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昌福
作品数: 18被引量:14H指数:2
  • 所属机构:黑河学院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黑河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相关作者

林艳
作品数:94被引量:47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上市公司 农村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企业
刘君
作品数:34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黑河学院
研究主题:教学模式 高等数学 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 计算器
彭传勇
作品数:25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外蒙古 俄侨 中东铁路 中国学 学者
成榕
作品数:95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黑河学院
研究主题:中俄 经管类专业 跨境 电商 思维方式
孙书春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财务 政府行为 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工作 高校内部管理
'十三五'规划应为转型发展科学布局--以黑河学院为例
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基于新建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科学制定并实施"十三五"规划,做好学校未来发展的顶...
贯昌福许海深张柏琴
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2015年
自2003年中央决定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活力明显释放,经济增速整体加快。但自2013年起,由于受外部环境影响及自身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等因素制约,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同时,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发展重化工业又面临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制。根据世界发展趋势,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总体在进步,但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黑龙江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应跟上时代步伐,在结构、技术、配置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贯昌福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对现代会计几个技术问题的思考
1996年
对现代会计几个技术问题的思考林艳,贯昌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知识更新步幅逐渐加快。在会计工作方面,会计制度和核算技术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而不断修正、完善、更新。本文根据当前形势的需求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几个会计核算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点看法。...
林艳贯昌福
关键词:会计企业
边疆高校师资培训体系建设与思考——以黑河学院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边疆高校在人才引进中处于劣势,培训成为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培训的基本方针是一体两翼,以基本管理体制为主,国内外双向培训,形成四位一体的培训体系。
贯昌福刘君
关键词:边疆高校师资培训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模式初探
贯昌福
黑龙江省农村土地经营改革路径探析
2013年
转变农村土地经营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对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对黑龙江农村土地经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剖析,黑龙江省农村土地经营改革可走以下之路:小农经营与规模经营相结合,提高土地产出率,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实现经营方式转移,并取得国家财政支持。
贯昌福
如何优化地方学校创业教育体系
2012年
地方学校实施创业教育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黑河学院为构筑和发挥创业新优势,引入创业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建立了包含目标、课程、保障条件等内容在内的创业教育体系。实践证明,只有地方学校创业教育体系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一。
贯昌福车永宏
关键词:创业教育
黑河市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被引量:4
2013年
近年来,黑河以"中俄文化大集"为平台,使官方对俄文化交流进入常态化、规范化;以黑河龙江国际文化展览有限公司的成立为契机,使民间对俄文化交流实现跨越升级;以黑河学院为龙头,使对俄教育交流确立了"桥头堡"和"枢纽站"地位。黑河对俄文化交流存在明显须解决的问题:对俄文化交流仍处于实践与探索中,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对俄文化交流的领域广泛,但发展不均衡,一些领域须加快发展。为了加快推进黑河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工作,黑河应采取如下举措:创办高峰发展论坛、加大对俄研究力度、加强图书馆建设。
贯昌福彭传勇
关键词:文化
黑龙江省农村土地经营改革基础及优势分析
2012年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必须立足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立足于农业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上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全球化经济趋势的加强,农村土地经营制度亟需现代化思路加以诠释。文章以我国农业大省之一——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试通过对农村土地改革的基础条件、优势资本的剖析,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寻求方案。
贯昌福
对俄远东农业开发展望及建议被引量:4
2006年
对俄远东农业开发是实施农业国际化经营,促进两国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优化配置,实现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集约化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但受国情和政策等因素影响,对俄农业开发也存在着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对俄农业开发在依托市场力量的同时,应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必要扶持,既要注意解决开发中的具体问题,更要从战略和长远的高度规划发展问题,使对俄农业开发成为规模和效益并举的可持续开发。
贯昌福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