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会林
-

-

- 所属机构:浙江大学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 马进

- 作品数:106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研究主题: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晶状体 内界膜剥离 玻璃体手术
- 朱铁培

- 作品数:18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色素上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网膜 色素上皮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陈科达

- 作品数:5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大鼠皮质神经元 黄芩苷 脑缺血 脑片 生物反应器
- 李兰娟

- 作品数:1,000被引量:13,326H指数:4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肝衰竭 人工肝 生物反应器 肠道菌群 肝功能衰竭
- 张严峻

- 作品数:166被引量:905H指数:15
-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引物 诺如病毒 荧光定量 逆转录酶 棉铃虫
- 新型A/H7N9裂解佐剂疫苗的临床前研究
- 第一部分人感染A/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种子株安全性评价背景:随着第1例人感染A/H7N9流感病毒于2013年2月在中国爆发,至今共出现5波A/H7N9禽流感爆发的浪潮。截止到2018年3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至少15...
- 欧会林
- 关键词:反向遗传学安全性佐剂疫苗免疫反应
- 文献传递
- 囊袋内灌注双手法劈核晶状体原位超声粉碎改良在玻璃体视网膜术中应用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囊袋内灌注联合双手法劈核晶状体原位超声粉碎技术改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探讨高效、安全、保持晶状体原位的超声粉碎手术技巧。方法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56例(58只眼)合并晶状体混浊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或合并前段PVR需联合去除晶状体的玻璃体手术患者。其中31只眼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4只眼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VI期),7只眼为玻璃体出血,6只眼为伴有前段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晶状体核硬度为III—IV级。手术中先行置入玻璃体腔灌注导管并关闭灌注,双手玻璃体切割穿刺口分别插入带灌注的9号(20G)针头和超声粉碎头(Millennium)。刺破晶状体前囊,利用灌注液白行水力分层,超生粉碎刻槽,双手法“十字形”手工劈核,“分而治之”,双手协助挤夹碎核并“送入”超生粉碎头,完整清除皮质和核后,打开玻璃体腔灌注,转为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术中需联合眼内硅油填充的33只眼,均完整去除晶状体的前后囊膜;其余25只眼均保留完整的后囊膜。记录超声时间及能量。结果所有病例均能在原位清除晶状体并保持了后囊膜的完整性,术中均能保持前房深度的正常稳定,术中无虹膜晶状体隔的前后移动,无晶状体核沉人玻璃体腔,无角膜、巩膜穿刺口、虹膜损伤的发生。25只保留完整后囊膜的患眼,均在术后1-3个月二次置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视力获得不同程度提高。整个操作便捷,快速有效,平均超声时间为50s,最大超声能量均设定在20%以下。结论囊袋内灌注联合手法劈核能有效控制晶状体的原位超声粉碎,手术快捷,损伤小,临床适用性显著。
- 朱铁培欧会林章征马进
- 关键词:晶状体劈核玻璃体切割术
- 生物反应器扩增流感病毒H1N1的优化工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反应器扩增流感病毒H1N1的优化工艺方法。该方法用聚纤维纸片(Fibra disk)载体和生物反应器系统扩增犬肾上皮细胞(MDCK)从而建立流感病毒复制扩增的整套工艺流程。本发明建立在对H1N1型流感...
- 李兰娟陈科达余东山吴晓鑫张严峻欧会林
- 文献传递
- 缺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Optic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缺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Optici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原代培养人眼RPE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3~6代细胞,接种于含DMEM培养液的6孔板中,于缺氧条件下或加入不同浓度(1、10、50及100μg/L)VEGF进行培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缺氧后RPE细胞中VEGF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内和细胞培养液中Opticin蛋白含量。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明胶酶活性。组间检测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蛋白印迹法检测,显示缺氧组RPE细胞内Opticin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而RPE细胞培养液中,缺氧组Opticin蛋白含量明显下降。逆转录PCR检测,缺氧组12、24hVEGFmRNA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81±0.04、0.67±0.07,均较正常对照组VEGFmRNA表达灰度值(0.21±0.0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3.60,P〈0.05)。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性VEGF后,RPE细胞内Opticin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添加1、10、50及100μg/L的外源性VEGF后,RPE细胞培养液中,Opticin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65±0.02、0.52±0.04、0.23±0.03、0.30±0.03,均较正常对照组Opticin蛋白表达灰度值(0.73±0.04)明显下降(F=141.38,P〈0.05)。明胶酶谱法分析,显示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相对应的位置出现明显的消化条带,且酶的活性随VEGF浓度的增加而递增。低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可抑制由VEGF引起的RPE细胞培养液中Opticin蛋白含量减少。结论缺氧及VEGF作用可影响RPE细胞培养液中Opticin蛋白分泌,可能与增多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对Opticin蛋白的酶解作用有关。
- 马进朱铁培张倩茹欧会林
- 关键词:蛋白聚糖类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色素上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 OPTC-shRNA干扰对牛玻璃体细胞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共培养胶原凝胶收缩系统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抑制opticin蛋白表达对牛玻璃体细胞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共培养胶原凝胶收缩系统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研究。设计并转染OPTC-shRNA质粒至体外培养的牛RPE细胞,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后3、5、7doptic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和抑制率。在牛I型胶原凝胶内加入牛玻璃体细胞和RPE细胞,构建细胞共培养的胶原凝胶体外收缩模型。实验共分为6组:OPTC-shRNA质粒转染RPE及玻璃体细胞组(A组)、空质粒转染RPE及玻璃体细胞组(B组)、未转染RPE及玻璃体细胞组(c组)、仅含未转染RPE细胞组(D组)、仅含玻璃体细胞组(E组)以及不含任何细胞空白对照组(F组)。应用One—wayANOVA、SNK-q检验和单因素回归分析比较各组凝胶收缩差异,并分析A、B、C组玻璃体细胞数的差异对胶原凝胶收缩性状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并转染了有显著抑制作用的OPTC—shRNA质粒至牛RPE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opticin蛋白表达抑制率在转染后3、5、7d分别为(83.91±2.88)、(84.71±4.27)、(82.85±2.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5,P〉0.05)。胶原模型构建后3d,A、B、C组中不同密度(2×10^7、1×10^8、5×10^8个/L)亚组玻璃体细胞密度凝胶收缩率分别为A组:(23.52±2.08)、(56.00±1.02)、(61.62±1.73)%;B组:(16.56±2.01)、(36.41±1.33)、(49.56±1.75)%;C组:(15.75±1.37)、(37.45±1.14)、(48.45±1.97)%,D、E组凝胶收缩率分别为(12.18±0.95)、(10.95±0.93)%,F组未观察到凝胶收缩。在相同玻璃体细胞密度下A、B、C组间凝胶收缩性两两比较,2×10^7个/L细胞密度: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1.38、12.72,P值均〈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34,P〉0.05);1×10^8个/L细胞密度�
- 马进欧会林朱铁培
- 关键词:蛋白聚糖类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色素上皮
- 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定量分析视网膜大血管腔内直径变化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相关性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D—OCT)定量检测视网膜大血管腔内直径变化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215例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10例正常血压对照者分别按年龄段分组,采用SD—OCT定量检测跟底视网膜大血管腔内直径变化,包括视网膜动脉腔内直径(RAIC)、静脉腔内直径(RVIC)及动静脉腔内直径比值(RAVICR)。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各年龄组间检测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再按患者不同血压值分组,进行多重比较的SNK检验;患者血压对视网膜大血管腔内直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患者RAVICR与舒张压、收缩压、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各年龄组(〈40、40~49、50—59、60~69、/〉70岁)RAIC分另0为(93.0±6.3)、(86.2±6.1)、(84.5±5.1)、(84.0±5.5)、(81.7±5.4)μm,RVIC分男4为(129.4±5.8)、(130.7±6.5)、(129.6±5.4)、(132.2±6.4)、(131.6±5.1)μm,RAVICR分另0为(0.720±0.07)、(0.661±0.06)、(0.653±0.04)、(0.637±0.06)、(0.621±0.05)μm,均较正常血压对照者检测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IC:t=-4.813,-10.893,-15.689,-8.811,-10.151;RAVICR:t=-3.276,-8.654,-13.470,-7.801,-9.210;P〈0.05)。高血压患者按收缩压分组,进行组间RAIC和RAVICR多重比较的SNK检验,显示140~149mmHg(1mmHg=0.133kPa)组与170~179mmHg组(q=9.46,10.61)、140~149mmHg组与≥180mmHg组(9=11.03,13.98)、150~159mmHg组与170—179mmHg组(g=8.13,8.82)、150~159mmHg组与≥180mmHg组(q=9.01,9.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舒张压分组进行组间RAIC和RAVICR多重比较的SNK检验,显示90~99mmHg组与100~109mmHg组(q=6.79,5.95)、90~99mmHg组�
- 马进童毓华欧会林朱铁培
- 关键词:高血压视网膜血管
- 玻璃体细胞的研究现状
- 2011年
- 玻璃体细胞(hyalocytes)位于玻璃体后皮质部,作为网状内皮系统的一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维持玻璃体的透明以及无血管。目前人们对玻璃体细胞知之甚少,但玻璃体细胞与眼的生理以及病理生理密切相关。近年玻璃体细胞成为研究热点,发现其在多种眼内疾病尤其是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玻璃体细胞的来源、形态、细胞生理、功能、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等作一综述。
- 欧会林马进
- OPTC-shRNA干扰对牛玻璃体细胞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共培养腺原凝胶收缩系统的影响
- 目的:探讨抑制opticin蛋白表达对牛玻璃体细胞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共培养胶原凝胶收缩系统的调控作用。
方法:实验研究。设计并转染OPTC-shRNA质粒至体外培养的牛RPE细胞,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
- 欧会林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胶原凝胶蛋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