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峰
作品数: 90被引量:921H指数:21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何德奎
作品数:47被引量:42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鱼类 生物地理学 分子系统发育 耳石 鳞片
隋晓云
作品数:22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鱼类 水生生物 物种 MAXENT 麦穗鱼
贾银涛
作品数:19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鱼类 水生生物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DNA检测
严云志
作品数:65被引量:363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群落结构 溪流 鱼类 河流 物种多样性
冯秀
作品数:18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物种 鱼类 物种组成 适应性 存储介质
黄山九龙峰保护区尖头鱥的年龄、生长和繁殖(英文)被引量:5
2015年
于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逐月采集标本,对黄山九龙峰保护区尖头鱥(Phoxinus oxycephalus)的年龄、生长和繁殖等生活史特征进行了研究。尖头鱥雌、雄鱼性比为0.77︰1,与1︰1差异显著。根据体长频率分布来确定年龄组成,结果显示雌鱼和雄鱼的最大寿命分别为3龄和2龄,均以1龄和2龄为优势年龄组。1龄时的体长生长速度最大,至2龄或3龄逐渐变缓。雌、雄鱼的初次性成熟年龄均为2龄,对应体长分别为93.0 mm和76.9 mm。尖头鱥繁殖时间为4—7月;绝对繁殖力较低(174—2151卵粒),且在2、3年龄组间显著差异,但相对繁殖力无显著的年龄组间差异。尖头鱥的上述生活史特征,可能体现了对局域环境条件(如营养贫乏、环境动荡及水文周期等)的生态适应性。尖头鱥在我国东南部的高海拔地区呈零星分布,种群数量小,加之繁殖投入低下,因此该物种在面临人类干扰和环境变化时极易濒危和灭绝。
储玲叶娟司春王文剑严云志陈毅峰
关键词:年龄繁殖
色林错裸鲤的年龄鉴定被引量:44
2002年
本文对色林错裸鲤 (Gymnocyprisselincuoensis)的年龄、年龄形成时间以及臀鳞、背鳍条磨片和耳石磨片对年龄解释的一致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取样的 2 5 8尾标本中 ,臀鳞鉴定的年龄在 1~ 2 1龄之间 ,背鳍条磨片为 1~ 2 0龄 ,耳石磨片为 1~ 2 9龄。背鳍条和耳石磨片对年龄的判别能力分别为 98 4 1%和 94 4 4 % ,而臀鳞只有 6 2 30 %。在这三种年龄鉴定的材料中 ,以耳石磨片上的年轮计数最高 ;尤其是 15龄以上的个体 ,耳石磨片年龄计数与臀鳞及背鳍条磨片计数相差可达 5~ 8龄。年轮的形成时间在每年的 4~ 6月。
陈毅峰何德奎陈宜瑜
关键词:年龄鉴定耳石鳞片
拉萨裸裂尻鱼的年轮特征及年龄鉴定
拉萨裸裂尻鱼是西藏拉萨河流域的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本文对拉萨裸裂尻鱼的臀鳞和耳石磨片上的轮纹特征进行了描述,得到了414尾标本的年龄读数。雄性个体的年龄为1—16龄,体长范围为73-344 mm,体重范围为3.32-43...
陈锋陈毅峰何德奎
文献传递
副沙鳅属的多变量形态分析被引量:23
2004年
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对副沙鳅属Parabotia的外部形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在 2 7个测量性状的第 1、第 2主成分散布图上显示 ,副沙鳅属的外部形态存在着 3个具有明显差异的种组 :即点面副沙鳅 ,双斑副沙鳅、武昌副沙鳅和花斑副沙鳅 ,漓江副沙鳅和小副沙鳅 3个种组。主成分负荷值还进一步表明 ,6种副沙鳅属外部度量性状的差异有多元化的倾向。结合定性特征的观察确定了副沙鳅属
杨军山陈毅峰
关键词:物种有效性鱼类分类学
西藏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外来鱼类群落结构及变动趋势被引量:1
2022年
研究于2019—2021年在西藏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使用刺网和地笼等组合渔具开展了鱼类实地调查,分析了外来鱼类物种组成、优势种和群落功能多样性,并结合已发表的文献资料,探讨了西藏湿地外来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影响。结果表明,共采集到外来鱼类10种,隶属于4目5科,包括鲫(Carassius aur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鲤(Cyprinus carpio)、丁鱥(Tinca tinca)、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鲇(Silurus asotus)、小黄䱂(Micropercops swinhonis)和中华青鳉(Oryzias sinensis)。外来鱼类的个体数和重量分别占本地种和外来种总渔获物的94.86%和70.71%,其中主要组成为鲫和麦穗鱼等小型鱼类。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表明鲫、麦穗鱼、大鳞副泥鳅和鲤4种为拉鲁湿地外来鱼类优势物种,鲫、麦穗鱼和小黄䱂3种为茶巴朗湿地的优势物种。在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鱼类种类组成、个体数量和生物量中外来鱼类均已占据优势地位,且外来鱼类的群落功能多样性(FD)亦高于土著鱼类。结合历史数据,西藏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已记录外来鱼类12种,其中具高度入侵风险物种达6种,外来鱼类物种数从2000年左右的2种增加到现在的10种,且丁鱥和中华青鳉分别在西藏自然水体中和茶巴朗湿地中首次被发现。此外,两个湿地12种外来鱼类均为拉萨市场中的常见经济鱼类及携带鱼类,是由于放生而进入湿地自然水体中,且鲫、大鳞副泥鳅和麦穗鱼等均已建立自然种群。因此,加强对放生的科学管理及开展外来鱼类的长期监测,是防范外来鱼类入侵及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迫切任务。
朱仁隋晓云孙欢欢贾银涛冯秀陈毅峰
关键词:湿地物种组成
用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鱼类环境DNA监测的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用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鱼类环境DNA监测的引物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分子生态学领域。所述引物为:YZR_Cytb‑F:TGRCTTGAARAACCACCGTTGT和YZR_Cytb‑R:AARAAGAAWGADGCK...
冯秀隋晓云朱仁贾银涛李冰陈毅峰
文献传递
西藏湿地外来麦穗鱼生活史特征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研究于2019—2021年对青藏高原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的外来麦穗鱼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样品收集,对其种群年龄、生长和繁殖等生活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南京及我国其他低海拔地区的原产地种群的对比分析,探讨了麦穗鱼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种群的年龄结构以1龄和2龄为主,最大年龄均为4龄,而南京江宁的年龄结构以3龄和4龄为主,最大年龄为5龄;拉鲁湿地种群体长和体重的关系式为W_(♂)=0.021 L^(2.966)(r^(2)=0.982)、W_(♀)=0.014 L^(3.224)(r^(2)=0.986),茶巴朗湿地为W_(♂)=0.011 L^(3.282)(r^(2)=0.990)、W_(♀)=0.014 L^(3.123)(r 2=0.989),南京江宁为W_(♂)=0.014 L^(3.146)(r^(2)=0.939)、W_(♀)=0.028 L^(2.763)(r^(2)=0.894);拉鲁湿地种群鳞径与体长的关系式分别为L_(♀)=21.676 R+7.766(r^(2)=0.886)、L_(♂)=29.184 R^(0.792)(r^(2)=0.886),茶巴朗湿地为L_(♀)=16.946 R+15.048(r^(2)=0.857)、L_(♂)=18.290 R+13.157(r^(2)=0.858),南京江宁为L_(♀)=33.710 R^(0.607)(r^(2)=0.686)、L_(♂)=16.194 R+20.485(r^(2)=0.800);拉鲁湿地繁殖群体的绝对繁殖力(926±476)粒和卵径(0.92±0.10)mm,茶巴朗为(364)粒和(0.97)mm,南京江宁为(1220±704)粒和(1.00±0.13)mm。相比于原产地种群,拉鲁湿地和茶巴朗湿地的年龄结构偏低,平均体长均较短;在生长特征上相同年龄段的个体相对较小、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在繁殖策略上绝对繁殖力较少、卵径较小。高原的低温条件与食物匮乏可能是造成了麦穗鱼生长速率低、怀卵量减少等可塑性变化的重要原因。
孙欢欢朱仁冯秀熊文隋晓云陈毅峰
关键词:生物入侵高原湿地年龄适应性麦穗鱼
一种适应性强的鱼类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采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性强的鱼类采集装置,包括机体、底座、动力涡轮、伸缩套杆、工作架、拉绳和网罩等主要部件。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底部与动力涡轮固定连接,机体上表面的一侧与伸缩套杆的底...
朱仁陈毅峰隋晓云何德奎贾银涛冯秀
文献传递
一种仔稚鱼采集网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采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仔稚鱼采集网具,包括外杆、把手、调节螺栓、主转轴、固定绳、悬浮块等。外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外杆的另一侧通过调节螺栓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外杆外部的内杆,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
朱仁陈毅峰隋晓云何德奎贾银涛冯秀
文献传递
龙羊峡水库鱼类多维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解龙羊峡水库鱼类多维多样性现状及空间分布格局,于2022年6月对龙羊峡的鱼类进行了调查,并结合鱼类物种出现与否、个体数和生物量3种数据类型对龙羊峡鱼类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现状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调查共采集鱼类2416尾,94.24 kg,经鉴定有鱼类19种,隶属于4目7科17属,其中土著鱼类8种,外来鱼类11种。与历史调查相比,龙羊峡的土著鱼类减少,而外来种显著增加。基于3种数据类型计算的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分布结果存在差异,所以在研究鱼类生物多样性时应该结合多种数据类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具体来看,龙羊峡物种丰富度分布呈现出库首>库尾>库中的特征,但个体数和生物量从库尾至库首逐渐减少;3种数据类型计算出的鱼类系统发育多样性均在库中最高;基于物种出现与否和个体数两种数据类型计算的功能多样性均在库尾较高,而基于生物量数据计算的功能多样性则在库首较高。回归分析表明,龙羊峡鱼类系统发育多样性受外来物种显著影响,而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与距大坝距离和外来种数量之间均不相关。
卓玉李钧乐李英钦李柯懋简生龙隋晓云贾银涛陈毅峰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Α多样性龙羊峡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