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223002)
- 作品数:6 被引量:59H指数:5
- 相关作者:冯乃杰郑殿峰刘冰赵玖香张玉先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大豆根系解剖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在砂培框栽条件下,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2-N,N-二乙胺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烯效唑(S3307)浸种对大豆‘垦农4号’根系生长的调控效应,并比较不同浓度条件下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根系的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L-1DTA-6和0.4mg·L-1S3307浸种后中柱鞘直径、根系木质部及韧皮部截面积均增加,线粒体及淀粉质体等结构清晰,线粒体、淀粉质体、质体数量丰富;而其他浸种处理对根细胞发育的上述指标的调控效果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50mg·L-1DTA-6和0.4mg·L-1S3307浸种有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
- 冯乃杰阎秀峰郑殿峰刘冰
- 关键词:大豆根系植物生长调节剂
- 三种植物生长物质对大豆叶茎解剖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大豆‘垦农4号’于开花始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物质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氯化胆碱(CC)和SOD模拟物(SODM),并比较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影响大豆叶片、叶柄和茎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物质后30d,叶中栅栏组织厚度及栅海比均增加;喷施SODM、DTA的叶中主脉维管束横截面积和木质部导管数目增加,CC对主脉维管束横截面积和木质部导管数目的影响不明显;喷施3种植物生长物质的叶柄表皮细胞厚度、叶柄维管束横截面积和导管数量增加,茎部薄壁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厚度增加,茎的直径也增加。
- 冯乃杰郑殿峰刘冰张玉先杜吉到梁喜龙
- 关键词:大豆植物生长物质
- 复合型作物生长营养调理剂LYR-2浸种对大豆子叶氮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探讨复合型作物生长营养调理剂LYR-2浸种对大豆苗期子叶氮代谢的影响,在沙培条件下,以LYR-2浸种为处理,清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LYR-2对大豆子叶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硝态氮含量、蛋白水解酶活性等的影响,分析了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LYR-2浸种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其中T2作用效果较好,T1次之;LYR-2浸种对促进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作用效果较好的为T3。LYR-2浸种促进了硝态氮的含量,其影响效果表现为T2>T3>T1>CK。LYR-2浸种对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T2>T1>T3>CK。综合分析表明:复合型作物生长营养调理剂LYR-2浸种能够提高子叶的生理活性,促进子叶的氮代谢,利于幼苗的健壮生长,总体看来调控效果较好的为T2。
- 冯亚楠冯乃杰
- 关键词:大豆子叶氮代谢
- 植物生长物质对大豆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9年
- 于2006年度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实验农场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大豆垦农4号为试材,选用植物生长物质为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氯化胆碱(CC)和SOD模拟物(SODM),于开花始期叶面喷施,对大豆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和光合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及栅海比增加,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的紧密程度为SODM>DTA>CC>CK;各处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单个细胞的叶绿体数、单个叶绿体中的基粒片层数和淀粉粒数,降低了叶绿体中的嗜锇体数;SODM、DTA分别显著、极显著增加了叶绿体的基粒数;各处理普遍提高了生育后期叶片Chla、Chlb和Chl(a+b)含量,增加了Chlb/a比值;在较干旱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各处理能使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达到最大值时间提前,增加了籽粒干物质积累时期的总光合势,提高了净光合速率。
- 冯乃杰郑殿峰赵玖香祖伟杜吉到张玉先梁喜龙
- 关键词:大豆植物生长物质光合特性
-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大豆幼苗子叶碳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9年
- 在砂培条件下,以清水浸种为对照(CK),以不同浓度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TA-6)和烯效唑(S-3307)浸种为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DTA-6和S-3307对苗期大豆子叶内可溶性糖、淀粉、蔗糖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和对照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趋势,出苗后第6天DTA-6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低于S-3307处理和CK;淀粉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出苗后第8天降到最低点,出苗后第10~12天子叶淀粉含量又有所增加,出苗后第12天DTA-6处理的淀粉含量低于CK和S-3307处理;子叶蔗糖的含量大致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S-3307处理的蔗糖含量普遍高于DTA-6处理;子叶还原糖含量在取样时间内出现了几次波动,其中苗后第8天左右减少到较低值,DTA-6普遍提高了还原糖含量,S-3307(S0.2除外)降低了取样后期的还原糖含量。综合分析表明: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能够调控子叶的碳代谢,利于幼苗的健壮生长,2类调节剂中分别以D50和S0.2的调控效果最佳。
- 冯亚楠李璨冯乃杰郑殿峰
- 关键词:子叶碳代谢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根建成期部分根系特性及同化物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以垦农4号大豆(Glycine max)为材料,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DTA-6(2-N,N-二乙胺基乙基己酸酯)和S3307(烯效唑)对大豆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了2种调节剂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大豆根系特性及根系同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D50和S0.4提高了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硝态氮含量,有效的提高了根建成前期的根系活力,而D50和S0.1提高了后期的根系活力。D25和S0.4明显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可见D50和S0.4处理浸种效果最佳,有效地提高了根系活力,增加了根系同化物的含量。
- 刘冰翟瑞常郑殿峰冯乃杰赵玖香张春娟
- 关键词:大豆根系活力同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