郝如玉关键词:授权立法 Exploration of Market Mechanism on Controlling Air Pollu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被引量:1 2013年 Based on increasingly grim situ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air pollution control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re very important. Therefore,combining with China’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we should explore the market mechanisms to control air pollution and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The achievement of th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purpose needs to establish the carbon trade market based on intensity emission reduction and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By setting the cross-industry,cross-region and cross-time carbon trade scenarios in China,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market mechanism of carbon intensity trade among industries and regions and based on carbon finance mechanism. Jing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