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ZD040)
- 作品数:36 被引量:400H指数:11
- 相关作者:罗昕钟瑛徐敬宏王井陈然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网络内容的编辑控制技术与策略
- 2010年
- 控制论作为一门控制信息逸失的科学方法论,对技术性较强的网络编辑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在描述网络内容的主要编辑控制技术基础上,阐述了网络内容的主要编辑控制策略,以充分体现网络编辑控制技术的功能。
- 罗昕
- 关键词:网络内容控制技术控制策略
-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与对策探讨被引量:23
- 2020年
- 从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近期波动和同期对比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确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冲击。尽管这种冲击是暂时的,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态势,但仍对我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一方面,导致我国就业出现"前紧后难"态势,并可能改变未来的就业结构;另一方面,使我国外需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提高,内需则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与此同时,疫情将加大政府财政增支和减收双重压力,导致我国物价水平波动加剧,并存在诱发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针对挑战,需要从就业、需求和宏观调控等三个角度予以应对。
- 钟瑛陈盼
- 关键词:宏观经济宏观调控
- 网络论坛参与者角色扮演刍议
- 2011年
- 今天,网络论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交场域,参与其中的网民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通过发起话题、参与讨论、浏览信息等行为建立彼此的社会联系,构成特定的虚拟网络群体。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的网络是由社会角色编织而成的。只要是社会成员,都会承担某种社会角色。
- 陈然汪少明
- 关键词:网络论坛角色扮演参与者社会角色社会学理论社会联系
- 网络论坛参与者分类模型探析被引量:2
- 2011年
- 近年来,随着网络论坛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论坛参与者的行为表现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表明,参与的不平等性是网络论坛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研究认为,论坛参与者的行为研究应该建立在合理分类参与者的基础之上。目前针对虚拟社区成员的分类研究中,关注参与者商业价值和知识共享价值的较多;多数研究仅依据参与者的行为特征对其类别作较为笼统的定性分析,在如何筛选各类参与者的问题上却没作深入探讨;
- 陈然
- 关键词:网络论坛参与者不平等性
- 网络文化的中西方解读差异及背景探究
- 2011年
- 文章通过对中西方网络文化概念的梳理,对比分析其差异化的解读,同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化的原因,进而指出网络文化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强调价值、价值体系、模式,还是强调共享标志、信仰和行为特点的问题。
- 王井
- 关键词:网络文化价值体系文化模式
- 中国网络传播效果研究的“学术地图”——基于四本核心期刊的实证分析
- 2010年
- 对国内四种新闻传播核心期刊上网络传播效果论文的内容分析发现:研究呈现出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者整体水平较高,但研究的合作度、连续性和深入性有待加强;偏重于对已有理论的运用和测试,追踪热点及时而理论创新不足。目前我国网络传播效果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空间广阔。
- 刘琼
- 关键词:网络传播实证分析
- 我国网络隐私权的行业自律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0
- 2009年
- 我国网络隐私权的行业自律保护存在一些问题:整个互联网行业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操作性不强;多数网站没能在显著的位置张贴隐私权保护声明;一些网站即使张贴了隐私权声明,仍形同虚设。要让行业自律在保护网络隐私权方面发挥作用,首先,应加强政府对行业自律保护网络隐私权的行政监管;其次,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联盟等行业组织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再次,各网站应制定严格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最后,应发动网民监督各网站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 徐敬宏
-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网络隐私权保护行业自律
- 我国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通过对全国15个省市的48家主要网络媒体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用具体详实的数据从个人素质、工作能力、工作环境等方面对网络媒体从业者的生存状况进行考察,发现其共性特征,即从业者整体年龄较小,工作年限较短;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对岗位发挥能力的认可度有待提高;对工作环境较为满意,但对薪酬与福利满意度不够高,对岗位提高其能力最为看重。
- 钟瑛李亚玲
- 关键词:网络媒体从业者从业状况
- 我国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基本状况与传播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网络传播的巨大威力已经有目共睹。其挖掘事实的监督功能、聚集人气的集合功能、煽动情绪的动员功能等,远远超越传统媒体的功能在诸多网络舆论事件中皆有明显表现。然而现有对网络舆论的研究,或多从个案出发或停留于感觉层面,缺乏系统、全面的案例剖析,在广度与深度上都不足以揭示网络舆论发展的本质与规律。
- 钟瑛余秀才
- 关键词:网络舆论
- 新旧媒体知识沟效果之比较研究被引量:37
- 2009年
- 作为影响知识沟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传播媒介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然而,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报纸和电视的知识沟效果的比较,鲜有研究对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和传统媒介的知识沟效果的差异进行实证探讨。通过对两组不同时期美国全国性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不同社会经济地位者之间的使用沟在因特网上比在传统媒介上更为明显。更重要的是,因特网上较大的使用沟也导致了更为显著的知识沟,使得数字鸿沟不仅在强度上,更在后果上有甚于传统媒介的使用差异。这些发现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加深对知识沟现象及其成因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方兴未艾的数字鸿沟研究的必要性提供了进一步的实证支持。
- 韦路李贞芳
- 关键词:知识沟因特网新媒介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