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军
-

-

- 所属机构: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所在地区:吉林省 长春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越杰

- 作品数:117被引量:1,177H指数:21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肉牛 影响因素 肉牛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实证分析
- 曹建民

- 作品数:76被引量:64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肉牛 肉牛养殖 肉牛产业 农民 农户
- 王军

- 作品数:45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颗粒细胞 益生菌 子宫内膜炎 治疗奶牛 牛卵巢
- 田露

- 作品数:40被引量:35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肉牛产业 牛肉 肉牛养殖
- 霍灵光

- 作品数:18被引量:211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比较优势 HMB指数 DEA 实证分析 林业产业
- 中国人参生产效率研究——基于HMB指数的评价被引量:5
- 2008年
- 本研究利用1998—2005年中国人参生产投入产出面板数据(Panel Data),采用非参数HMB指数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人参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参生产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主要受规模效率改善的影响;各样本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差异,除规模效率差异的原因外,还有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方面的差异;混合效率的作用不显著;人参生产中的非效率是由于投入冗余、产出不足以及成本收益率低等原因导致的。因此,今后为进一步提高人参生产率,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投入产出比例等手段来实现。
- 王军霍灵光张越杰
- 关键词:人参HMB指数
- 肉牛补贴政策对农户规模化养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本文基于中国肉牛补贴政策实践,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肉牛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肉牛补贴政策对提高肉牛养殖户积极性具有一定作用,但不同补贴政策的效果略有差异,部分政策效果不理想。具体而言,从普惠性政策看,防疫补贴政策对养殖户规模化养殖有积极影响,冻精补贴政策对养殖户规模养殖没有起到激励作用;而从规模化补贴政策看,能繁母牛补贴政策对稳定现有养殖规模有积极作用,但是对扩大养殖规模的效果影响不显著,肉牛规模养殖补贴政策效果有限,未达到理想的政策效果。因此,为激励养殖户生产行为还需进一步优化肉牛补贴政策。
- 刘京京绳思彤王军
- 关键词:补贴政策肉牛养殖规模化
- 基于参数和非参数方法的玉米生产效率研究——以吉林省为例被引量:36
- 2009年
- 本文以中国玉米主产区吉林省为例,基于非参数HMB指数方法和参数K-L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采用1991—2005年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PanelData),对玉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主产区的玉米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具有周期性的变化特点,每一周期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混合效率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作用不同;分区综合结果显示,黄金边缘区玉米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最高,黄金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次之,非主产区玉米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最低。今后为促进主产区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应采取促进技术进步、挖掘主产区潜力等措施。
- 赵贵玉王军张越杰
- 关键词:生产效率玉米HMB指数
- 中国肉牛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本文基于2005-2013年中国肉牛加工企业数据,采用半参数OP全要素生产率估计方法和动态分解方法测算和分解分析了中国肉牛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半参数OP方法能够处理样本选择偏差和模拟偏差,估计结果相对更稳健。测算结果表明:肉牛加工业资源正由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并已经成为肉牛加工业可持续内生增长的重要源泉;低效率企业退出和可持续经营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促进了肉牛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是新企业进入对肉牛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较强的拉低效应。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支持政策应向可持续优质企业倾斜,淘汰落后低效率产能。
- 王军曹建民张越杰杨兴龙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1
- 2010年
- 本文运用2000—2007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内部12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情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7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TFP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内部12个子行业TFP增长的速度、技术进步的程度和技术效率的变化差异很大;从静态角度看,一些行业技术非效率主要源于生产中要素投入冗余、产出不足以及投入产出比不合理等因素。
- 王艳华王军张越杰
-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效率
- 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实施产业链管理是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以吉林省为例,通过构建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绩效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与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绩效的改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施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能够显著提高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绩效,但是不一定会改进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效率;建立协作关系对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效率改进有益,但是产业链协作方式对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绩效的影响却并不显著。
- 王军王军田露赵贵玉
- 关键词:猪肉产业链质量安全管理绩效
- 中国肉牛产业链现状与产业发展战略设计
- 肉牛产业发展对于提高节粮型畜种比重、增加农民收入、调整膳食结构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肉牛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肉牛产业链体系也已经初步形成。随着居民需求增长与肉牛产业...
- 张越杰王军田露
- 文献传递
- 规模经营、区域布局变动对生猪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 2020年
- 生猪生产率持续增长是保障猪肉稳定供给的基础。生猪生产效率的持续增长有赖于两个机制:一是区域内不同规模的生猪生产率的显著提升,可以实现更高的产出水平;二是生猪生产布局结构的调整,促使产业资源从低生产率区域配置到高生产率区域中去。文章综合分解分析了规模经营和区域布局调整对全国生猪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7年以来中国生猪生产率净增长了88.2%,第一贡献因素是各区域内生猪生产率增长的结果,年均贡献率达到90%以上;其次,生猪规模化发展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年均贡献率在8%~16%之间。虽然,受环境约束影响生猪生产布局调整对全国生猪生产率增长有一定的负向作用,但总的影响程度不大,仅为-2.8%。未来促进中国生猪生产率增长需要进一步挖掘区域内生猪生产率增长,同时需要重点推进主产区生猪规模化发展。
- 王军田露闫云仙
- 关键词:规模经营生产率增长
- 中国肉牛养殖生产成本变动因素分析
- 采用指数分析法对2008年以来中国肉牛养殖成本变动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中国肉牛养殖成本显著增加;其中,仔畜费用是推动肉牛养殖成本上升的第一要素,饲料费用增加对肉牛养殖成本增加也有显著作用,而由于人工费用价格的上升...
- 王军曹建民张贺张越杰
- 关键词:肉牛养殖业价格变动
- 文献传递
- 肉牛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探讨肉牛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871份我国肉牛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和补贴政策对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决策的影响,通过调节效应模型分组解析环境政策调节结构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补贴政策及养殖规模在1%水平上对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环境规制对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的正向影响在整县推进和集中治理调节效应中存在弱化的现象;养殖户兼业情况、是否参与合作经济组织、是否参与技术培训、污染认知等变量在1%水平上对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应完善低碳肉牛养殖政策法规,加强环境规制引导,提升政府补贴政策的激励作用,加大养殖户低碳技术培训及提升养殖户低碳生产意识促进肉牛养殖户低碳生产。
- 王军段佳祺曹建民
- 关键词:肉牛养殖户环境规制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