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利
作品数: 9被引量:23H指数:3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丰平
作品数:81被引量:321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槲芪散 肝癌前病变 槲寄生 君药 癌前病变
刘树红
作品数:68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
研究主题:槲芪散 肝癌组织 肝癌前病变 肝癌 君药
徐大鹏
作品数:58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方剂学 中医药疗法 实验课 教学改革 慢性腹泻
文朝阳
作品数:97被引量:57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研究主题:槲芪散 医学生物学 肝癌 肝癌前病变 教学改革
王学江
作品数:66被引量:290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肝癌前病变 槲芪散 癌前病变 槲寄生碱 槲寄生
调肝颗粒剂防治大鼠肝癌前病变的病理研究
2010年
丰平徐大鹏刘树红李向利文朝阳
关键词:调肝癌前病变病理研究细胞变性坏死病理形态学
调肝颗粒剂防治大鼠肝癌前病变的病理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肝癌前病变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调肝颗粒剂的防治效果。方法本实验用黄曲霉毒素B1致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取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观察,并对调肝颗粒剂阻断肝癌前病变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调肝颗粒剂能明显减少模型鼠肝细胞异型性增生灶,对肝细胞核的变异及内质网脱颗粒等有一定的防止或阻断作用。结论调肝颗粒剂对大鼠肝癌前期病变形成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丰平徐大鹏刘树红李向利文朝阳
关键词:调肝颗粒剂肝癌前病变肝细胞超微结构
槲芪散防治大鼠肝癌前病变的病理形态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丰平徐大鹏刘树红李向利文朝阳
关键词:癌前病变大鼠肝癌细胞变性坏死病理形态学
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对肝癌前病变线粒体和相关凋亡蛋白--丝氨酸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李向利
调肝颗粒剂防治大鼠肝癌前病变的病理研究
<正>目的:观察肝癌前病变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调肝颗粒剂防治效果。方法:用黄曲霉毒素B1致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的观察,对调肝颗粒剂阻断肝癌前病变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肉眼观察模型组大鼠肝...
丰平徐大鹏刘树红李向利文朝阳
文献传递
槲寄生碱和多糖对肝癌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槲寄生碱和多糖对异型增生肝细胞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槲寄生碱(mistletoe alkali,MA)和多糖(mistletoe polysaccharose,MP)对SMMC-7721,HepG2细胞增生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观察肝癌细胞的DNA相对含量,分析各时期细胞增生周期的移行变化。结果MA和MP有较好的抑制肝癌细胞增生的作用,呈现出时间-剂量依赖性;MP组及MA组SMMC-7721和HepG2细胞G1期比例增加(P<0.01),G2期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1),并使2种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P和MA均能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Hep G2增生,促进其凋亡。
董坤丰平江瑛樊星李向利薛晓伟王学江
关键词:肝癌细胞脱氧核糖核酸流式细胞术
槲芪散防治大鼠肝癌前病变的病理形态研究
<正>目的:观察肝癌前病变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槲芪散防治效果。方法:本实验用DEN致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的观察,并对槲芪散阻断肝癌前病变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肉眼观察模型组大鼠肝脏颜色浅...
丰平徐大鹏刘树红李向利文朝阳
文献传递
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线粒体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线粒体结构的影响。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建立Solt-Earber二步肝癌前短期动物模型,以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进行治疗。通过电镜观察大鼠肝脏的线粒体结构变化。结果:二乙基亚硝胺所引起的肝癌前病变大鼠可出现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和嵴消失,槲芪散可减轻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结论:槲芪散可减轻由二乙基亚硝胺所引起的肝癌前病变大鼠肝脏线粒体结构的损伤。
丰平刘树红李霞李向利王学江史争鸣
关键词:肝癌前病变槲芪散线粒体结构
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对大鼠肝癌前病变组织中促凋亡因子Omi/HtrA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干预肝癌前病变组织中癌细胞凋亡机制。方法:用电镜观察模型组、正常组以及槲芪散大小剂量组、槲寄生单体组肝细胞线粒体形态学的变化,用免疫组化SP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丝氨酸蛋白酶Omi/HtrA2的表达。结果:槲芪散治疗组肝细胞线粒体形态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除正常组外,模型组,槲芪散大、小剂量治疗组,槲寄生单体组均有Omi/HtrA2的表达,模型组、正常组、大剂量治疗组、单体组之间丝氨酸蛋白酶的表达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能够改善肝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降低Omi/HtrA2总量的表达,并且促使Omi/HtrA2从线粒体释放,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
李向利丰平钱英董坤刘树红王学江
关键词:槲芪散OMI/HTRA2肝癌前病变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