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彬
作品数: 144被引量:592H指数:12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
  • 所在地区:河北省 石家庄市
  • 研究方向:兵器科学与技术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治源
作品数:146被引量:47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
研究主题:电磁发射 被动电磁装甲 电枢 仿真 轨道炮
向红军
作品数:82被引量:32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
研究主题:轨道炮 电磁发射 被动电磁装甲 电磁轨道炮 电磁力
吕庆敖
作品数:76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
研究主题:电磁轨道炮 轨道炮 电磁发射 磁通压缩发电机 电枢
孟学平
作品数:19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弹药工程系
研究主题:弹丸 磁阻 ANSOFT 破甲弹 发射器
张倩
作品数:98被引量:284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膨胀石墨 轨道炮 电磁轨道炮 刨削 弹药
基于射流变形机理被动电磁装甲板间距优化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为提高被动电磁装甲防护性能,基于时间窗原理和虚拟源点理论,建立了脉冲电流对不同速度聚能射流微元作用时间的数学模型,确立了射流微元受脉冲电流作用累积时间最长为结构优化目标,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虚拟源点到前装甲板距离之间越大以及射流头部速度和射流尾部速度比值越大,装甲板间距也越大的结论。在认为射流为全塑性体及电流完全分布在射流表面的情况下,得到了能够使射流产生变形的临界电流、与阿尔芬波速相关的变形时间常数和脉冲电流对射流微元的实际作用时间。此研究为电装甲板间距设计提供了参考。
齐文达雷彬向红军孟学平
关键词:被动电磁装甲结构优化射流临界电流
电容器参数对电磁炮最佳发射初始位置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弹丸发射初始位置对炮口初速和相应效率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弹丸初始位置定义为弹丸前端与线圈末端间的距离,习惯上把其处于线圈外时效率峰值定义为负。试验选用几组不同的电容器,结果取四组数据的平均值。得出的结论为:随着电容减小,效率峰值与速度峰值的交互作用增加。电压影响速度峰值。电压升高,峰值效率降低。
冯霈雷彬李治源
关键词:初始位置电容器电磁炮电压升高炮口初速
电磁轨道炮系统建模与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轨道炮利用电能将电枢及弹丸推动至超高速,是具有武器应用背景的复杂机电系统。介绍了轨道炮基本原理,在分析了轨道炮电路、运动学、能耗特点基础上,利用MATLAB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电感梯度条件下轨道炮系统的发射电流、电枢速度、溃入炮体能量,分析了发射过程中不同形式的能量损耗及能量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特定电源参数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提高电感梯度值,电流幅值降低,炮口动能和发射效率提高明显。这对研究轨道炮电能应用特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乔志明雷彬吕庆敖向红军邢彦昌
关键词:轨道炮电路
弹丸初速对磁阻型线圈发射器发射性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设置弹丸初速并研究其对单级磁阻型线圈发射器发射性能的影响,模拟分析前一级线圈弹丸出口速度对后一级线圈发射性能影响的规律;利用Ansoft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动态仿真,得到弹丸初速对单级磁阻型线圈发射器驱动电流、驱动线圈感应电压、电磁力、弹丸出口速度、弹丸位移及能量转换效率等影响的规律.研究表明:弹丸初速越大,经过单级线圈加速后弹丸出口速度也越大,但弹丸出口速度增量减小;随着弹丸初速增大,能量转换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孟学平雷彬李治源李耀龙
关键词:ANSOFT弹丸初速能量转换效率
某型反恐破门弹作用效果数值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针对某型反恐破门弹战斗部爆炸冲击波作用于防盗门的效应,利用计算机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数值访真计算,估算了防盗门的打开及损坏情况,并对反恐破门弹战斗部的装药设计和爆炸距离进行了评估,有利于反恐破门弹的优化设计.
饶中阳雷彬王成
关键词:有限元
同步感应线圈炮磁场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当同步感应线圈炮驱动线圈馈入强脉冲电流时,形成变化的磁场,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之间将产生强大的磁场力,磁场力使弹丸线圈发射出去。而磁场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磁场的大小和分布直接决定,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同步感应线圈炮的磁场分布进行研究。文章根据同步感应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建立其磁场计算模型,通过该模型,利用Matlab编制程序对同步感应线圈炮磁场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其磁场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改善同步感应线圈炮的结构和提高其性能提供可靠的参数。
刘书蒙雷彬李治源关晓存
关键词:驱动线圈电枢磁场MATLAB
电磁轨道炮轨道表面刨削产生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刨削是一种高速滑动过程中发生在接触界面的损伤现象。对电磁轨道炮超高速滑动电接触界面刨削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对刨削产生的微观机械作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刨削发生于一个高速高温高应变率的物理环境中;刨削过程的物理实质是电枢与轨道局部微凸体发生了绝热塑性剪切作用。最后归纳了目前抑制刨削的3种手段,为轨道炮系统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李鹤雷彬李治源吕庆敖张倩
关键词:金属材料电磁轨道炮刨削
感应制热式弹丸装药倒空技术安全性分析与设计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弹丸装药倒空存在的效率低、工作强度大、产生二次污染等不足,提出了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原理的弹丸装药倒空方法,给出了系统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系统倒药过程的安全性;然后从温度传感阵列、时间控制器和自动喷淋装置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安全防护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以某弹的梯黑铝柱装药为例,给出了倒药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和安全保护系统,可确保倒药过程的安全性。
向红军雷彬邢彦昌
关键词:电磁感应报废弹药安全性
单级磁阻型线圈发射器放电模型仿真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给出了采用电容器作为能源的3种单级磁阻型线圈发射器放电模型,利用电磁场有限元仿真软件Ansoft进行仿真,分析了3种放电模型的优缺点:SCR放电模型简单,但放电结束不可控,能量转换效率较低,速度存在一个回落的过程,出口速度较低;IGBT半桥式放电模型充分利用了电能,能量转换效率高,出口速度最大,但结构较为复杂,相对占用体积最大;IGBT衰减式结构简单,能量转换效率较高,出口速度也较高。结果表明:IGBT衰减式放电模型具有较好的优势。分析结果为今后线圈发射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耀龙雷彬李治源孟学平
关键词:放电模型ANSOFTIGBTSCR
电磁驱动器冷却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0年
为确保电磁驱动器发射实验的顺利进行,需要对驱动线圈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与调节。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技术、数字化温度采集技术以及单片机控制技术的分布式温度实时监测与调节系统。通过对传感器数据采集、传感器数据处理、CAN总线通信、电机控制及报警、数据显示5个部分主体电路的设计、调试,以及对下位机软件的设计与调试,在实验中解决了驱动线圈温度采集与调节问题,实现了对驱动线圈内部温度的实时监测及调节。
周志广雷彬李治源
关键词:CAN总线单片机控制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