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30183052)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30183052)
-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克协刘金霞曹正良吕伟国李刚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理学更多>>
- 平面波在流体与有预应力弹性固体界面上的折反射
- 弹性波振幅特征的研究在地球物理勘探和天然地震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各向同性介质和各向异性介质的折反射问题已经开展了广泛研究。裂隙定向分布可以产生各向异性效应,如果大地中存在构造应力,介质的等效弹性模量会发生改变,从而使...
- 刘金霞王克协
- 关键词:平面波预应力反射系数各向异性介质
- 文献传递
- BISQ横向各向同性地层井孔全波与分波的分析
- 关于BISQ模型的大量研究表明:BISQ模型中的喷射流机制是造成弹性波强衰减、高频散的主要原因。BISQ模型引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特征喷射流长度R。Parra(1997)将各向同性的BISQ模型推广到横向各向同性孔隙...
- 丛令梅马俊王克协
- 关键词:横向各向同性斯通利波
- 文献传递
- 裂隙各向异性(等轴晶系)对井孔模式波相速度频散的影响
- 自1981年,Hudson给出裂隙各向异性介质本构关系以来,国内外先后有人对EDA(Extensive-Dilatancy Anisotropy),即对称轴呈水平状态分布时的裂隙各向异性以及PTL(Periodic Th...
- 张丽王克协李刚
- 关键词:相速度
- 文献传递
- BISQ模型中岩石喷射流对井孔声导波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用B iot-喷射流统一模型(B ISQ模型)模拟孔隙地层,研究岩石喷射流对充流体井孔中声导波传播特点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顾及喷射流机制后,单极、偶极和四极声源激发的井孔导波的衰减都增大,激发幅度变小,但它们的频散特性几乎不受喷射流的影响.
- 崔志文刘金霞王克协
- 关键词:孔隙介质频散
- 井外地层中爆炸点源激发井孔内外声场的研究
- 1 引言井间地震是将震源与检波器都置入井中,在一口井中激发,在邻近的一口井或多口井中接收的地震勘探方法。由于避开了地表低速带对地震信号高频成分的吸收,因此可以获得极高分辨率的地震信号。井外爆炸点源产生的球面纵波与井的相互...
- 周来江张玉君崔志文王克协
- 关键词:相速度硬地层
- 文献传递
- SH波反、折射转换二级纵波的非线性效应
- 固体的非线性可能比流体大,而岩石的非线性要比流体乃至一般固体(如金属)还要大几个数量级。除特别弱的信号,弹性波通过地介质的非线性效应不容忽视,并越来越引起地球物理学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固体中非线性波的传播对地震勘探、岩石物...
- 王鲲王克协
- 关键词:折射波
- 文献传递
- 各向异性地层裸眼井井周应力集中下的声弹性理论
- 声弹性理论应用到石油测井可以检测异常应力诱导的各向异性,对各向同性地层的裸眼井和套管井声弹性理论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且利用不同方向偏振偶极弯曲波频散曲线的交叉可以将应力诱导的各向异性与介质本征各向异性分开。但对于...
- 李刚王克协
- 关键词:各向异性地层各向异性介质
- 文献传递
- 弹性波在流体与弹塑性形变介质界面上的折反射
-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预应力介质中的弹性波传播问题已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预应力介质中应力对弹性波速度的影响。一般情况,弹性波速度随施加给介质的压缩应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施加给介质的应力超出了介质的屈服...
- 刘金霞王克协崔志文
- 关键词:弹性波传播介质界面塑性形变
- 文献传递
- BISQ横向各向同性地层井孔多极导波场的理论求解与分析
- Dvorkin和Nur(1993)利用了顾及喷射流效应后新的模型——BISQ模型详细地研究了各向同性流体饱和孔隙介质中P波的频散和衰减。研究表明喷射流机制比Biot理论的优越性在于衰减和频散的值增大,更加接近于实际测量值...
- 丛令梅王克协马俊
- 关键词:横向各向同性斯通利波
- 文献传递
- 多极源声电效应测井的理论与数值研究
- 声波在流体饱和孔隙岩石中传播时,由于孔隙流体中含有带电离子,而诱导渗流电流,从而诱导电磁场,这种弹性波与电磁场的耦合现象称为声电效应。人们希望利用声电效应获得孔隙地层的物理参数,提出了声电效应测井方法。单极源激发时的声电...
- 崔志文王克协胡恒山
- 关键词:弯曲波声电效应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