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卉
作品数: 12被引量:25H指数:2
  • 所属机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语言文字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吴静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研究主题:高职英语 思政 高职英语课程 新课标背景 契合
倪方
作品数:32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英语 高职英语教学 生态哲学思想 象征手法 人生哲学
利奥波德“土地伦理”内涵及其对生态保护的启示
2015年
利奥波德在其著作《沙乡年鉴》中提出的土地伦理,是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它超越了资源保护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以生态学为基础,拓展了伦理边界,提出了新的生态伦理价值标准,对于当代人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方法,促进生态良知,形成生态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黄丹卉
关键词:利奥波德土地伦理生态整体主义
基于语篇研读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2023年
英语课程是高职“大思政”育人格局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高职一线教师不能正确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教学存在浅层次、生硬化问题,无法满足英语课程育人要求,现有研究也缺少对可行方案和实践案例的分析论证。基于语篇研读的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以解读文本、思政分析、目标确立、活动设置四个步骤为路径,通过聚焦文本本体,确立并实现课程育人目标,为一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启示。
黄丹卉
关键词:高职英语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初探——以英语语言文化类课程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翻转课堂模式从根本上变革了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了有效的学习流程,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从翻转课堂的概念和特点着手,分析了微信的教育功能,结合高职英语语言文化类课程教学,研究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教学设计,总结成果与不足,为后续英语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借鉴。
黄丹卉
基于云班课平台的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不断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受到广泛关注。针对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实用英语课程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不容乐观。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用英语课程读写教学内容为例,展开基于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证探索,收集学生问卷调查和后续访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此类课程中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认真全面地完成在线学习任务,并对混合式教学整体满意。本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为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英语领域的实施提供参考。
黄丹卉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职英语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移动微学习策略探索被引量:8
2017年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便携智能终端的普及,促成了全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微学习。它基于移动便携设备,具有泛在性、交互性、情境性、个性化等特点,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微型学习,实现学习时空随意化,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文章首先介绍移动微学习的涵义与相关研究;接着依据对高职学生移动微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其融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存在问题;最后就移动微学习基本策略展开讨论,希望唤起高职英语教学界对该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促进其推广。
黄丹卉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
“深度”与“思政”的契合——“新课标”背景下指向深度学习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被引量:2
2023年
“新课标”的颁布明确了高职英语课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为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但目前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仍普遍存在育人元素表层化问题,未能实现课程思政与英语语言学习的内在联通。深度学习以人的成长为旨归,强调知识整合构建和高阶思维发展,其内涵、特征与课程思政具有高度的逻辑统一性。以深度学习视角研读“新课标”,可以建立深度学习关键能力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对应关系,挖掘深度学习特征与“新课标”在不同维度的关联。构建深度学习和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设计框架,能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课程思政建设策略,促进英语学科育人目标的实现。
黄丹卉吴静
关键词:高职英语
移动微学习视阈下的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探讨
2017年
词汇学习是语言习得的基础。"互联网+"环境下,移动微学习为英语词汇学习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首先介绍了"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接着分析了移动微学习和词汇习得的关系,指出利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实现词汇的移动微学习可行性强,且与词汇习得的认知理论相吻合;最后就沪江开心词场和Quizlet两款应用程序在词汇教学中的模式、效果和不足之处展开分析,对教师、学生和软件开发者提出了建议。
黄丹卉
关键词:英语词汇手机应用程序
“学伴用随”原则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启示被引量:1
2015年
王初明教授提出的"学伴用随"原则是对外语学习和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语言习得理论。该理论特指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关联现象,强调正确输入促学、学对才能用好。本文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95后高职学生的特点,从创设语境、理解与产出结合、扩大语言输入三方面阐述该理论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启示。
黄丹卉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语境
外语教材的思政重构——以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教材作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素受到了一定的关注。现有外语教材大多不是基于课程思政的框架编写而成的,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常会遇见教材使用方面的困难,因而有必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教材的思政重构。文章以高职公共英语教材《新视野英语教程》为例,指出教师可以遵循构建思政框架、融入思政内容、设计思政活动的路径和策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从而推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
黄丹卉
关键词:外语教材二次开发
高职英语新形态教材使用研究——学生视角下基于扩展技术接受模型的探索
2025年
收集江苏省高职院校学生的问卷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学生使用公共英语新形态教材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高职学生普遍认为英语新形态教材具备良好的易用性和实用性,使用意向较高,但对其智能化、交互性、个性化功能的使用不足。(2)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英语学习动机显著影响学生使用新形态教材的行为意向,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教师学业支持对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调查结果,建议学生主动提升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建议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材使用理念和能力;建议教材开发者加强新形态教材的数智特征,促进课程设计与教材建设的有机融合。
黄丹卉
关键词:高职英语技术接受模型教师支持英语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