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良
-

-

- 所属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相关作者
- 尹东明

- 作品数:57被引量:30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产儿
- 曹丹

- 作品数:19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科 耀斑 病毒核酸 眼内
- 孟倩丽

- 作品数:69被引量:33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患病率 流行病学 2型糖尿病患者
- 黄中宁

- 作品数:34被引量:154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阈值 高压氧
- 郭海科

- 作品数:240被引量:1,052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
- 研究主题: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近视 糖尿病
- 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及治疗效果的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致病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连续收治的40例(40眼)感染性眼内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所致感染性眼内炎24例,内眼手术后眼内炎8例,内源性眼内炎8例。其中主要致病原因为眼外伤,占60.00%。40眼中17眼接受玻璃体切除术,9眼接受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或环扎硅压,8眼单纯接受玻璃体腔注药术,2眼接受眼球摘除或眼物剜出术,3眼单纯接受药物治疗,1例放弃治疗。治疗后6眼获得0.2以上视力,5眼获得0.01~0.2的视力,18眼获得手动-数指视力。结论:根据眼内炎的病情,及时应用玻璃体腔注药、玻璃体切除术以及硅油填充,有利于改善眼内炎的治疗效果,但有效预防是减少感染性眼内炎的最关键措施。
- 曾锦郭海科崔颖尹东明张良张洪洋李倩
- 关键词:眼内炎感染性病因
- 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核完全脱入玻璃体腔的原因和处理
- 张良
-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9
- 2012年
- 目的调查40岁以上2型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住院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DR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0岁以上的2型DM患者240例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相关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眼部检查等,调查DR、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病率,分析并探讨影响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DR、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黄斑水肿患病率分别为35.00%、9.17%、7.92%。DM病程、收缩压、胆固醇、肌酐、尿素氮、24h尿白蛋白量、24h尿白蛋白浓度、尿微量蛋白浓度、胰岛素使用、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肾脏病变与DR的发生、发展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24h尿白蛋白量、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是DR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程、24h尿白蛋白量、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是DR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 崔颖郭海科韩云飞孟倩丽张良尹东明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病率
- 单用拉坦前列腺素治疗75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单用拉坦前列腺素治疗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青光眼专科门诊连续收集75例双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给予降眼压药物(0.005%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治疗,随诊3月,观察眼压变化、平均视野缺损率变化,...
- 牛勇毅张洪洋张良
- 关键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拉坦前列腺素药物治疗
- 眼科散光标志环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眼科散光标志环,包括手持部和环体部,所述环体部连接设置在所述手持部的端部,且所述环体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圆形刻度,以及若干贯穿设置在所述环体部的上端面上的观察孔;所述环体部的下端面上...
- 张良曹丹黄中宁欧阳淑怡陈丽张小妮李文倩杨璐敏庄育芬刘丽雄
- 文献传递
- 农村地区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的探讨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在农村地区可行的白内障复明手术方式。方法61例白内障患者随机选取41例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20例进行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比较手术完成情况、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超声乳化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20min,囊外组患者为30~45min;术中虹膜损伤、术后出血渗出等在囊外组明显较多。术后1个月视力超声乳化组均在0.5以上,而囊外组有1/4在0.5以下。超声乳化组术后生活质量较囊外组明显改善。结论即使在农村地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也完全可行,而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要注意应具备较好的设备和娴熟的手术技术。
- 张良郭海科黄才英
-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方式农村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东莞眼病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调查分析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40岁及以上常住户籍居民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对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1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40岁及以上户籍常住居民进行普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查以及系统眼科检查。所有糖尿病患者均接受眼底照相检查。统计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8 952人参与糖尿病筛查和眼科检查,应答率为80.06%,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 072人,占71.09%,平均年龄为(58.94±7.74)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12.64%。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糖化血红蛋白(≥6.5%)是影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40岁及以上常住户籍居民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12.64%,建议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眼底筛查,尤其需要关注男性和糖化血红蛋白异常患者。
- 崔颖郭海科张敏张立新刘清洋张良杨小红孟倩丽刘辉焜罗仲伶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
- 眼科门诊病人眼病构成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了解一年内广州市眼科门诊病人当中各种眼病构成的情况。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2005年1—12月共62003例眼科门诊病人按照疾病、性别、年龄段分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62003例病人中,男27428例(44.24%),女34575例(55.76%),比例较高的是结膜疾病15263例(24.62%),屈光不正13736例(22.15%);男女结膜疾病的比例分别是21.8%和26.85%;在20岁以下组和60岁以上组,屈光不正的比例分别是53.16%和4.62%,20-40岁和40-60岁组,以结膜疾病为主,比例分别为33.54%和33.97%,60岁以上组,结膜疾病、青光眼、白内障和视网膜疾病为主要疾病,比例分别为16.95%、6.05%、35.54%和13.11%。疾病构成在男女及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眼科门诊病人当中,结膜疾病和屈光不正是最常见和占主要构成的疾病;女性病人较男性病人明显为多;在20岁以下组,50%以上为屈光不正病人;在20—60岁以结膜疾病为多,占眼科门诊病人的1/3;青光眼、白内障和视网膜疾病在60岁以上的人群则表现得更加明显,尤其是白内障。
- 刘洁梅张良熊志强郭海科
- 关键词:门诊病人眼病
- 注气视网膜固定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为更有效地开展注气视网膜固定术进一步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a来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行注气视网膜固定术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共进行32例注气视网膜固定术,20例一次手术成功(62.5%)。未成功患者为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 vevitreoretinopathy,PVR)形成致原裂孔张开或新裂孔形成以及黄斑孔未作光凝。术中未发生视网膜晶状体损伤。结论:注气视网膜固定术对上方象限小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效果良好,尤其萎缩孔效果最好,该方法简单,值得尝试。
- 张良赵云云黄中宁尹东明孟倩丽
- 关键词:裂孔视网膜脱离
- 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神经与血管损害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究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神经与血管损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纳入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66眼为NDR组,健康者62眼为对照组。使用免散瞳、全视野闪光ERG记录仪(RETeval)记录16 Td·s(6.0 mm瞳孔直径时,1 cd·s·m-2=28.3 Td·s)和32 Td·s光刺激时两组的潜伏期及振幅。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的血管密度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周围300μm的毛细血管密度(FD300)、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层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分析NDR组患眼视网膜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其与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NDR组在旁中心凹区和中心凹周围区的SCP的血管密度分别为(49.97±4.45)%、(48.12±4.01)%,均低于对照组的(52.47±4.31)%(P=0.002)、(50.42±3.73)%(P=0.001);NDR组在旁中心凹区和中心凹周围区的DCP的血管密度分别为(52.70±4.51)%、(48.62±6.39)%,均低于对照组的(55.99±4.09)%(P<0.001)、(52.71±6.56)%(P=0.001)。但两组间GCC层厚度无明显差异(P=0.661)。NDR组RNFL厚度为(109.85±11.50)μm,较对照组(115.06±10.61)μm显著降低(P=0.009);NDR组视盘周围血管密度为(50.27±4.10)%,较对照组(52.48±2.73)%显著降低(P<0.001)。ERG检测结果显示,在16 Td·s和32 Td·s光刺激时与对照组相比,NDR组潜伏期均延长和振幅均下降(均为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6 Td·s和32 Td·s光刺激ERG的潜伏期延长均与HbAlc升高显著相关(β=0.350,P<0.001;β=0.328,P<0.001),与旁中心凹区SCP血管密度下降也显著相关(β=-0.266,P=0.013;β=-0.253,P=0.005),而与GCC层厚度均不相关(均为P>0.05)。结论在出现临床可见的视网膜病变之前,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就已经开始出现结构和功能的损伤。NDR患者早期视功能改变可能与微血管异常有关,ERG潜伏期延长与血糖控制�
- 胡云燕曾运考曹丹余洪华庄雪楠李娟杨静吴乔伟刘宝怡张良
- 关键词:ERG血管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