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阳
-

-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 王俊杰

- 作品数:675被引量:2,546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放射性粒子 CT引导 前列腺癌 放射性 植入治疗
- 王勇

- 作品数:9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RUPTURE 急性跟腱断裂 康复方案 球类运动 早期康复锻炼
- 姚海琳

-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粒子植入治疗 头颈部肿瘤 头颈部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 组织间近距离治疗
- 姜玉良

- 作品数:146被引量:53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CT引导 共面 3D打印 放射性粒子植入 植入治疗
- 林蕾

- 作品数:34被引量:87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摆位误差 六自由度 锥形束CT 放疗摆位 治疗床
- Nanoparticles internalization through HIP-55-dependent clathrin endocytosis pathway
- Nanoparticles are promising tools for biomedicine.Many nanoparticles need to be internalized to function.Clath...
- 关开行刘凯姜允奇边经纬高阳董尔丹李子健
- 体位固定器在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癌中的应用
- 范京红高阳林蕾王俊杰孟娜刘子毅姚海琳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
- 应用AAPM放射治疗事件学习数据库结构的可行性探讨
- 杨瑞杰高阳江萍孙海涛姜树坤朱丽红姜玉良王俊杰
-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即刻保持常压引流与负压引流效果的比较
- 2024年
-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OL)术后即刻保持常压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6月我院9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EOL,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常压引流组(n=43)和负压引流组(n=51),常压组病例时间为2023年1~3月,负压组为2023年4~6月。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发热、切口感染、颈部切口血肿、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改善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等。结果常压引流组术后24 h引流量中位数45(15~150)ml,显著少于负压引流组中位数170(70~400)ml(Z=-7.934,P=0.000);常压引流组术后总引流量中位数45(15~285)ml,显著少于负压引流组中位数315(165~730)ml(Z=-7.924,P=0.000);常压引流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7.1±13.9)h,明显短于负压引流组(82.2±20.6)h(t=-14.933,P=0.000);常压引流组住院时间(3.5±1.1)d,明显短于负压引流组(5.6±0.8)d(t=-10.322,P=0.000);常压引流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3.9±3.1)g/L,显著低于负压引流组(16.5±7.2)g/L(t=-2.165,P=0.033);常压引流组住院费用(3.00±0.30)万元,显著少于负压引流组(3.48±0.29)万元(t=-7.924,P=0.000)。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均无深部切口感染或血肿发生。2组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t=0.861,P=0.391)。结论颈后路EOL术后常压引流可以减少术后引流量,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且并不增加术后血肿、发热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 高阳王勇刘阳杨枭雄吴坤
- 关键词:颈后路手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负压引流血肿
- 体位固定器在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癌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观察体位固定器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癌中对体位固定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例头颈部癌行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患者,A组10例应用体位固定器固定,B组10例应用常规束缚带固定,行螺旋CT扫描,扫描层距5 mm,分别选择手术第1序列与最后1序列CT图像,运用计算机治疗图像配准软件进行自动融合,得到三维方向上患者移动偏差.结果 A组患者X、Y、Z轴体位偏移分别为1.06、1.22和0.97 cm,B组患者X、Y、Z轴体位偏移分别为8.76(P =0.041)、9.99(P =0.009)和4.78 cm(P=0.023).结论 体位固定器在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癌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增加了舒适度,提升了定位精度,减少了重复扫描的额外辐射剂量.
- 范京红高阳林蕾王俊杰孟娜刘子毅姚海琳
- 关键词:外固定器碘放射性同位素头颈部肿瘤
- 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直肠癌患者术前体位训练研究
- 目的 探讨复发性直肠癌患者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前体位训练对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26例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直肠癌患者.A组12例为术前进行体位训练的复发性直肠癌...
- 姚海琳朱丽红王俊杰林蕾杨瑞杰王薇雷媛高阳范京红
- 关键词:术前体位训练
- 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平面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剂量学评估
- 高阳王俊杰姜玉良田素青王皓修典荣原春辉
- 关键词:胰腺癌放射性125I粒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综合征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
- 2024年
- 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是寰枢椎不稳定(atlantoaxial instability,AAI)进行性加重最终导致寰枢关节对应关系发生错位的一种解剖状态,是脊柱外科严重的致残性疾病。Charles Bell于1830年首次记录了AAD,Pierre Grisel描述了一系列以C1-C2关节脱位为表现的咽炎和斜颈患者[1]。
- 高阳孙庆海许南方田英轮闫明高国栋王圣林
-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进行性加重寰枢关节关节脱位斜颈DISLOCATION
- 腰椎退变融合手术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被引量:7
- 2023年
- 非计划再次手术(unplanned reoperation,UPR)是指患者因前次手术所致严重并发症或者其他不良结果而再次手术,主要由手术操作问题或感染等导致[1]。UPR造成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医患纠纷明显增加[2]。因此,UPR对脊柱手术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腰椎退行性疾病UPR的原因和危险因素进行文献总结,旨在为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 高阳郭昭庆
- 关键词:手术质量UPR脊柱手术
- 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20世纪8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运用高剂量率(high dose rate,HDR)近距离放射疗法治疗中高危前列腺癌。HDR作为剂量提升的有效方法可与外照射联合应用。William Beaumont医院剂量提升研究证实这种联合治疗安全有效。研究表明前列腺癌α/β比值远低于之前的认识,前列腺癌放射生物学认识发生巨大转变。单次剂量高于常规剂量照射的大分割模式应运而生。低毒和联合外照射治疗临床研究,使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趋于成为低中危前列腺癌治疗唯一有效的器官保留治疗方式,开启前列腺癌治疗器官保留治疗新时代,本文旨在对HDR联合外照射疗法和单一HDR疗法的文献进行回顾,对临床结果及毒性反应进行分析。
- 高阳王俊杰
- 关键词: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