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D01B07) 作品数:18 被引量:141 H指数:7 相关作者: 姜绍通 操丽丽 潘丽军 金青哲 庞敏 更多>> 相关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江南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更多>> 发文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理学 生物学 更多>>
浓缩对桑葚汁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探讨旋转蒸发浓缩的温度和浓缩度对桑葚汁营养品质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将鲜榨的桑葚汁于不同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旋转蒸发浓缩处理,得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0、40、50、60°Brix的四种浓缩汁,比较分析各复原汁与新鲜桑葚汁的色泽、总糖、花青素、总酚、总黄酮、Vc、5-HMF以及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浓缩温度和浓缩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桑葚复原汁的颜色变暗,色差值△E值逐渐变大,总糖、花青素、总酚、总黄酮和维生素C的含量有所减少,而褐变度和5-HMF含量逐渐升高。桑葚汁中主要的有机酸是苹果酸和柠檬酸,随着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不断增加,有机酸中除了柠檬酸的含量有所增加,其余五种有机酸的含量逐渐下降。综上,旋转蒸发的温度为60℃、浓缩度为50°Brix时能更好的保持桑葚复原汁中的风味营养物质。 吕春玲 姜绍通 沈鸿 齐路路关键词:桑葚汁 营养品质 有机酸 食用油中脂肪伴随物的营养与功能 被引量:15 2012年 我国油脂营养和食用油消费领域存在片面强调脂肪酸平衡而忽视脂肪伴随物营养与功能的误区。本文从法国悖论、地中海式饮食、爱斯基摩人膳食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脂肪伴随物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并且采用饱和脂肪与心血管病之间关系、脂肪摄入与乳腺癌的相关性、高脂膳食氧化应激与抗氧化剂的干预作用等营养学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饱和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摄入富含有益脂肪伴随物、营养全面的食用油是油脂营养的关键所在。 金青哲 王兴国 刘国艳关键词:食用油 营养 气相色谱法检测油脂中低热量短长链甘油三酯 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质谱库检索和特征离子,对短长链甘油三酯进行组分鉴定。建立以DB-17 ht熔融石英毛细管柱作为分析柱,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析油脂样品中短长链甘油三酯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0.5~20.0 mg/m L范围内,含量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05%和2.0%,方法的重复性好。转酯化和普通大豆油加标回收实验表明,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2%和97.59%。该方法可对短长链甘油三酯各组分进行分离,精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油脂中短长链甘油三酯的含量分析。 操丽丽 操新民 庞敏 潘丽军 姜绍通关键词:气相色谱 质谱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油菜籽加工新技术及深度开发 被引量:11 2010年 主要介绍了我国油菜籽制油和菜籽油精炼方面的新技术,如油菜籽"破碎,低温预榨,浸出"、"中温预榨-浸出"、"挤压调质-预榨-浸出"工艺,以及菜籽油的"适度精炼"工艺、"酶法脱胶"、"低温脱胶"和"吸附脱胶"工艺等。另外,还介绍了菜籽油深加工和菜籽蛋白资源利用方面研发的一些新产品,如"双低"菜籽营养调和油、起酥油、人造奶油、天然复合氨基酸、菜籽蛋白肽等。总之,在油菜籽加工方面,应重视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以实现多点开发、全面增值的目标。 刘大川 刘晔关键词:油菜籽 综合利用 油菜籽全含油膨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2 2012年 以油菜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模孔直径、膨化温度、喂料速度和物料含水率对膨化预榨饼残油质量分数的影响规律,并对参数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喂料速度和物料含水率对膨化预榨饼残油质量分数均具有极显著影响,模孔直径对膨化预榨饼的残油质量分数有显著性影响,而膨化温度则影响不显著。通过频数分析方法,得到所采用的YJP30型油菜籽挤压膨化机的优化工艺参数范围为:模孔直径9.3~10 mm,膨化温度95.3~98℃,喂料速度33.6~35.1 t/h,物料含水率8.8%~9.5%,在此参数范围内膨化预榨饼的残油质量分数有95%的可能性小于13.5%。 李少华 李树君 任嘉嘉 李子明 相海 郭金强关键词:油菜籽 油脂中3-氯丙二醇酯形成的化学反应机制 被引量:17 2012年 3-氯丙二醇酯是油脂及油脂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目前被认为是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之一。本文介绍了油脂中3-氯丙二醇酯形成的3种化学反应机制,普遍认为是氯离子的亲核进攻导致了3-氯丙二醇酯的形成。其中,第1种机制认为氯离子亲核反应的中间体环酰氧鎓离子是3-氯丙二醇酯的前体;第2种机制认为是亲核的氯离子直接攻击甘油骨架上的酯基或质子化羟基;第3种机制认为缩水甘油酯可能作为氯离子亲核反应的中间体而成为其前体。 周红茹 金俊 杨娇 金青哲关键词:缩水甘油酯 非水相酶促合成L-抗坏血酸辛酸酯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1 2015年 以中链脂肪酸正辛酸为酰基供体,在有机相体系中利用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合成L-抗坏血酸辛酸酯。根据初步试验结果,选取对L-抗坏血酸酯化转化率影响显著的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模型,得到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交互作用以及反应时间和底物浓度的交互作用对L-抗坏血酸酯化转化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回归模型可用。L-抗坏血酸辛酸酯酶法合成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1.45 h、底物(L-抗坏血酸)浓度0.24 mol/L、反应温度55.3℃、脂肪酶用量(以L-抗坏血酸质量计)19.18%,此条件下L-抗坏血酸酯化转化率可达83.31%。产物经IR、MS、1H NMR和13C NMR结构表征,证实正辛酸被引入到了L-抗坏血酸的第6位羟基上。 张淑青 潘丽军 姜绍通 操丽丽关键词:L-抗坏血酸 脂肪酶 粘质沙雷氏菌摇瓶发酵产灵菌红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2015年 为提高灵菌红素产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粘质沙雷氏菌发酵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一级大豆油、蛋白胨、Na Cl和K2HPO4的添加量分别为4 m L/100 g、1.5%、0.15%和0.15%;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0℃、接种量1%、装液量70 m L/250 m L三角瓶、振荡培养转速200 r/min,发酵36 h后,灵菌红素的产量最大,为2.98 g/L。粘质沙雷氏菌的胞外脂肪酶活力为15 U/m L。 张丹峰 杨培周 操丽丽 姜绍通关键词:粘质沙雷氏菌 灵菌红素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L-抗坏血酸辛酸酯的酶法合成及性质研究 2016年 在叔丁醇体系中,Novozym 435固定化脂肪酶催化L-抗坏血酸和中链脂肪酸正辛酸发生酯化反应合成L-抗坏血酸辛酸酯(L-AO),在底物(L-抗坏血酸)浓度0.2 mol/L、底物摩尔比6:1、脂肪酶用量20%、反应温度55℃、分子筛添加量60 mg/mL条件下反应12 h,L-抗坏血酸酯化转化率可达85.6%。DSC分析结果表明L-AO具有较低的结晶温度和较高的结晶焓,使其在低温时不易结晶析出。油溶性测定结果显示,L-AO在植物油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P),较高的油溶性有利于扩展其在油脂及脂溶性产品中的应用。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L-AO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油溶性抗氧化剂。 张淑青 操丽丽 吴学凤 莫玉稳 潘丽军关键词:油溶性 大型逆流冷却干燥机的改进设计 2014年 逆流冷却干燥机是膨化浸出法制油工艺中重要设备。当油料产量增大时原有小型号机器存在去水能力低的问题,不能满足入浸水分要求,为此从结构上进行改进设计,开发出大型号机器,以满足生产要求。 雷晓东 曹永政 刘增革 牟仁生关键词:油脂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