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00026)

作品数:29 被引量:123H指数:9
相关作者:邰发道安书成王建礼张育辉何凤琴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田鼠
  • 10篇棕色田鼠
  • 8篇激素
  • 4篇雌激素
  • 3篇行为神经
  • 3篇雄激素
  • 3篇嗅觉
  • 3篇沼泽田鼠
  • 3篇社会
  • 3篇神经内分泌
  • 3篇受体
  • 3篇内分泌
  • 3篇加压素
  • 3篇分泌
  • 3篇催产
  • 3篇催产素
  • 2篇性二型
  • 2篇嗅觉系统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机构

  • 24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西北第二民族...
  • 1篇西安市长安区...

作者

  • 24篇邰发道
  • 7篇安书成
  • 5篇王建礼
  • 5篇张育辉
  • 4篇何凤琴
  • 3篇任宝军
  • 2篇丁小丽
  • 2篇贾蕊
  • 2篇王波
  • 2篇薛慧
  • 1篇王婉莹
  • 1篇翟培源
  • 1篇孙儒泳
  • 1篇徐金会
  • 1篇乔卉
  • 1篇庞承义
  • 1篇石靖
  • 1篇廉漪
  • 1篇王廷正
  • 1篇郝琳

传媒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Curren...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生理科学进展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生物学通报
  • 1篇Zoolog...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Asian ...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能量需求的棕色田鼠胃肠道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分布被引量:5
2005年
为研究在能量需求变化的情况下生理功能调节在消化道适应性变化中的地位,并探讨生理调节与消化道形态结构适应性变化的关系,采用NADPH-黄递酶(NDP)组织化学法、VIP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整装铺片技术对哺乳和非哺乳雌性棕色田鼠及雄性棕色田鼠胃肠道管壁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ynthase,NOS)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哺乳和非哺乳雌性棕色田鼠及雄性棕色田鼠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于肌间神经丛,VIP分布于黏膜下神经丛,未观察到共染现象。NOS和VIP阳性神经元在哺乳雌性棕色田鼠胃及小肠前段的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的分布显著高于非哺乳雌鼠和雄鼠,而在回肠、盲肠和结肠差异不显著。由此说明,不同繁殖状态下,能量需求的不同促使消化道发生适应性变化,首先是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的变化。同时提示消化道适应策略与消化道各段生理功能及能量胁迫程度有关[动物学报51(5):830-839,2005]。
乔卉安书成邰发道徐金会
关键词:棕色田鼠消化道
Histological Architecture of the Nasal Region in Rana chensinensis
2013年
The nasal region of Rana chensinensis is divided into the nasal capsules and nasal caviti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adult hist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nasal capsules and nasal cavities in the frog R. chensinensis under the microscope. We found that an eminentia olfactoria is present in this frog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eminentia olfactoria may be connected to a terrestrial life style. The double staining method using alcian blue and alizarin red showed that the septomaxilla, the most important bone associated with the olfactory capsules, is an intramembranous bone in R. chensinensis. The opening of the nasolacrimal duct showed a close proximity to the apertura nasalis externa. The presence of the nasolacrimal duct in the olfactory region may be an adaptation to a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The function of the vomeronasal and olfactory organs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Hongyuan WANGZhouxian SANGGang LIANG
关键词:FROG
类固醇激素对雌性实验鼠攻击行为的调节被引量:1
2003年
通过分析讨论大鼠、小鼠的母性攻击行为和激素在怀孕、分娩、哺乳三个时期的变化、母性攻击行为的变化与激素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激素对母性攻击行为的调控 ,探讨激素对母性攻击行为的调节 .
王波邰发道
关键词:雄激素孕酮
中国啮齿目动物染色体核型研究进展
2006年
概括总结了国内已报道的啮齿目动物染色体核型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啮齿目动物染色体显带技术的概况以及最新进展,阐述了核型差异的产生原因.最后介绍了新技术在啮齿目动物染色体核型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庞承义邰发道
关键词:啮齿目染色体核型
一氧化氮与嗅觉识别记忆被引量:4
2004年
在解剖及功能完全不同的两套嗅觉系统中 ,一氧化氮 (NO)对嗅觉识别记忆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在犁鼻系统介导的信息素的识别记忆形成中 ,NO不起直接和关键的作用。由NO诱导的非交配雌鼠对雄鼠信息素的特异性记忆是通过调制神经递质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来实现的 ;在主要嗅觉系统介导的气味识别记忆中 ,NO可能是通过NO cGMP途径对记忆的形成起直接的作用。在嗅觉记忆的获得与巩固中 。
王建礼安书成邰发道
关键词:一氧化氮嗅觉系统催产素加压素哺乳动物
哺乳期棕色田鼠对配偶的识别记忆被引量:7
2005年
观察了分娩后哺乳雌性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与配偶分离7 d、14 d2、1 d后对配偶与陌生雄鼠的行为反应。结果发现,在频次和持续时间上,与配偶分离7 d1、4 d2、1 d的雌鼠对配偶的攻击行为显著低于陌生雄鼠(P<0.05);对配偶的嗅闻及友善行为显著高于陌生雄鼠(P<0.05)。处于哺乳前、中、后期不同阶段的雌鼠对陌生雄鼠攻击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结果说明,在整个哺乳期,雌鼠能够识别配偶,对配偶的记忆不因分离时间的增加而减弱,而且对陌生鼠的攻击水平不会因哺乳阶段的变化而变化,维持高水平的攻击可能与其较强的母性行为有关。
王建礼邰发道安书成
关键词:棕色田鼠配偶哺乳期
社会识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在哺乳动物中,尽管群居生活的种类较多,但关于动物社会行为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相对较少。社会识别是动物表现一系列社会行为的先决条件,动物通过它来确认和识别同种个体。升压素、催产素和性激素对社会识别有重要作用。回顾有关社会识别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诸如基因敲除和反义核酸等技术来探讨升压素、催产素和雌激素受体对小鼠社会识别的功能。
赵琳邰发道
关键词:升压素催产素雌激素受体
同性恋形成的行为神经内分泌机制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主要从生物学角度出发,从遗传学、神经内分泌学、行为学和神经解剖学方面综述了同性恋发生的神经内分泌机制。除了遗传和环境影响之外,围产期异常的性激素环境导致了性倾向的异常。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性腺类固醇激素和多种神经递质相互作用调节个体的性倾向的形成。同时,本文还提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有待于解决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希望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同性恋的发生,关注同性恋生理和心理健康,预防青少年同性恋的发生。
薛慧邰发道
关键词:同性恋神经内分泌
黑线仓鼠、棕色田鼠和大林姬鼠犁鼻系统的显微结构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用光镜观察并比较了黑线仓鼠(Cricetulusbarabensis)、棕色田鼠(Microtusmandarinus)和大林姬鼠(Apodemuspeninsulae)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结构.结果表明,黑线仓鼠和棕色田鼠犁鼻器在位置和形态上相似,但这三种鼠犁鼻上皮、犁鼻管腔和犁鼻血管均有较明显的差异.黑线仓鼠和棕色田鼠副嗅球中嗅小球层和颗粒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这两种结构的比较,说明犁鼻系统的结构差异与鼠类的生活环境和繁殖行为有关.
何凤琴邰发道张育辉丁小丽
关键词:黑线仓鼠棕色田鼠大林姬鼠犁鼻器副嗅球
促性腺激素的神经内分泌调控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哺乳动物胎儿时的促性腺激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及成体时促性腺激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着重介绍儿茶酚胺、阿片样、T-氨基丁酸(GABA)、GPR54(视黄酸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kisspeptin(GPR54内源性配体)以及Ghrelin(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对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调控作用。
任莹邰发道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调节促性腺激素儿茶酚胺阿片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