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子强
作品数: 60被引量:356H指数:11
  • 所属机构:江西省科学院
  • 所在地区:江西省 南昌市
  • 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熊继海
作品数:159被引量:368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省科学院
研究主题:玻璃盖板 粒子动力学 猪场废水 厌氧反应器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
桂双林
作品数:169被引量:379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西省科学院
研究主题:污水 硝化 污水处理装置 稀土冶炼 反渗透
王顺发
作品数:43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省科学院
研究主题:农村生活污水 三相分离器 人工湿地 潜流 循环利用
江成
作品数:55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科学院
研究主题:基质 虹吸式 生物陶粒 充氧 人工湿地
付嘉琦
作品数:110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科学院
研究主题:污水 污水处理装置 硝化 厌氧发酵 污水流量
土法炼锌区土壤-白菜系统中重金属的化学调控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采用苗圃盆栽试验,用腐殖质、EDTA、不同量的石灰等对赫章土法炼锌区的污染土壤进行处理。测定了基质的化学特性、重金属的DTPA提取态含量,并观察了白菜生长特性及其对重金属累积特性。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处理,土壤速效磷由0.5mg/kg增加到10 mg/kg,土壤中Pb、Zn和Cd的DTPA提取态分别降低了83.9%、23.1%和79.4%;白菜中Pb、Zn和Cd的含量分别减少97.2%、94.7%和89.4%;白菜生物量增加了5.97倍。土法炼锌区影响白菜生长主要土壤因子是pH值和速效磷,白菜中的Cd、Pb与土壤DTPA提取态的Cd、Pb呈显著正相关。在土法炼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施加石灰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改良措施。
敖子强瞿丽雅林文杰邢军肖唐付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重金属累积白菜
典型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碱(土)金属转化特性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进行鄱阳湖典型水生植物管式炉热解试验,联用便携红外分析仪、煤气分析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分析了恒温热解焦中碱(土)金属的含量及其在热解过程中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凤眼莲对生活污水中的碱(土)金属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水生植物的恒温热解过程主要为一次反应,CO、CO2和CH4的体积分数达到最大的时间在60 s左右,而H2在100 s左右。水生植物热解过程中,Na的析出率最高,其次是K,然后是Ca和Mg;凤眼莲中K主要以无机盐形式存在,在热解反应后期以无机盐分解挥发析出,析出率最高达75%左右。
石金明谢运生席细平敖子强龚媛媛
关键词:热解
一种虹吸式生态塘
一种虹吸式生态塘,包括由塘坝(1)、塘坝外侧排水沟渠、虹吸管(4)、基质围坝外侧(2)和内侧(3)、围坝基质构筑体(5)、围坝表面植物(6)、椭圆形人工浮岛(7)、浮岛基质层(8)以及浮岛表面植物(9)。本发明虹吸式生态...
江成熊继海吴九九桂双林敖子强
赣西北土龙山金矿废弃地土壤污染及生态修复被引量:8
2015年
赣西北土龙山由于金矿的开采导致植被破坏、表土剥离,废渣堆积形成大量的废弃地,水土流失严重,废弃地污染物的迁移扩散易导致更大范围的污染,金矿开采停止后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显得尤为必要。土龙山金矿废弃地污染物主要是存在于尾矿废渣中的氰化物和重金属砷、镉等,植物生长需要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缺乏。目前主要采取2种措施修复生态,重建植被防止尾矿废渣的流失。根据尾矿废渣的限制因子因地制宜选用耐性植物进行植被重建,经过三年的观察,筛选出巨菌草和五节芒做为金矿废弃地植被重建的首选品种。
敖子强张杰桂双林彭桂群熊继海王歆
关键词: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植被重建
防止土法炼锌废渣充填场地重金属污染复垦技术被引量:6
2009年
黔西北赫章县炼锌造成大量的废弃地,土地复垦成为当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大面积的土地复垦提供基础数据,在平整的废渣堆上用0、25和50kg/m2的碱石灰做隔离层,然后在隔离层上覆以30、45和60cm的非污染区土壤,共9个处理;选用当地的主要农作物红豆、白菜、玉米和马铃薯进行试验。通过近2 a对红豆、白菜、玉米和马铃薯可食部分和复垦土壤的重金属进行One-WayANOVA(LSD)分析和富集系数比较得出碱石灰隔离层降低了农作物可食部分的重金属含量;玉米是对重金属富集系数最小的农作物,适合作为土地复垦的首选农作物,而白菜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最大,不适合在炼锌区复垦土壤种植;经济有效的碱石灰隔离层厚度为25kg/m,复垦土壤的厚度为30cm。
敖子强严重玲林文杰瞿丽雅刘景春关昕昕吴桂容
关键词:土地复垦重金属
鄱阳湖滨湖区多季相Landsat 8 OLI数据遴选及其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分类提取被引量:6
2017年
鄱阳湖滨湖地区是中国南方内陆浅水型湖泊滨岸带与红壤丘陵交错的典型区域。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为例,在ENVI遥感平台的支持下,利用2014年多季相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数据资料,通过实地土地利用/覆被调查与地物光谱分离度分析进行遥感数据遴选,对优选数据采用马氏距离(MD)法、最大似然(ML)分类器、人工神经网络(ANN)分类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光谱信息散度(SID)分类器、波谱角分类器(SAM)等8种监督分类方法进行监督分类。在先验知识和野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总体分类精度、混淆矩阵和Kappa系数对几种分类器的精度进行评价和比较。并针对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问题探究几种遥感分类方法的优劣,挑选最适用遥感分类方法。结果表明:在鄱阳湖滨湖地区,各季节影像中地表光谱可分性在8月达到最佳值,期间所获取是优选数据,有利于遥感分类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法(SVM)具有较好的的分类效果和分类精度,总体分类精度>96%,Kappa系数>0.94。总体上讲,SVM分类器的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都要优于其他分类器,相比之下7-10月获取的影像更适合于鄱阳湖滨湖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的遥感识别和提取。通过遥感数据最优遴选,并结合优选遥感分类器,可以显著提高鄱阳湖滨湖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提取效率和遥感高精度分类的总体精度,有助于提升该地区大范围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宏观监测的可靠性和精准度。
张杰敖子强吴永明杨春燕邓觅
关键词:红壤丘陵区遥感分类
鄱阳湖湿地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魏国汶吴永明徐力刚王小玲潘继征高柱石金明姚忠敖子强张杰
该项目属环境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属于社会公益类。鄱阳湖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湿地植物是鄱阳湖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维持、降解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
关键词:
关键词:复合生态系统
鄱阳湖区域农村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熊继海王顺发魏源送吴九九田先锋江成敖子强桂双林付嘉琦罗成龙文震林
《鄱阳湖区域农村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属于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领域,为2013年江西省重大科技项目。该项目依托前期承担的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C500242)《生态节能型农村生活污水处...
关键词: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
3种茄科入侵植物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及气候适生性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究喀西茄(Solanum khasianum)、牛茄子(Solanum capsicoides)和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3种茄科入侵植物在我国的分布格局及其主要气候环境影响因子,为3种茄科入侵植物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获取3种茄科入侵植物在我国的已知分布点,结合生物环境空间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其在我国的3 km×3 km分辨率适生性空间分布概率,并分析3种茄科入侵植物地理分布的空间重叠特征及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气候环境因子。【结果】喀西茄、牛茄子和曼陀罗3种茄科入侵植物在我国的入侵分布区广泛,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0.09%、25.69%和62.49%,但地理分布存在明显空间分异和局部空间重叠。其中,曼陀罗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区均有其适生区,而喀西茄和牛茄子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喀西茄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西南云贵高原,是其入侵的重灾区,尤其是云南、广西、贵州及其周边的省份;牛茄子分布范围较喀西茄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适生性自南向北逐渐减弱。【结论】我国西南地区是喀西茄和牛茄子入侵的集中适生区和重灾区。3种茄科植物在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均有气候适宜重叠区,是入侵茄科植物的未来重点防疫区。
张杰张旸李敏敖子强杨春燕
关键词:曼陀罗入侵植物潜在地理分布最大熵模型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在中国的适生性及其潜在地理分布模拟预测被引量:13
2017年
利用181个地理分布调查数据,基于Arc GIS对中华猕猴桃的目前分布进行空间重建,利用Max Ent生态位模型对中华猕猴桃在中国的适生性及其未来气候变化下潜在可扩散地理范围进行了模拟与预测,分析中华猕猴桃在中国的适生性和扩散潜力及其空间格局,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预测中华猕猴桃当代及未来至2050年适生区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当前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23°―35°N之间和102°E以东的中亚热带山地丘陵区,如秦岭―大巴山、云贵高原、罗霄山脉―南岭和武夷山脉等地区。中华猕猴桃在当前气候条件下适生区总面积为2 382 381 km2,占中国版图的25.19%,在中等温室气体排放(RCP4.5)情景下预测至2050年,适生区总面积相对当前气候情景略有减少,但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强烈。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变暖影响下,中华猕猴桃潜在适生区具有向北或高纬度地区迁移的趋势。
张杰敖子强吴永明杨春燕李敏
关键词:中华猕猴桃适生性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