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06CL0035) 作品数:23 被引量:50 H指数:4 相关作者: 林生岭 印厚飞 吴家建 曹旭 郭寅丹 更多>> 相关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电气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掺杂不同金属离子聚苯胺/蒙脱土的制备及其电导率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在聚合温度为25℃、n(过硫酸铵)∶n(苯胺)=1∶1、掺杂剂磺基水杨酸c(SSA)=0.03mol/L、蒙脱土量为1%的实验条件下,采用插层聚合法制备出聚苯胺/蒙脱土复合纳米材料。在该复合材料中掺杂不同的金属离子,测其导电率的变化情况,并且与未掺杂复合材料的导电率进行比较。TGA分析表明,有机物进入到蒙脱土片层间;FT-IR分析表明,蒙脱土进入到聚苯胺中;XRD分析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中蒙脱土被完全剥离;电导率实验表明,聚苯胺/蒙脱土掺杂氯化铁的氯盐溶液电导率最高。 林生岭 万勇关键词:插层聚合 蒙脱土 聚苯胺 掺杂 电导率 负载磷钼杂多酸/La_(0.7)Ca_(0.3)Fe_(0.25)Co_(0.75)O_3/聚吡咯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成功制备了La0.7Ca0.3Fe0.25Co0.75O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以(NH4)2S2O8为氧化剂,运用化学氧化法合成La0.7Ca0.3Fe0.25Co0.75O3/聚吡咯薄膜,然后通过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种新的表面负载修饰型复合光催化剂La0.7Ca0.3Fe0.25Co0.75O3/PPy/PMO12。采用XRD、SEM、FT-IR对催化剂的物化结构进行了表征。光催化性能测试是以亚甲基蓝染料的水溶液为降解目标,结果表明,PMo12的负载修饰改进了La0.7Ca0.3-Fe0.25Co0.75O3/PPy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储艳文 林生岭 郭寅丹 龙丹 万勇关键词:聚吡咯 磷钼杂多酸 光催化剂 亚甲基蓝 壳聚糖/纳米La_(0.7)Ca_(0.3)Fe_(0.25)Co_(0.75)O_3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成功的制备了La0.7Ca0.3Fe0.25Co0.75O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RD现代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a0.7Ca0.3Fe0.25Co0.75O3纳米晶体复合氧化物呈球形,粒径为19.1nm。利用溶胶-凝胶法在壳聚糖溶液中制备壳聚糖/La0.7Ca0.3Fe0.25Co0.75O3薄膜,并通过以上分析手段,对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变化、La0.7Ca0.3Fe0.25Co0.75O3的形态、粒子尺寸等进行分析,研究其成膜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与La0.7Ca0.3Fe0.25Co0.75O3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这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扰乱了壳聚糖原有的晶体结构,在壳聚糖与La0.7Ca0.3Fe0.25Co0.75O3复合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分子排列,从而使两组分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分散与相容。 林生岭 储艳文 刘晴 郭寅丹 曹旭 陈传祥关键词:壳聚糖 复合膜 十二苯磺酸-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1 2009年 本文以吡咯为单体、三氯化铁为氧化剂,化学氧化合成了聚吡咯,采用反相微乳聚合法制备十二苯磺酸(DBSA)掺杂的导电聚吡咯(PPy)纳米复合材料。用IR、XRD、SEM和电化学测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DBSA和PPy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协同作用。循环伏安表明,在KOH溶液中,具有较高导电性的复合材料使其电化学性能得到优化。 林生岭 曹旭 马建华 吴家建 印厚飞 朱炜峰关键词:导电高分子 复合材料 聚苯胺/牛血清白蛋白/钙钛矿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2008年 在水溶液中,以粒径在26.4~29.6 nm的La0.7Ca0.3Fe0.25Co0.75O3纳米晶体复合氧化物为母体构造出苯胺/牛血清蛋白/La0.7Ca0.3Fe0.25Co0.75O3复合物.牛血清白蛋白和苯胺单体在溶液中组装到La0.7Ca0.3Fe0.25Co0.75O3纳米晶体表面,从而使得吸附牛血清蛋白的La0.7Ca0.3Fe0.25Co0.75O3纳米晶体表面包裹了一层苯胺,以苯胺/牛血清蛋白/La0.7Ca0.3Fe0.25Co0.75O3复合物为前驱体通过进一步化学氧化得到聚苯胺/牛血清蛋白/La0.7Ca0.3Fe0.25Co0.75O3复合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牛血清蛋白和苯胺的相互作用,用IR、EDS和SEM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苯胺影响了牛血清蛋白的α-螺旋程度,导致牛血清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变化.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中红外吸收,呈连续网状结构. 林生岭 印厚飞 陈传祥 朱炜锋 吴家建关键词:牛血清蛋白 复合氧化物 聚苯胺 复合氧化物La_xSr_(1-x)Fe_(1-y)Co_yO_3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2008年 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陶瓷粉末复合氧化物LaxSr1-xFe1-yCoyO3(x=0.7,0.3;y=0.30,0.75,0.90),其结构经UV,IR,XRD,SEM和EDS表征。复合氧化物为立方和正交晶系,粒径15.3nm~29.8nm。Co2+可使复合氧化物中原子间作用力发生变化。循环伏安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用复合氧化物制备的电极具有双功能氧化电极的电化学特征。 林生岭 吴家建 印厚飞 朱炜峰 曹旭关键词:复合氧化物 陶瓷粉末 循环伏安 化学氧化法合成聚吡咯工艺条件优化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化学氧化法合成粉末状导电高分子材料聚吡咯(PPy),研究氧化剂浓度、氧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PPy电导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思路,优化合成工艺条件,并研究其电化学活性.结果表明,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y的影响因素顺序依次为:氧化剂种类、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PPy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以FeC l3为氧化剂,PPy与FeC l3用量摩尔比为1∶1,在0℃冰水浴条件下反应6 h;聚吡咯的电导率随氧化剂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合成聚吡咯的氧化剂为FeC l3时电导率较高,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聚吡咯的电导率有显著地增加,在低温下有利于提高聚吡咯的电导率;循环伏安表明,PPy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林生岭 曹旭 林琪 储艳文 郭寅丹 龙丹 万勇关键词:聚吡咯 正交 循环伏安 电化学性能 CS/La_(0.7)Ca_(0.3)Fe_(0.25)Co_(0.75)O_3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成功的制备了La0.7Ca0.3Fe0.25Co0.75O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将钙钛矿La0.7Ca0.3Fe0.25Co0.75O3与壳聚糖(CS)共混交联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光催化剂,通过XRD、SEM、FT-IR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酸性橙为对象,高压汞灯紫外光为光源,研究了一些影响因素,如染料的初始浓度以及催化剂的投放量的改变对光催化剂光降解酸性橙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光催化剂能够显著地降解酸性橙,脱色率高达99%。 储艳文 林生岭 何金芳 郭寅丹 龙丹 万勇关键词:光催化 盐助溶液燃烧法提高LaCoO_3的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2 2009年 Perovskite oxides LaCoO3 was prepared by the glycine-nitrate process,and a salt-assisted combustion process was presented.The characters of synthesized powders were analyzed by XRD,SEM and I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ple introduction of leachable inert inorganic salt NaCl as an excellent agglomeration inhibitor leaded to the formation of well-dispersed and fine crystalline particles.The photodegradation experiments of acid red B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suspension of LaCoO3 acting as the photocatalysts.The degradation rate of acid red B was up to 94.0% from original 85.8% with 0.10g catalyst in 50mL,10mg/L acid red B degradation 2h. 林生岭 朱炜锋 陈传祥 印厚飞 吴家建关键词:LACOO3 光催化活性 酸性红B PPy/La_(0.7)Ca_(0.3)Cu_(0.75)Co_(0.25)O_3/BSA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La0.7Ca0.3Cu0.75Co0.25O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将其与吡咯单体(py),牛血清蛋白(BSA)进行氧化聚合成导电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其电化学性能,汞灯照射下,研究其催化降解酸性橙的性能。结果表明:掺杂BSA后的聚吡咯(PPy)复合材料的光电性能都有明显提高。 李潇霜 林生岭 程小芳 郭平关键词:PPY BSA 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