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科
作品数: 90被引量:374H指数:10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姚森
作品数:51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4医院
研究主题:口腔正畸 X线片 矫治 正畸 正畸治疗
林珠
作品数:230被引量:1,066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错HE 正畸学 口腔正畸 头影测量 口腔正畸学
吕培军
作品数:278被引量:912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字化 牙颌模型 口腔 牙体预备
孙继银
作品数:147被引量:66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前视红外 景象匹配 图像匹配 景象匹配算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
王勇
作品数:318被引量:543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牙颌 牙列 导板 计算机辅助设计 数字化
PSD器件自动化标定与非线性修正技术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介绍了一种应用数控平台对二维位敏探测器 (positionsensitivedetector ,PSD)器件进行在线测量并用人工神经网对其非线性进行修正的方法。对光斑在二维PSD光敏面上的横向位移 ,以光斑的二维坐标集合为人工神经网的期望输出 ,以PSD输出的二维坐标集合为人工神经网的训练样本 ,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所具有的非线性映射能力 ,在训练结束后即可建立PSD输入与输出的近似线性关系。结果表明 。
李忠科秦永元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修正激光
牙冠的三维点云数据重建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全牙列模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重构牙冠的三维图形;将获得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平滑、数据精简、特征提取、数据分割、自由曲面建模等实现牙冠的三维重构;得到牙冠的三维重建数字模型,可用于全冠的计算机辅助制作,并结合中国人的标准牙冠数据,对其调整变形,得到标准的牙冠模型;该技术将会为口腔医生带来便利和高效。
张晓娟李忠科赵静马骥
关键词:点云三维重建牙冠
下颌运动虚拟再现的六自由度测量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设计一种记录下颌骨六自由度位移的方法,以真实再现下颌的运动过程。方法:使用2个重叠的网格屏和2束成一定夹角的激光束,用一个CCD视频摄像机采集测量图像,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下颌骨的位置与姿态的变化过程。结果:结合上、下牙列的三维扫描数据,可以三维图形的形式再现咬合运动。所用的计算公式简单,实时性强,连续测量无误差积累,测量精度可用于口腔医学研究。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下颌运动过程的记录。
郝裕一秦明新李忠科
关键词:激光
用正侧位定位X线片重建颅颌骨三维形态被引量:7
1992年
用二维X线片测量分析三维颅颌骨具有局限性。利用颅颌正、侧位定位X线片可重建颅颌骨三维形态并可在三维空间对其测量分析。该文介绍所用X线片的拍摄方法、标志点的确定方法以及颅颌骨形态三维重建原理与空间两异面直线的求法。与三维CT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受X线辐射量小、费用低、能利用既存X线片资料及能进行正常人群特征研究之优点。
姚森林珠李忠科孙继银
关键词:三维重建计算机应用
PSD精密测量中的二维表检索算法被引量:4
2002年
根据PSD非线性失真特点,设计出二维表的两种快速检索算法。
易亚星李忠科邓方林
关键词:PS
牙颌模型激光三维扫描测量分析系统被引量:9
2000年
介绍了一种牙颌模型激光三维扫描测量分析系统。根据牙颌模型的结构特点设计的专用激光扫描系统用于获取牙颌模型的三维数字化信息 ,计算机对数字化模型进行测量分析 。
易亚星李忠科邓方林姚森
关键词:激光技术牙HE模型口腔正畸
一种可以有效降低总高度的平移与旋转组合运动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有效降低总高度的平移与旋转组合运动台,具有导轨、滑板、电机,丝杆螺母、丝杆、蜗轮、蜗杆架、光电开关、遮光片、.蜗杆、联轴器、丝杆轴承座、电机安装板;平移驱动电机与旋转驱动电机布置在一个平面上,且两个...
李忠科宋大虎杨眉王忠董泽峰
文献传递
二维枕形PSD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被引量:5
2007年
针对二维枕形PSD信号输出特点和工程实践中便携化的要求,基于新型单片机C8051F064和二维枕形PSD S1881,设计了一个二维枕形PSD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并利用液晶显示模块SMG240128A设计了数据显示接口电路,实现了对二维枕形PSD输出信号的实时采集与显示;实验表明该采集系统方案是可行的,达到了设计要求。
衣彬李忠科张金根
关键词:PSD数据采集与处理C8051F064LCD
用正侧位定位X线片重建颅颌骨三维形态方法的精确性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设计了一个四面体框架,框架的四个尖焊有直径0.5mm的锡球作为检测标志点,分别比较用游标卡尺和用正、侧位定位X线片重建颅颌骨三维形态方法(简称“重建方法”)、同一对X线片不同次描图以及不同次X线片所测四个标志点的间距有无差异。结果显示:用游标卡尺和“重建方法”所测标志点间距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对X线片不同次描图以及不同次X线片所测四个标志点的问距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重建方法”有较好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可以推广使用。
姚森林珠李忠科孙继银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X线摄影
光斑视频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前,较为理想的嵌入式视频采集系统多数是基于DSP的视频采集系统.本文根据应用中视频信号为光斑的特殊要求,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光斑视频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以新型单片机C8051F120为核心处理器,SAA7111为图像采...
衣彬李忠科孟晓坤
关键词:视频采集单片机逻辑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