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峰
作品数: 24被引量:174H指数:9
  • 所属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
  • 所在地区:陕西省 宝鸡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张和平
作品数:42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支气管哮喘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肺癌 问卷调查 纵隔淋巴结
陈凯
作品数:56被引量:224H指数:9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肺癌 细胞病理学 液基细胞技术 TBNA
吴正霞
作品数:40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细胞病理学 肺动脉高压 继发 C反应蛋白
徐辉
作品数:14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血气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液基细胞技术 病理检测
王玮
作品数:12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并发症 心力衰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文献复习 肉瘤样癌
经支气管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112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对肿大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112例行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均行TBNA检查,总结穿刺结果及评价该技术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结果:112例患者经TBNA检查7个部位共197组淋巴结,TBNA穿刺共410针,其中成功394针(96.1%)。9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TBNA总结果阳性90例(94.74%),其中32例患者的TBNA结果是唯一病理学依据。32例患者行肺癌根治术,以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为参考,TBNA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05%、100%、96.51%、100%、76.92%。22例TBNA阴性患者中,除6例经过TBNA确诊为结节病外,其余经开胸手术确诊,1例为淋巴瘤,4例为纵隔淋巴结转移癌,11例为阴性。在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63%,100%和93.75%。小细胞肺癌TBNA的阳性率高于非小细胞肺癌,P<0.01。直径≥3cm淋巴结TBNA的阳性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BNA对纵隔淋巴结诊断有很大帮助,且安全易行,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陈凯李志强张春峰吴正霞张和平蔡宇星李蔚杨蓉
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支气管镜检查液基细胞技术细胞病理学
低分子肝素钙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MWH)对继发于COPD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动脉压(PASP)及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的影响。方法将152例继发于COPD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LMWH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控制感染、氧疗等常规治疗,LMWH治疗组加用LMWH皮下注射10天。记录两组入院及住院10天时PASP及6MWT结果。结果治疗10天后,治疗组PASP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37,P<0.01);治疗组6MWT距离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47,P<0.01)。结论 LMWH对继发于COPD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可明显降低PASP,提高6 MWT距离。
蔡宇星吴正霞张春峰张和平陈凯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罕见小细胞肺癌扁桃体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7年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大多数情况下,在肺癌确诊之前已发生其他脏器转移,但是扁桃体转移较为罕见,全世界文献报道不足100例。我院收治1例确诊为小细胞肺癌扁桃体转移的患者,通过对其病情发展的观察及相关文献的复习,对此种罕见转移情况进行进一步探讨和认识。
李志强张春峰王宝锋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扁桃体转移文献复习脏器转移病情发展确诊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32例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确认病变血管,分别在支气管动脉主干或分支行栓塞术,栓塞物质为明胶海绵颗粒、明胶海绵条。结果选择性双重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有效率93.8%,复发率9.3%,无脊髓栓塞、下肢血栓形成严重并发症病例发生。结论选择性双重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
张和平蔡宇星王文汇陈凯张春峰王玮
关键词: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
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3年4月至2005年1月住院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COPD患者34例为治疗组,同时期未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住院COPD患者34例为对照组,日常饮食,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营养评价综合指标、临床营养不良诊断和营养支持治疗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肺活量(VC)(L)u=2.91,P<0.01,最大通气量(MVV)(L/m in)u=3.02,P<0.01,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L)u=2.52,P<0.05,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速(MMEF)(L/S)u=2.27,P<0.05,上臂肌围u=2.18,P<0.05,三头肌皮褶厚度u=2.40,P<0.05,总蛋白u=18.89,P<0.01,白蛋白u=3.03,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耐受性好,能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及肺功能。
张和平王亚慧吴正霞王文汇蔡宇星陈凯张春峰
关键词:肠内营养肺功能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在无抗凝治疗下预防复发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在无抗凝治疗下预防复发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65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IVCF治疗组(55例)和抗凝治疗组(210例)。两组患者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随访3个月至2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1年内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复发率,以及1年内、2年内死亡率。结果 IVCF组肺栓塞复发率为9.1%,DVT复发率为21.8%,抗凝治疗组肺栓塞复发率为18.6%,DVT复发率为11.0%。IVCF组肺栓塞复发率低于抗凝治疗组,DVT复发率高于抗凝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期(29.1%vs.12.9%)及2年期(34.5%vs.14.8%)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抗凝治疗下植入IVCF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致肺栓塞的发生率,但会提高DVT复发率,适用于肺栓塞抗凝治疗禁忌证或规范抗凝治疗后肺栓塞复发患者。
王宝锋关敏张春峰
关键词:下腔静脉滤器抗凝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方式及效果
2018年
目的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基于常规治疗行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应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推广运用。
徐金枝张春峰王鹏王文科
关键词:BIPAP无创呼吸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血液流变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其一般资料予以回顾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研究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对照组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研究组行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Borg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org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Borg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徐金枝王鹏张春峰徐辉
关键词: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
不同剂量舒利迭治疗老年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利迭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重度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1、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采用舒利迭50/250μg、50/500μg吸入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6-MWD、临床症状评分、PCO_2和PO_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以观察2组最优(P<0.05)。结论:舒利迭对改善老年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等疗效确切,而大剂量改善幅度更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李学玲张春峰
肺部感染患者细菌感染谱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肺部感染患者细菌感染谱变迁和耐药性的变化。方法用无菌管留取肺深部晨痰涂片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1996年1月~2005年12月,自831例肺部感染患者肺深部晨痰分离致病菌共539株,有以下特点:(1)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显著增长(2000年前后比较),并具有多重耐药特性。(2)出现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克雷白杆菌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6.34%。(4)自1996年以来大部分临床分离菌对过去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上升。结论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程度不等的耐药性,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特别注意耐药现象,并及时掌握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最新动态。
陈凯李亚洁张和平张春峰王玮蔡宇星
关键词:药物耐药性细菌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