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晓
作品数: 30被引量:19H指数:3
  • 所属机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佛山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

相关作者

李涛
作品数:30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情感因素 情感 刑事责任 主观恶性 犯罪构成
李丽萍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组织 统筹性 枢纽型社会组织 枢纽 商会
刘海燕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国家形象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感染者 犯罪人
李永升
作品数:189被引量:729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犯罪构成 刑法规制 犯罪 刑事责任
张兵建
作品数:8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研究主题:刑事责任能力 犯罪 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年龄 高校辅导员工作
论刑事责任的概念
2009年
刑事责任的研究起源于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理论,并且一直受到西方刑法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但是国外关于刑事责任的理解有着明显的学说对立。根据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要件理论,刑事责任是放在"有责性"中进行研究的,此处的"责任"一般指罪过,与我国的刑事责任涵义不同。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的许多条款都对刑事责任作了明文规定。刑事责任的根据作为刑事责任概念的一个相关子概念对理解犯罪及为何承担刑事责任又这重要作用。
李涛林培晓
关键词:法律后果
风险刑法的主体问题浅析
2014年
为了应对风险社会的"有组织不负责任",在风险刑法中,除了主张个人责任外,还必须主张不减弱个人责任的法人责任,并采用法人与自然人责任标准同等原则和责任追究双轨制原则指导司法。
林培晓
关键词:风险刑法主体要件法人责任
刑事和解模式的现实审视——兼论人民调解委员会刑事和解模式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现实审视,我国刑事和解包括狭义的刑事和解模式和刑事调解模式,即加害人与被害人双方在自愿基础上自行和解以及由中立第三方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狭义的刑事和解模式是最初始和最基本的模式。刑事调解制度是指司法—社会调解模式,司法调解模式指审判机关主导模式,社会调解模式主要是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模式,因而排除了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作为适格调解人的身份。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模式中,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进行调解,并引入律师作为刑事案件的调解员,并可借鉴清末和民国"官批民调"机制的启动模式构建该模式的启动机制。
林培晓
关键词:刑事和解刑事调解
论法律信仰的培植——基于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缺失的语境被引量:2
2015年
法律信仰既是公民的主观行为,也是一个客观行为,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就我国当前的现实而言,公民的法律信仰缺失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立法数量过多过快、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法律意识淡薄等。为此,文章从国外研究成果以及国外较为成熟的法律信仰培植经验出发,结合我国现实提出了培植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的路径。
林培晓
关键词:公民法律信仰信仰缺失
论原因自由行为——以行为和因果关系为视角
2011年
近年来,以醉酒、吸毒后自陷责任能力缺失或者耗弱之状态而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现象已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且目前我国法律不足以解决这种问题。学者们主张引入大陆法系刑法的原因自由行为理论,但通过对现有国外学说进行评价和分析,发现无论哪一种学说都未能很好地解决原因自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与责任主义原则之关系,故此提出以概念和分类为前提,以行为理论和因果关系理论为基础的原因自由行为理论。
林培晓
关键词:原因自由行为因果关系
略论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被引量:1
2016年
作为一个刑法学概念,期待可能性是基于阻却或减轻刑事责任的事由而被提出的,对刑事司法和行为人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该概念和理论却被司法实践所忽略。为了更好地实现刑事司法应有的公正要义,有必要对期待可能性进行分析,并寻找合理的判断标准,使之能运用于实践。为此,把具有一般能力的一般人放入行为人行为时所处的"客观环境"来评价一般人在该客观环境中是否具有以及具有多大的期待可能性,从而得出一个客观标准,再以行为人的能力与一般人的能力进行比较,从而获得一个与客观标准相比较的期待可能性。这个比较法标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标准,会根据"客观环境"及抽查的"一般人""行为人"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林培晓
关键词:期待可能性客观环境行为人
风险刑法基本理论研究
“风险社会”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便引起了社会科学领域的轩然大波,警示了我们社会已经进行到风险社会,并提出一种“反身性现代化”的精神。在这种反思社会现代化的思潮中,作为风险防控重要手段的刑法被提到了一个重要地位,但一贯以保守...
林培晓
关键词:风险刑法法律规范
风险刑法中的法益侵害原理研究
2016年
在目前我国"压缩的现代化"风险社会中,传统刑法面临着颠覆性的冲击。基于法益侵害的"过程——状态"论,并借鉴前苏联学者布哈林的平衡论观点,再运用数学函数的研究方法,以法益侵害原理的风险刑法犯罪本质就可以得到揭示,即刑法所不可容忍的风险状态之本质内容。风险刑法所规制的行为就是打破风险社会中处于相对均衡状态下的风险状态并使法益处于刑法所不可容忍境况的行为过程。因此,风险刑法坚守了法益保护主义。
林培晓
关键词:风险刑法法益侵害
司法·传媒·民众
2014年
在司法、传媒和民众三者关系中,传媒主动承担了媒介作用让司法和民众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关系中,由于传媒的价值导向和定位和民众的感性,导致脆弱的司法容易偏离独立和公正的道路,成为关系中的受害者。为了司法独立和公正的回归,重新界定传媒价值导向、增强司法独立性和培养民众的理性势在必行。
林培晓
关键词:司法传媒民众
关于危险驾驶罪的论证与理解——以风险刑法理念为理论基础
2013年
《刑法修正案(八)》已在民众的呼声中顺利通过,但对于理论界和实务界来说依然任重道远,如何论证和理解法律规定成为关键。以风险刑法理念作为理论基础创建的危险驾驶罪必须合理解决罪刑法定原则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契合问题,以彰显以人为本的现代刑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和理解犯罪构成,并检验刑事法律后果,从而提出可行性的立法和司法方案。
林培晓
关键词:风险刑法犯罪构成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