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101A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101A14)
作品数:
3
被引量:121
H指数:3
相关作者:
窦祖林
李鑫
兰月
万桂芳
张苏明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华医学会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题名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血清
1篇
血清胱抑素
1篇
血清胱抑素C
1篇
循证
1篇
循证医学
1篇
咽肌
1篇
抑素
1篇
死亡率
1篇
吞咽
1篇
吞咽障碍
1篇
球囊
1篇
球囊扩张
1篇
球囊扩张术
1篇
卒中
1篇
卒中后
1篇
卒中康复
1篇
胱抑素
1篇
胱抑素C
1篇
疗效
1篇
疗效研究
机构
1篇
华中科技大学
1篇
中国康复研究...
1篇
中山大学附属...
1篇
中华医学会
1篇
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1篇
万桂芳
1篇
兰月
1篇
刘萍
1篇
李鑫
1篇
罗本燕
1篇
窦祖林
1篇
张筱英
1篇
张通
1篇
张苏明
传媒
1篇
中华神经科杂...
1篇
中华物理医学...
1篇
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2篇
2012
1篇
2009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干病变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9
2009年
目的 观察创新性球囊扩张术对脑干病变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30例脑干病变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造影诊断为环咽肌失弛缓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终点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进食功能评价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球囊扩张术治疗10~24次后,15例患者巾有12例进食功能改善,对照组仅7例进食功能有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频吞咽造影检查分析发现,治疗组12例环咽肌开放情况改善,而对照组中仅7例有所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频吞咽造影检查中咽通过时间比较,治疗组中治疗前平均0.23s,治疗后为0.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对脑干病变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咽期及食管期症状。
兰月
窦祖林
万桂芳
李鑫
关键词: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障碍
球囊扩张术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房颤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与房颤的相关性。方法 253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被分为合并房颤组(n=40)及非合并房颤组(n=213),比较两组血清Cys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的差异并分析CysC与房颤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组血清CysC(1.05±0.33 vs.0.84±0.19)、hsCRP[12(4.60-22.95)vs.4.6(1.1~13.25)]、NIHSS(8.56±7.29 vs.4.44±3.51)显著高于非合并房颤组(P<0.05),而TG(1.08±0.36 vs.1.57±0.80)、BI(31.6±28.2 vs.56.4±34.7)显著低于非合并房颤组(P<0.05)。CysC与年龄、既往卒中史、糖尿病、房颤、eGFR、Scr、TG均显著相关(P<0.05),校正上述因素后,CysC与房颤的相关系数为0.435(P=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C的回归系数为2.386(OR=10.87,P=0.02)。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血清CysC水平与房颤相关。
刘萍
罗本燕
张筱英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胱抑素C
房颤
中国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简化版
被引量:47
2012年
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一80%的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节约社会资源。
无
张通
张苏明
关键词:
康复理论
卒中后
高发病率
高死亡率
循证医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