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娜
-

-

- 所属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赵亚娥

- 作品数:41被引量:272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毛囊蠕形螨 蠕形螨 人体蠕形螨 皮脂蠕形螨 体外
- 李琛

- 作品数:11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毛囊蠕形螨 速殖子 弓形虫速殖子 腹泻患者 人芽囊原虫
- 寻萌

- 作品数:27被引量:166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 研究主题:人体蠕形螨 丙型肝炎病毒 原核表达 蛋白质组学 教学
- 张灵小

- 作品数:2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毛囊蠕形螨 皮脂蠕形螨 杀螨药物 杀螨 杀灭作用
- 卢朝晖

- 作品数:2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
- 研究主题:毛囊蠕形螨 皮脂蠕形螨 离体 杀灭 蠕形螨
- 西安市某校大学生人体蠕形螨流行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05年
- 赵亚娥寻萌郭娜
- 关键词:大学生人体蠕形螨
- 新型天然杀螨药物樟脑精油的杀螨效果观察与机制分析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观察樟脑精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体外杀灭效果,分析其杀螨机制。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获取蠕形螨,随机分为六组,观察不同浓度下樟脑精油的杀虫作用,并在Motic DM图像采集软件系统下观察虫体对樟脑精油的药物反应过程。结果樟脑精油对两种蠕形螨均有杀灭作用,对皮脂蠕形螨的杀灭作用要强于毛囊蠕形螨,且杀虫效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12.5%樟脑精油是体外杀螨的最适浓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使用樟脑油后,螨虫在经历短时间的兴奋痉挛期后,虫体松弛、死亡。结论樟脑精油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蠕形螨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直接触杀作用和神经肌肉毒性作用完成的。
- 赵亚娥郭娜师睿张灵小
- 关键词: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杀灭作用
- 人体蠕形螨流行与致病性调查研究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了解人体蠕形螨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分布情况及致病性。方法:采用挤压法和透明胶带法对西安市某校465名医学生蠕形螨的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92.90%,以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为主;轻度感染多见;颊部感染率最高。不同性别、城乡以及皮肤类型间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油、混性皮肤者中重度感染占39.93%,明显高于中、干性皮肤的25.00%。透明胶带法检出率明显高于挤压法。增加检查次数、扩大检查面积,均可提高检出率。蠕形螨感染有症状者高达54%(189/350)。皮肤科病人蠕形螨感染率高于普通调查学生。结论:大学生蠕形螨检出率与检查方法、检查次数、检查面积、检查部位和皮肤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蠕形螨感染是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等面部疾患的重要因素;目前市面上众多驱螨化妆品对蠕形螨的杀虫效果有待商榷。
- 赵亚娥寻萌郭娜黄传江
- 关键词:数据收集
- DMSO体外杀螨效果及机制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体外杀灭人体蠕形螨的效果及药物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获取螨虫,在MoticDM图像采集软件系统下,动态观察并拍摄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对离体螨虫的体外杀螨效果以及药物作用前后蠕形螨形态和活动度的变化。结果二甲基亚砜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杀虫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杀虫效果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40%的二甲基亚砜是体外杀螨的最低有效浓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加入二甲基亚砜后,虫体收缩变形,活动加剧,经历一段时间的兴奋期后,虫体活动逐渐缓慢,颜色逐渐变淡,透明死亡。与临床常用10%和5%的硫磺乳相比,二甲基亚砜体外杀螨的效果优于硫磺乳(P<0.05)。结论二甲基亚砜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蠕形螨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触杀、神经毒、失水共同作用而使螨虫死亡。
- 赵亚娥郭娜张灵小
- 关键词:人体蠕形螨
- 桉叶油对两种蠕形螨的体外杀虫作用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观察桉叶油的体外杀螨效果。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法获取两种人体蠕形螨,随机分为5组,观察不同浓度下的桉叶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杀灭作用,并在Motic DMB5图像采集软件系统下记录加药后虫体的死亡过程。结果桉叶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均有明显的体外杀灭作用,对皮脂蠕形螨的杀虫效果优于毛囊蠕形螨。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及浓度的增加,蠕形螨死亡率增高。6.25%的桉叶油是杀灭人体蠕形螨的最低有效浓度,而12.5%的桉叶油是杀死人体蠕形螨的最适浓度。显微镜下动态观察发现,加药后蠕形螨的形态及活动度变化大多为先剧烈收缩,活动加强,后虫体松弛,活动减弱,直至死亡。结论桉叶油是一种低毒、经济、高效的杀螨药物。
- 赵亚娥郭娜李琛李小其
- 关键词: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桉叶油
- 薄荷油体外抗蠕形螨效果及杀螨机制被引量:16
- 2007年
- 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法获取2种人体蠕形螨,随机分组,观察不同浓度的薄荷油的杀虫效果,并在MoticDMB5图像采集软件系统下拍摄虫体在薄荷油作用下的虫体死亡过程。结果表明,薄荷油有很强的体外杀灭2种人体蠕形螨的作用,尤其对皮脂蠕形螨的杀灭作用显著。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蠕形螨死亡率增高。12.5%、3.125%分别是薄荷油体外杀灭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的最适杀螨浓度。薄荷油作用于蠕形螨,可见虫体收缩扭动,活动加剧,消化管剧烈收缩,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体壁均有渗出物外溢。虫体表现为兴奋—痉挛—失水—松弛—死亡的典型症状。薄荷油对人体蠕形螨的杀灭机制主要通过神经毒性和直接毒杀作用,造成虫体破裂脱水而死亡。薄荷油是一种极具开发潜能的高效的天然杀螨药。
- 赵亚娥郭娜
- 关键词:人体蠕形螨薄荷油杀虫机制
- 艾叶精油对离体蠕形螨的杀灭作用与机制探讨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通过观察艾叶精油对离体蠕形螨的杀灭作用,探讨其杀虫机制。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法获取人体蠕形螨,利用Motic图像采集软件系统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艾叶精油对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的杀螨率和虫体变化情况。结果艾叶精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虫体形态及活动度均发生了兴奋-痉挛-松弛-死亡的典型变化。浓度为100%的艾叶精油1h可杀灭全部蠕形螨。随着药物浓度的降低,杀螨率也逐渐降低。12.5%艾叶精油是杀灭人体蠕形螨的最适有效浓度。对比观察发现艾叶精油对皮脂蠕形螨的杀螨率明显高于毛囊蠕形螨。结论艾叶精油可作为一种天然高效的杀螨药物,其杀螨机制推测主要作用于螨虫的神经肌肉系统,引起虫体剧烈的痉挛收缩后松弛死亡。
- 赵亚娥郭娜穆鑫吴昌睿卢朝晖
- 关键词: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
- 两种人体蠕形螨各期形态结构的比较与动态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比较两种人体蠕形螨的各期形态结构特征以及活动性。方法采用挤压涂片法和透明胶纸粘贴法获取蠕形螨,在数码显微镜MoticDMB5软件系统下动态观察,然后进行拍摄和测量。结果对两种人体蠕形螨发育过程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和活动性进行了动态展示和描述。对比观察发现两种人体蠕形螨发育过程基本相似,均有卵、幼虫(3对足)、若虫(4对足)和成虫4期。由于毛囊蠕形螨若虫期有一次蜕皮,将其又分为前若虫和(后)若虫两期,前若虫较(后)若虫短,基节骨突不清。两种蠕形螨各期形态差异均较大,其活动性除虫卵外,各期均可见足和颚体活动,室温较高时(20℃以上)虫体运动活跃,移动明显。两种蠕形螨成虫末体变异也较大。另外,首次在水镜下拍摄到毛囊蠕形螨雌虫肛道(门)。结论两种人体蠕形螨均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期,各期形态结构差异明显,易于鉴别;幼虫、若虫和成虫均具有明显的活动能力。两种人体蠕形螨似有亚种存在。
- 赵亚娥郭娜李琛卢朝晖
- 关键词: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活动性
- 艾叶粗提物体外杀螨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探索艾叶粗提物对人体毛囊蠕形螨的体外杀螨效果。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自受检者面部获取毛囊蠕形螨,按批随机编号,随机分为醇提物、水提物及对照组,分别于4、8和12 h观察虫体死亡情况。结果3种醇提艾叶粗提物中,60%醇提物4、8和12 h杀螨率普遍高于70%醇提物和80%醇提物;60%醇提物的4种浓度中,2 mg/ml醇提物杀螨率与3 mg/ml醇提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2 mg/ml醇提物杀螨率优于1和0.5 mg/ml醇提物,且杀螨率均在72.12%以上。对比观察艾叶、百部醇提物与水提物的杀螨率,艾叶均显著高于百部;艾叶醇提物杀螨率明显高于水提物。结论艾叶醇提物和艾叶水提物均有明显的杀螨作用,且前者优于后者;醇提艾叶采用60%乙醇提取,杀螨浓度以2 mg/ml效果最佳;艾叶粗提物的杀螨效果优于百部。
- 赵亚娥冯立平石娟郭娜李琛黄传江
- 关键词:毛囊蠕形螨
- 毛囊蠕形螨的发育形态观察和存活适温范围研究被引量:15
- 2005年
- 采用挤压涂片法或透明胶纸粘贴法获取毛囊蠕形螨,在数码显微镜Motic DM B5软件系统下进行动态观察、拍摄和测量;然后对离体蠕形螨按批随机分组,观察不同温度下虫体的存活时间和活动力.结果系统地展示了毛囊蠕形螨发育过程各个时期的动态照片,发现毛囊蠕形螨的前若虫期有足4对,若虫期具有活动能力.离体实验表明,毛囊蠕形螨耐低温而不耐高温;存活适温范围在8~30℃之间,发育适温范围在20~30℃之间,发育最适温度为25~26℃;0℃以下或37℃以上温度对蠕形螨生存不利,54℃为致死温度,58℃为有效灭螨温度.这一研究结果为蠕形螨的体外培养和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 赵亚娥郭娜郑鑫杨世峰张明鑫张灵敏吴开杰
- 关键词:毛囊蠕形螨存活时间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