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本涛
作品数: 62被引量:775H指数:15
  • 所属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相关作者

杨光富
作品数:89被引量:639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主题:重温 高考制度 课程计划 教育 教育改革
鞠玉翠
作品数:66被引量:530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主题:教师教育 美国教师教育 教育 教师 教育理论
卜玉华
作品数:129被引量:658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主题:少先队 课堂教学 育人价值 新基础教育 教育
王保星
作品数:84被引量:507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外国教育史 高等教育 大学教师 美国大学教师 学术自由
王素斌
作品数:15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会计准则 中央银行 县支行 高等教育 合法性审计
“全民减负”教育治理的产权困境及其出路被引量:4
2018年
中小学生"全民减负"陷入越减越"负"的困境,并非简单源于教育供求之间的资源配置矛盾,深层根源在于教育治理产权界定不明晰和学生自主教育产权弱化造成的。突出表现为学校、政府、社会以及家庭之间的教育责权利边界模糊和校长、教师与学生自主教育产权的弱化。走出困境,一方面需要在学校外部通过立法,明晰党政组织与中小学校法人之间以及中小学校法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教育治理产权边界,纠正"教育行政化"和"学校家庭化"倾向;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部急需通过建章立规重塑校长、教师以及学生的自主教育与管理产权。
宁本涛
关键词:产权改革
以“五育融合”重塑教育的完整性被引量:5
2022年
“五育一体,身心和谐”是教育产生之初的人格向往,直指教育发展的完整性。伴随职业分工和社会规模扩张,“学校”作为制度化的教育机构,形成了一套层次分明的分科教育体系,并进一步异化,分解了教育的完整性,使“五育”割裂。透析教育完整性的分解逻辑发现,教育等级秩序源于教育产权冲突。从教育利益普惠到利益分配强权的演进是教育由整体走向分裂的原因,也造成了教育治理中的“囚徒困境”,引发教育竞争焦虑。重塑教育完整性,必须重新规范诸多教育利益的分配秩序。“五育融合”蕴含的共育共生共享理念是平衡教育利益、缓解教育内卷的重要路径。规范教育利益优先秩序,应遵循“五育融合”均衡互惠的价值立场、调和功利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认知,通过个体、学校、社会多元融合,构建由分裂走向完整的教育回归路径。
杨柳宁本涛
关键词:教育利益囚徒困境
加强教育资源综合统筹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瑞安实施“教育助学凭证”制度的实践与反思
基础教育实现由“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的转型,一个重要的“瓶颈”就是城乡教育差距问题。教育制度供给短缺与不当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根本原因。政府有责任对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一种自由与公平的教育制度博弈平台和制度博...
宁本涛
关键词:制度博弈
文献传递
中小学生“作业减负”政策实施成效及协同机制分析--基于全国30个省(市、区)137个地级市的调查被引量:116
2022年
作业负担是中小学学业负担治理的顽固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出台了一轮轮减负政策,但积弊难返,效果不尽人意。为了解“双减”政策实施数月以来的初步成效,华东师范大学五育融合研究中心课题组向全国范围的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发放23746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政策实施后,中小学生作业量明显减少,自我管理作业能力增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焦虑情绪。为确保作业“减负”提质,所调查学校和家庭在作业设计、教学反馈、闲暇教育等方面携手共建协同机制,使减负初步呈现出积极效果。然而,政策运行中困境凸显:一方面教师的作业设计负担与难度增加,考核制度与减负矛盾激化;另一方面学生自律性差异显现,家长学业忧患感显著。未来在政策落实上,应从以下几方面突围:遵循作业训练的边际效应与个体差异;探索基于五育融合的创新型作业;划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权责边界;引导师生加强时间的自我管理;合理衔接作业任务与学业质量考核。
宁本涛杨柳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学习者选择的影响--基于“机会成本”的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在教育决策分析中,必须把已放弃方案在市场化和非市场化条件下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才能对中选方案的经济效益做出正确评价。从机会成本视角审视"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对高中生选择决策的影响,会发现该政策并不能保证"最优秀的人"从事教育事业,而在帮助家庭困难的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方面显得更有意义。
宁本涛
关键词:师范生免费教育教育决策
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探析
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方法论"的视角对我国近二十年来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演进与发展进行回顾与探讨。具体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对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的历史观、本体观和思维方式的透析。二是对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适宜性以及...
宁本涛李雪峰
关键词:方法论教育经济学复杂思维
文献传递
“教育乱收费”问题之我见:基于教育经济规律的考察被引量:1
2007年
教育投资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究竟该由谁埋单,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一段时间来,诸多学者对规范学校收费管理及综合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研讨,并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于同一问题提出自己多元化的观点,真是见仁见智。但是,笔者认为,教育乱收费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经济问题,只有在充分认识和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这一问题才可能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
宁本涛
关键词:教育乱收费工作经济规律教育乱收费问题准公共产品教育投资收费管理
学校产权经营的功能及其限度被引量:6
2005年
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舒尔茨、贝克尔为代表的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学者就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教育服务的学校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资源,而在各种资源稀缺和制度刚性的现实条件约束下,受教育者"消费"学校的教育服务就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提供教育服务的学校和一般企业一样,其运行绩效则完全取决于学校生产要素的组合以及教育技术的更新.
宁本涛
关键词:教育服务学校管理多重性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的激励效应分析--以上海市P区教师调查为例被引量:15
2015年
绩效工资政策在我国推行已有6年之久,教师对政策的认可度以及工作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值得关注。对上海市P区教师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表明,绩效工资实施后,教师们认可度普遍不高,工作积极性及行为转变不大,甚至出现了激励负效应。因此,建议完善绩效工资配套改革,适时提升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的"国家标准",积极修正教师职业人格的"经济人"假设,健全教代会制度,创建公平民主的学校绩效管理环境。
宁本涛
关键词: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经济人假设
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如何改进,听专家来解读
2018年
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仅是影响中小学教师供给的重要因素,更影响着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自2009年绩效工资政策实施以来,包括非义务教育阶段各地中小学校陆续实施绩效工资,在提高教师工资、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上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文通过调查认为,在实施好绩效工资政策的同时,应认识到绩效工资分配考核是工资系统工程的重中之重和关键环节,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工作量大,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实施过程中显露出的各种各样的执行疑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宁本涛
关键词: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社会主义现代化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工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