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尚胜
作品数: 49被引量:148H指数:7
  • 所属机构: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江门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局立项课题

相关作者

陈艳娟
作品数:63被引量:223H指数:9
供职机构: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运动发育迟缓 中西医结合干预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儿童
刘振寰
作品数:458被引量:1,346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脑瘫患儿 脑性瘫痪 脑瘫 醒神针刺法 神经发育
赵浩艺
作品数:30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干预 早产儿 运动发育迟缓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干预治疗
李烨
作品数:27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干预 早产儿 运动发育迟缓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干预治疗
李业荣
作品数:31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精神发育迟滞患儿 情绪问题 社会性 精神发育迟滞 体外抗真菌
情景式运动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分析情景式运动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效果。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运动发育迟缓儿童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综合早期干预,治疗组在综合早期干预的基础上加情景运动训练,并分别于治疗前及1个大疗程后对其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Peabody量表中的大运动及精细运动DQ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GMFM-88量表中的D区及E区、Peabody量表的大运动及精细运动DQ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的GMFM-88量表中的D区及E区、Peabody量表的大运动及精细运动DQ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情景式运动训练对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
陈艳娟董尚胜符仁顺
关键词:运动发育迟缓儿童
头皮针疗法治疗语言发育迟缓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一对一语言训练结合头皮针治疗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符合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诊断标准的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最后进入统计人数49人,治疗组26人,...
陈艳娟赵浩艺董尚胜李烨
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患者临床疗效
醒脑针刺法联合NGF穴位注射对脑损伤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
背景:  脑损伤综合征(Brain Damage Syndrome,BDS)这一概念最先是由Dehoff教授提出的,是指存在各种神经系统高危因素的患儿在12个月之前明确诊断为脑瘫、精神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癫痫及各种心...
董尚胜
关键词:脑损伤综合征早期干预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基于C-PEP-3评估的IEP教育对孤独症谱系障碍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及相关发育障碍儿童评估用心理教育量表(C-PEP-3)评估制订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教育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儿康科、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儿康科、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康科门诊及住院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音乐治疗+针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基于C-PEP-3制定的教师及家庭IEP教育,教师IEP教育每周上课5次,每次时长1.5 h,每周总课时7.5 h。家庭IEP教育每天训练时间1~2 h,每周训练时间不少于14 h。治疗前后均进行自闭症患儿行为检查量表(ABC)、C-PEP-3及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对比分析2组孤独症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评分情况。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个月的ABC、C-PEP-3及ATE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组组间C-PEP-3的模仿、知觉维度评分,ATEC知觉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各量表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PEP-3评估制定的IEP教育可明显改善患者孤独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李诺王晓震董尚胜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个别化教育计划
头皮针疗法治疗语言发育迟缓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一对一语言训练结合头皮针治疗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诊断标准的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最后进入统计人数49人,治疗组26人,对照组23人...
陈艳娟赵浩艺董尚胜李烨
关键词:语言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头皮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头皮针治疗,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3.08%,有效率有69.23%,无效率为7.69%;对照分别为4.35%,65.22%,30.43%,经Ra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语言发育迟缓的疗效与入组年龄成负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组前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有明显的疗效,可以提高患儿的语言功能,为语言发育打下良好的交流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艳娟赵浩艺董尚胜李烨
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训练
悬吊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的疗效评价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悬吊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性瘫痪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采用基础康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悬吊训练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评估量表(GMFM-88)、北京盖泽尔量表(Gesell)及Berg平衡量表进行运动功能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GMFM-88量表的D区、E区、Gesell中的大运动、精细运动DQ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训练能有效提高脑性瘫痪儿童的运动水平及平衡能力。
张春涛刘振寰董尚胜
关键词:脑性瘫痪悬吊训练
PEX13基因变异致儿童Zellweger综合征1例
2024年
患儿男,11月龄,因“抬头不稳、反应差8个月”入院,表现为抬头不稳、反应能力差、发育停滞、抽搐发作,患儿肝功能异常,父母为近亲婚配,基因检查示c.493G>C纯合变异,分别来源于表型正常父亲和母亲,临床确诊“Zellweger综合征”,予护肝、抗癫痫等治疗,好转出院。
董尚胜黄小丽陈艳娟
关键词:近亲婚配抽搐发作护肝
关于脑性瘫痪患儿疼痛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疼痛是困扰CP儿童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据相关报道其患病率为53%~77%左右,它不但影响肢体运动发育、加重肢体的畸形及造成异常姿势的强化,并且在心理层面上造成CP儿童的负面心理影响及强烈的疼痛不愉快感,降低了CP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并减少他们的社会参与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对于CP儿童的疼痛问题的研究严重缺乏,限制了其疼痛策略的制定,因此,提高人们对CP儿童疼痛的认识刻不容缓。
董尚胜陈艳娟
关键词:脑性瘫痪疼痛生活质量
江门地区0~6岁营养不良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0~6岁营养不良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在江门市妇幼保健中心体检的0~6岁的婴幼儿共17595例,其中检出营养不良儿童1865例。观察营养不良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情况,并对营养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3~6岁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年龄≥1岁且<3岁组及<1岁组,重度营养不良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中度及轻度营养不良组,维生素D摄入不规律组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摄入规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农村、日均户外活动<30 min、25-羟维生素D缺乏、父母受教育年限≤12年是引发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江门地区0~6岁营养不良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存在年龄、营养不良程度差异,同时居住农村、日均户外活动<30 min、25-羟维生素D缺乏、父母受教育年限≤12年与营养不良的发病有关。
黄佟莉董尚胜张淑琨彭晓珊刘颖妍区煜君黄敏园梁文琦
关键词:婴幼儿营养不良25-羟维生素D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