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34103)
- 作品数:12 被引量:69H指数:6
- 相关作者:沈忠耀于慧敏杨胜利史悦尹进更多>>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产PHB重组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被引量:12
- 2000年
- 为解决高密度发酵培养过程中的供氧矛盾 ,在已经成功构建了 λ噬菌体裂解基因 ( S-RRz)和 PHB合成基因( phb CAB)同时有效表达的质粒 p TU14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 vgb)引入 PHB生产的新途径。设计 vgb、S-RRz和 phb CAB之间的不同克隆连接策略 ,并选用 E. coli JM10 5为宿主 ,分别构建三种外源基因同时表达的单质粒基因工程菌 E.coli JM10 5 ( p TU14-vgb)、双质粒基因工程菌 E.coli JM10 5 ( p TU14,p WSK12 9-vgb)和vgb基因整合型单质粒基因工程菌 VG1( p TU14) ,并对其在LBG培养基中进行初步筛选。结果表明 ,重组菌 VG1( p TU14)是一株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优选菌株。对 VG1( p TU14)在 L BG培养基中的补料分批培养进一步表明 ,该重组菌不仅具有溶氧利用能力高、 PHB产量和收率高的特点 ,还具有可诱导裂解破壁的功能 ,因此是一株具有光明应用前景的
- 于慧敏尹进李红旗杨胜利沈忠耀
- 关键词: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大肠杆菌PHB克隆
- 用于微生物培养基有机氮源的废酵母自溶液研究被引量:8
- 2003年
- 为进一步降低聚 β 羟基丁酸酯 (PHB)的生产成本 ,考察并优化了酵母自溶的影响因素与条件 ,探索采用廉价的废酵母自溶液作为有机氮源替代酵母浸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自溶反应的最佳初始 pH为 7 0 ;加水比不仅影响酵母细胞的自溶速度和自溶效率 ,而且影响自溶产品的氨基氮终浓度 ,因此最佳加水比的确定取决于最终的经济核算。乙酸乙酯可以成功替代甲苯作为自溶促进剂 ,其优化用量为 3 %~ 4%。进一步以自制的酵母自溶液对重组大肠杆菌VG1( pTU 14 )进行摇瓶培养 ,结果表明 ,当以酵母自溶液为有机氮源替代酵母浸粉时 ,PHB浓度可以提高 2 2 7%以上。因此 ,废啤酒酵母自溶液在PHB的大规模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田卓玲于慧敏沈忠耀
- 关键词:啤酒废酵母有机氮源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分离纯化与分析检测被引量:5
- 2003年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 (Vitreoscillahemoglobin ,VHb)是惟一一种研究得较为透彻的原核生物氧结合蛋白血红蛋白。它支持细胞在微氧条件下进行好氧生长 ,克服发酵过程中的溶氧限制 ,因此在需氧微生物发酵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简述了VHb的分离纯化过程 ,综述了VHb的各种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方法 ,比较了各种检测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 于慧敏史悦沈忠耀
- 关键词: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纯化发酵工业
-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产PHB重组大肠杆菌中的引入被引量:7
- 2001年
- 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vgb)采用插入染色体的方式引入产聚 β 羟基丁酸酯(PHB)重组大肠杆菌VG1 (pTU1 4)中 ,以从分子水平上提高克隆菌对氧的利用率 ,解决PHB发酵生产过程中的供氧矛盾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的一氧化碳差光谱分析明表 ,vgb基因可以在VG1 (pTU1 4)中成功表达 ,且其表达量受溶氧水平的调控。vgb基因的引入可以同时促进菌体生长和PHB产品的积累 ,且溶氧水平越低 ,VHB表达量越高 。
- 于慧敏史悦张延平杨胜利沈忠耀
- 关键词: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聚Β-羟基丁酸酯PHB
- CO差光谱法分析重组大肠杆菌中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被引量:18
- 2002年
- 为检测产聚 β-羟基丁酸酯 (PHB)的重组大肠杆菌VG1(p TU14)中表达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 (VHb) ,建立了改进的 CO差光谱法。结果表明 ,PHB对 VHb的检测有较严重的干扰。 VG1(p TU14)的全细胞悬浊液经过 4次冻融、低速离心和过量的 Na2 S2 O4还原后 ,在试样端通入 CO进行3m in络合反应并在黑暗条件下静置 5 min,最后进行 VHb的 CO差光谱分析。当菌浓小于 2 5 m g/ m L缓冲液时 ,其定量关系符合 L am ber- Beer定律 ,可以准确地定量分析
- 于慧敏史悦沈忠耀杨胜利
- 关键词:重组大肠杆菌透明颤菌血红蛋白聚Β-羟基丁酸酯基因表达
- 重组大肠杆菌VG1(pTU14)产PHB的补料分批培养被引量:12
- 2002年
- 利用已构建的同时含有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vgb)、λ噬菌体裂解基因 (S-RRz)和PHB合成基因(phbCAB)的产PHB基因工程大肠杆菌VG1(pTU14 ) ,在 5L发酵罐里进行补料分批培养 .研究发现 :碳氮比(C/N) ,DO(溶氧 )及碳源和氮源的浓度是影响菌体生长和PHB积累的重要因素 ;补料时间可以通过DO和 pH值两个参数的变化在线综合识别 ;流加策略应使发酵前期菌体大量生长 ,发酵后期PHB大量积累 .在优化条件下 ,对VG1(pTU14 )进行 6 0h的补料分批培养 ,菌体细胞浓度、PHB浓度和PHB占细胞干质的分数分别高达2 15 .9g·L-1、 193.7g·L-1和 89.7% .
- 于慧敏张延平史悦杨胜利沈忠耀
- 关键词:PHB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白色污染微生物降解补料聚Β-羟基丁酸酯
- 重组大肠杆菌VG1(pTU14)合成3-羟基丁酸酯-3-羟戊酸酯共聚物的研究
- 2003年
- 摇瓶培养结果表明,重组大肠杆菌 E.coli VG1(pTU14)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丙酸的环境下合成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成酸酯)(PHBV),且丙酸的初浓度和加入时间是影响细菌生长、PHBV积累和产品中HV分率的关键因素。在摇瓶补料分批培养中,通过监测细胞生长、PHBV积累和丙酸的消耗过程,优化并确定了丙酸的补料策略。E.coli VG1(pTU14)经过48 h的摇瓶补料分批培养,菌体干重、PHBV浓度、PHBV含量和HV摩尔分率,分别达到16.6 g/L、13.1 g/L、78.7%和7.2%。PHBV相对于葡萄糖的得率、HV相对于丙酸的得率和PHBV的产率分别为0.327 g/g、0.343 g/g和0.273 g/L/h。
- 周航于慧敏沈忠耀
- 关键词:重组大肠杆菌PHBV丙酸
- 利用基因工程菌VG1(pTU14)产聚β-羟基丁酸酯的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本文对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vgb)和λ噬菌体裂解基因 (S RRz)在不同宿主大肠杆菌中的外源表达及其在聚β 羟基丁酸酯 (PHB)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同时携带vgb、S RRz和 phbCAB三种基因的产PHB基因工程菌VG1 ( pTU1 4) ,经过 82h的摇瓶补料分批培养 ,菌体浓度可以高达 2 5 9g/L ,PHB百分含量则可在 52h时达到 95%以上 ;此外 ,该菌株不仅可以实现摇瓶高密度发酵培养和PHB产品的大量积累 ,还可以同时实现菌体细胞的可诱导裂解破壁 ,因此是一株具有潜在工业应用价值的多功能PHB生产菌株。
- 于慧敏尹进李红旗杨胜利沈忠耀
- 关键词:VHB基因聚Β-羟基丁酸酯高密度发酵
- 原油清防蜡剂、降凝降粘剂的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研制开发出组成独特、清防蜡效果很好的DQ系列清防蜡剂和结构新颖且降凝、降粘效果很好及抗剪切性能较好的BEM、EAP系列降凝降粘剂。DQ清防蜡剂已在大庆、新疆等油田应用,延长油井热洗周期5倍以上;BEM降凝降粘剂已在鲁宁、中洛等长输管线上应用,大幅度降低了原油的凝点、粘度,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 张付生谢慧专董丽坚
- 关键词:原油清防蜡剂
- 基于λ噬菌体裂解基因表达的PHB分离新工艺被引量:2
- 2004年
- 将S基因琥珀突变的λ噬菌体裂解基因 (S-RRz)引入产聚 β 羟基丁酸酯 (PHB)的重组大肠杆菌VG1(pTU14 )中以实现细胞的可控裂解破壁 .采用EDTA/Tris (pH值 8 0 )缓冲液处理结果表明 ,S-RRz在VG1(pTU14 )中能够成功表达 ,且EDTA对细胞裂解的决定性作用是由于它模拟了S基因产物的功能 .当细胞内PHB含量为 85 %~ 90 %时 ,大量积累的PHB颗粒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实现重组细胞的内控自裂解 .对PHB与细胞进行直接分离的后处理工艺研究表明 ,在S-RRz成功表达的基础上 ,采用升温处理模拟S基因产物的功能诱导细胞自裂解 ,PHB产品纯度可以达到 95 %以上 .
- 于慧敏史悦孙旭东罗晖沈忠耀
- 关键词:聚Β-羟基丁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