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远芳
-

-

- 所属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汕头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相关作者
- 方文辉

- 作品数:48被引量:191H指数:7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X线计算机 NMR 儿童
- 郭岳霖

- 作品数:84被引量:33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新生猪 X线计算机 64层螺旋CT 儿童
- 刘国瑞

- 作品数:134被引量:493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猪 儿童
- 郑文斌

- 作品数:100被引量:322H指数:9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 MRI 儿童 X线计算机
- 程英

- 作品数:41被引量:157H指数:8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猪 64层螺旋CT 缺血 冠状动脉 64层螺旋
- 儿童幕下胶质瘤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研究
- 2010年
- 目的:研究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应用于儿童小脑幕下胶质瘤诊断的可行性及其扫描技术的优化。材料与方法:儿童小脑幕下胶质瘤患儿15例,年龄5-14岁,对照组25例,年龄3-14岁。使用GE1.5T HDx echo speedplus MRI扫描仪,双倍剂量造影剂马根维显(0.2mmol/kg)根据不同患儿血管情况分别以2~4ml/s注入速度通过24G套管针经最佳的血管注射,随后以相同速度注射生理盐水20ml。结果:磁共振灌注图像质量分为"差""中""优"分为三级,造影剂注射速度2ml/s组灌注图像质量多为"差"(12/17),注射速度3ml/s组多为"中"(14/17),注射速度4ml/s组全为"优"(6/6)。结论:磁共振灌注图像的质量与造影剂注射速度密切相关,造影剂注射速度>3ml/s是获得满意磁共振灌注图像的基本条件;而扫描前护士对血管的选择及血管状况的评估是造影剂高速注射成功的前提。
- 张远芳郭岳霖肖叶玉方文辉
- 关键词:儿童磁共振成像灌注
- 眼眶炎性假瘤的CT诊断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眼眶炎性假瘤的 CT特征。方法 对 8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的眼眶炎性假瘤的 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块型 4例 ,3例单侧发病 ,1例双侧发病 ,位于眼球后方 ,密度不均 ,边界不清 ;泪腺炎型 2例 ,均为泪腺区软组织肿块 ,密度均匀 ,边界清楚 ;肌炎型 1例 ,单侧发病 ,左内直肌增粗伴同侧副鼻窦炎 ;弥漫型 1例 ,左侧眶内球后弥漫性病变 ,密度不均 ,眶内结构分界不清。结论 眼眶炎性假瘤的 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 ,CT能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和对炎性假瘤的分型。
- 方文辉刘国瑞郑文斌张远芳吴仁华
- 关键词:眼眶炎性假瘤CT诊断CT表现
- 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的应用与探讨被引量:1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高压注射器在 CT 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方法 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 2338 例,手推注射法300例。全部患者用优维显1ml静脉注射做碘过敏试验阴性,注射速率2-3ml/s,小儿0.5-1.5ml/s,剂量50-80ml,高压注射器与手推法剂量相同,小儿按公斤体重计算。结果:高压注射器注射的副反应;过敏性休克4例,占0.17%,中度反应27例,占1.2%,轻度反应56例,占2.4%,造影剂注射失败9例,占0.39%。手推法副反应;过敏性休克 1 例,占 0.3%,轻度反应 5 例,占 1.6%,没有静脉渗漏。结论:高压注射器与手推法相比,造影剂注射速率越快,图像质量好,但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副反应的程度也较重。因此,既要提高注射速率,保证质量,又要确保病人安全,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检查部位、患者身体状况、病情轻重、以及诊断要求来确定注射速率。
- 张远芳刘国瑞方文辉郭岳霖李仰康
- 关键词:高压注射器
- 低剂量CT扫描对儿童肺部病变的诊断与防护价值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儿童肺部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与防护价值。方法:对高度怀疑肺部病变的儿童患者28例行常规及低剂量肺部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病变的定量及定性诊断的差异及其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比,低剂量CT扫描对病变的定量与定性诊断无明显差异而辐射剂量大幅度下降。结论:低剂量CT扫描技术适用于儿童肺部病变的检查,有利于患儿肺部的辐射防护。
- 方文辉张健华黄映宏郑文斌张远芳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肺部辐射防护
- 磁共振成像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MRI在儿童脑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88例脑瘫患儿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痉挛型脑瘫 5 1例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 7例 ,强直型脑瘫 4例 ,共济失调型脑瘫 7例 ,手足徐动型脑瘫 4例 ,混合型脑瘫 15例 ;在脑瘫治疗过程中 2 7例病人进行了MRI随访。结果 :MRI显示脑软化灶 14例 ,大脑脑萎缩改变 36例 ,小脑萎缩 6例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17例 ,脑先天畸形 11例。有 15例患儿伴有大脑白质的髓鞘发育延迟。MRI显示脑瘫病灶的敏感性为95 %。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 ,患儿脑内的髓鞘发育延迟和脑萎缩病灶的改善及病人的肢体功能的康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x2 =6 31,P <0 0 5 )。结论
- 刘国瑞郑文斌方文辉肖叶玉刘启泽张远芳
- 关键词:儿童脑性瘫痪磁共振成像康复治疗
- 真菌性上颌窦炎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上颌窦真菌病的CT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CT表现为①上颌窦内不均匀性软组织密度影;②常伴有沙粒状、小条片状、团块状的钙化;③单侧上颌窦发病,少累及其它鼻窦;④局限性骨质增生和破坏;⑤增强扫描软组织影呈轻度不均匀的强化。结论:真菌病具有较特征性的CT表现,CT检查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及范围,对真菌性上颌窦炎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方文辉刘国瑞张远芳郑文斌郭岳霖
- 关键词:真菌病上颌窦炎
- 儿童大脑胶质瘤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应用于儿童大脑胶质瘤诊断的可行性及其扫描技术的优化。方法儿童大脑胶质瘤患儿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5~16岁,对照组儿童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3~14岁。使用GE1.5T Signa High-SpeedMRI扫描仪,双倍剂量造影剂马根维显(0.2mmol/kg)根据不同患儿血管情况分别以2~4ml/s注入速度通过18G套管针经最佳的血管注射,随后以相同速度注射生理盐水20ml。结果磁共振灌注图像质量分为"差""中""优"分为三级,造影剂注射速度2ml/s组灌注图像质量多为"差"(12/17),注射速度3ml/s组多为"中"(14/16),注射速度4ml/s组全为"优"(6/6)。结论磁共振灌注图像的质量与造影剂注射速度密切相关,造影剂注射速度>3ml/s是获得满意磁共振灌注图像的基本条件;而扫描前护士对血管的选择及血管状况的评估是造影剂高速注射成功的前提。
- 张远芳郭岳霖肖叶玉
- 关键词:儿童大脑胶质瘤磁共振成像灌注
-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及局限性。方法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2例完成64层螺旋CT模板扫描和CTA增强扫描后进行数字减影,将减影和常规CTA原始图像分为2组(DSCTA组和常规CTA组),比较2组后处理时间,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DSCTA组较常规CTA组后处理时间明显缩短;2组对Willis动脉环及其远段脑动脉的重建图像质量及动脉瘤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而对Willis动脉环近段动脉的重建图像质量及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DSCTA明显优于常规CTA;常规CTA对血管外病灶显示清楚,而DSCTA与DSA均未能显示。结论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简单、无创、去骨效果良好,综合常规CTA与数字减影CTA全面分析脑血管情况,效果优于DSA检查,是脑动脉瘤诊断的首选方法。
- 郭岳霖刘国瑞郑文斌饶海冰程英张远芳
- 关键词:动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低剂量成像初探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优化扫描模式,降低冠状动脉成像辐射剂量。方法:6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钙化积分分别应用430mA和80mA管电流扫描;延迟时间测定使用团注测定和智能跟踪;冠状动脉成像包括心电门控非管电流调节和管电流调节模式,分别计算所有组平均ED和图像SNR。结果:钙化积分平均ED从2.35±0.42降至0.42±0.03;延迟时间平均ED从1.39±0.14降至0.13±0.04;两组冠状动脉成像平均ED从28.22±4.90降至21.14±1.54。两组钙化积分平均SNR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冠状动脉成像模式平均SNR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80mA扫描钙化积分、智能跟踪测试延迟时间和心电门控调节管电流模式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并获得诊断需要的图像。
- 程英关计添金阳郭岳霖张远芳
- 关键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 Ulrich注射器在64排螺旋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价Ulrich造影剂注射器在64排螺旋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Lightspeed VCT64排螺旋CT机,德国Ulrich Missouvi(XD2001)造影剂注射器,对比剂碘帕醇370mg/mg,注射总量80~100mL。所有病人留置静脉套管针(20G~22G)。注射方案采用:注入生理盐水20ml4~5ml/s,确保血管对高压注射器的承受力。结果:我院2007年4月至2008年1月进行CTA检查105例病人无1例渗漏,对比剂顺利注入,造影剂注射成功率达到100%,无1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结论:使用Ulrich造影剂注射器,操作简便,注射成功率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人候诊时间。其功能完全可以适应64排螺旋CT检查的要求。
- 张远芳郭岳霖方文辉刘国瑞
- 关键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