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萍萍
作品数: 46被引量:301H指数:10
  • 所属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自然科学总论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党耀国
作品数:301被引量:3,621H指数:38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灰色系统 GM(1,1)模型 灰色关联 数学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束慧
作品数:20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研究主题:空间异质性 数乘变换 低碳经济 产业布局优化 技术效率
齐振超
作品数:99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铆接 电流 钻削力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钻削
姚天祥
作品数:35被引量:23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GM(1,1)模型 灰色系统 GM 群决策 能源
吴香华
作品数:58被引量:260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棉花 降水 聚类分析 苗期 PM2.5浓度
中国煤炭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传导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碳市场作为新兴市场易受能源价格因素干扰,在“双碳”目标下研究煤炭价格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以下简称为碳价)的传导路径,有利于碳市场的健康运行并助力其发挥减排作用。在梳理煤炭价格与碳价传导机理的基础上,利用DCC-GARCH模型揭示煤炭指数与碳价的动态关系,并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煤炭价格与碳价的传导路径及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与动态相关系数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煤炭价格与碳价存在显著动态相关性,并呈现复杂性和多变性;碳市场尚未充分发挥其创新激励效应,相较于能源利用效率,煤炭价格与碳价通过能源消费结构路径实现的传导更加显著;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是动态相关系数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能源利用效率改变则不是。
熊萍萍王亚琦
关键词:煤炭价格能源消费结构碳减排
概率统计教学中需注意的几个方面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对概率统计这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总结了几点教学方法,主要有: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直观教学法;寻求一题多解,尽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以达到更佳的效果;适当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增强学生积极向上的参与和竞争意识;希望能对促进概率统计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熊萍萍夏大峰
关键词:直观教学法一题多解讨论式教学法
具有L_(2)正则项的新型离散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
2024年
MGM(1,m,N)模型存在参数非同源、模型结构简单、变量间易产生多重共线性三个问题.为解决模型不足,在MGM(1,m,N)模型中引入线性修正项和灰色作用量,以完善模型结构;利用导数一阶差分公式和递归法求解模型的时间响应式,以解决MGM(1,m,N)模型参数非同源性问题;为解决模型变量间多重共线性带来的不良影响,从减小参数估计量的方差角度出发,将L_(2)正则项引入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中,并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最优L_(2)正则化参数.最后,将新型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应用到中国三大主粮产量预测中.结果表明:新型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MGM(1,m,N)模型在参数应用和模型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了多重共线性对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有效提高了MGM(1,m,N)模型的预测精度.
熊萍萍武彧睿檀成伟童伟杰杨凯茵
关键词:多重共线性粒子群算法
经济、生态空间均衡目标下的技术融合方向选择
2019年
探讨技术进步约束下的区域产业生态化建设。设计了以区域间产业技术的双向溢出融合为内涵的区域产业技术发展策略,以区域内各个城市产业发展的市场因素、政策因素为条件,构建了项目层面的区域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仿真分析模型,并以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技术融合方式下区域产业布局的经济、生态空间均衡性。结果表明,区域间不同类型的技术融合约束条件在有效提升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仍然能有效控制污染排放的增长;技术融合对地区产业的排放-产出弹性具有显著影响,且相比于注重产业经济效益以及均衡型这两种技术融合方式,以产业能耗特征为参考的技术融合在有效提升产业产出的同时,仍能增强产业空间布局的经济、生态协调性。
束慧王文平王文平
基于非等间距的多变量MGM(1,m)模型被引量:15
2011年
针对相互影响的多变量非等间距原始数据序列的模拟预测问题,对多变量MGM(1,m)模型在非等间距情形下进行建模,建立了非等间距MGM(1,m)模型,以提高模拟预测精度.应用实例表明了非等间距MGM(1,m)模型较各个变量建立单变量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模拟预测精度有显著提高.该模型适于等间距和非等间距建模,使非等间距建模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熊萍萍党耀国朱晖
关键词:非等间距最小二乘法
新信息优先原理下非等间距GM(1,1)模型优化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针对现实工程应用中存在非等间距序列问题,基于新信息优先原理提出非等间距GM(1, 1)优化模型.在对现有初始条件优化方法的缺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新信息优先原理,利用一阶累加生成序列的各分量加权和重构模型的初始条件,并利用各时点分量大小计算新旧信息间的权重分配比例,强化新信息对发展趋势的修正作用;在相对误差平方和最小准则下,给出时间参数的求解公式,进而构建优化模型.通过递增和递减两个类型实例研究,表明所提出优化模型能够充分利用新信息,预测精度优于其他初始条件改进模型.
奚雷丁松徐宁熊萍萍
灰色Verhulst模型背景值优化的建模方法研究被引量:39
2012年
本文对传统灰色Verhulst模型背景值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对模型的背景值进行优化,以期提高模型的模拟预测精度。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时间响应式的Logistic函数形式,文章利用Logistic函数拟合模型中的一阶累加生成序列,经过一系列的数学推导,借助反向累加生成的思想,解出了Logistic函数中的三个参数,得到了灰色Verhulst模型背景值的优化公式,并建立了优化的灰色Verhulst模型。最后分别通过算例和应用实例验证本文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利用优化的背景值公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统灰色Verhulst模型的模拟预测精度。
熊萍萍党耀国姚天祥崔杰
关键词:灰色VERHULST模型背景值
区间灰数的灰色变权与定权聚类模型被引量:19
2013年
针对观测值为区间灰数的灰色聚类问题,通过构建区间灰数集上的积分均值函数,将实数域上单一观测值的白化权函数推广到观测值为区间灰数的情形,并给出了上限、适中、下限测度白化权函数的区间灰数形式,进而建立了区间灰数的灰色变权、定权聚类模型,并开发了该模型的人机交互式界面软件.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估。
周伟杰党耀国熊萍萍刘红生
关键词:区间灰数
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钻削过程孔周刚度再分布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钻削过程孔周刚度再分布分析方法,依据孔周轴‑径向温度分布,确定不同转速下孔周的熔融区域,通过建立传热分析步,完成孔周熔融区域等效热影响划分;进行热塑性树脂降温过程热处理,获取不同冷却速率下的...
齐振超王淼熊萍萍胥志超徐言信
基于初始条件优化的一种非等间距GM(1,1)建模方法被引量:34
2015年
针对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预测问题,提出一种优化初始条件的方法.以非等间距一阶累加生成序列各分量的加权平均作为优化的初始值,根据新信息优先原理,将一阶累加生成序列的序数序列的单位化序列中各分量作为权重,利用原始序列与模拟序列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确定初始条件中的时间参数,建立优化的非等间距GM(1,1)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非等间距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表明了该优化模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
熊萍萍党耀国姚天祥
关键词:非等间距GM(1,1)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