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GS03215)
- 作品数:4 被引量:57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帆雷英刘丽莎贺志有侯茜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鼠利血平法脾虚证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建立小鼠脾虚证模型,研究小鼠脾虚证的机制。方法:采用利血平单因素造模法建立脾虚证小鼠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体重和饮食量的改变,采用比色分析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D-木糖及胃泌素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及胃泌素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采用利血平单因素造模方法制作脾虚模型方法成熟可靠。
- 贺志有张帆
- 关键词:脾虚证小鼠动物模型
-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011年
- 从蛋白质组学和中医证候的概念、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点进行理论分析并探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候中的应用,这为研究中医证候的物质和功能基础提供了新思路,对揭示中医证候的现代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 雷英刘丽莎
- 关键词: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
- 参苓白术散对脾虚证小鼠血清淀粉酶、D-木糖、胃泌素及小肠组织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证小鼠血清淀粉酶、D-木糖、胃泌素含量及小肠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证的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利血平模型组、利血平﹢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利血平﹢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小鼠体征改变,测定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的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含量、观察小肠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参苓白术散小剂量1.5g/(kg.d)可以改善模型小鼠的体征、血清淀粉酶、D-木糖、胃泌素的含量增加、使模型小鼠小肠病理改变得以很好的恢复。结论:参苓白术散能通过影响动物小肠的吸收、分泌功能及胃和胰腺的分泌功能及修复损伤的小肠组织细胞起到治疗脾虚证的作用。
- 雷英贺志有刘丽莎张帆侯茜
-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脾虚证胃泌素
- 参苓白术散对脾虚证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分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证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分的影响,并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证的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小鼠的体征改变,通过SDS-PAGE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小肠上皮细胞蛋白质的表达,利用Quest one分析软件对各组图谱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改变。结果参苓白术散能够显著改善模型小鼠的体征,使小肠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分的表达接近于正常。结论参苓白术散可以通过影响小肠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分的表达起到治疗脾虚证的作用。
- 雷英刘丽莎张帆侯茜
-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脾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