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龙友
-

-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相关作者
- 于东明

- 作品数:120被引量:346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脑出血 超声心动图 心肺复苏 脑钠素 左心室功能
- 刘易新

- 作品数:28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心脏协会 华法林 冠心病患者 心房颤动 静脉注射治疗
- 李建国

- 作品数:58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脑出血 脑出血患者 急诊 重症脑出血 预后
- 马剡芳

- 作品数:33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
- 研究主题:卒中 院前诊断 院前 信度 急性脑卒中
- 刘玄重

- 作品数:32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冠状动脉 病例报告 健康
-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重症脑血管病急性期感染和预后的影响
- 目的研究探讨预防应用头孢呋辛钠联合甲硝唑对重症脑血管病急性期感染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65例发病时间在24小时内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早期给予头孢呋辛钠3.0静脉滴注每日2次,联合...
- 王强马剡芳左鹰李建国刘易新张龙友于东明
-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血浆脑钠素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进行心功能检查及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测定,观察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心脏左心室功能(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LVF)的变化及其与血浆BNP的关系,并探讨其机制,为防治急性SAH所致心脏损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发病24h内经临床和头颅CT检查确诊的急性SAH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既往无心脏病史,并除外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心脏并发症。选择性别和年龄匹配的2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以上各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抽血检测血浆BNP,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急性SAH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相对室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急性SAH组每搏排出量(SV)、每分心排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均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3.46±11.33vs52.67±12.46,P<0.01;3.02±1.33vs3.87±1.33,P<0.05;1.75±0.76vs2.37±0.81,P<0.05);③急性SAH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6.95±9.36vs67.71±8.02,P<0.01)。急性SAH组E峰最大速度/A峰最大速度比值(E/A)均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4±0.48vs1.47±0.23,P<0.01);④急性SAH组血浆BNP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62.30,11.44~120.08vs1.90,0.15~21.50,P<0.01)。结论急性SAH可引起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下降;急性SAH发病后血浆BNP浓度升高,可能与急性SAH本身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 张龙友李春盛于东明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左心室功能脑钠素
- 胸闷伴血性胸水为始发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报告
- 2005年
- 患者,男,48岁,因"间断胸闷、憋气5小时"于2004年9月30日来我院急诊.患者5小时前,在家洗澡时突感前胸及后背部胸闷、憋气明显,伴大汗,无胸痛,吸气后症状加重,每次持续约5~6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无晕厥、抽搐、无恶心、呕吐.自发病起,上述症状频繁发作,持续不断,呈进行性加重,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无头晕及肢体活动障碍,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最高160/100mmHg,平时140/90mmHg,服用复降片;血脂紊乱.
- 张龙友于东明高忠林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报告血性胸水胸闷肢体活动障碍症状加重
- 急性脑血管病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血浆脑钠素的关系
- 目的: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进行心功能检查及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测定,观察急性脑血管病(Acutecerebrovascula...
- 张龙友
- 关键词:脑血管病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功能血浆脑钠素
- 28例肝素膜支架的临床分析
- 1999年
- 为评价肝素膜支架对防止急性/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其对远期再狭窄的影响,对28 例病人的32 个靶病变置入肝素膜支架。结果手术成功率100 % ,术后无1 例急性/ 亚急性血栓形成,术后随访6 ~24 月,5 例复发心绞痛(17 .9 % ) ,3 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再狭窄,无死亡病例。结果提示:肝素膜支架对于防止急性/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是有效的,但不能降低远期再狭窄率。
- 吴其明刘玄重郄永安宋柯张龙友胡宏宇宋毓青
-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重症脑卒中急性期感染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预防应用抗生素对重症脑卒中急性期感染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165例病程24 h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早期给予头孢呋辛钠3 g、甲硝唑0.5 g静脉滴注,每日2次,或莫西沙星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监测体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胸片变化,主要终点为急诊期间感染,次要终点为急诊死亡和急性期预后。结果试验组感染率(P=0.58)、感染确诊时间(P=0.74)、急诊死亡率(P=1.00)和平均死亡时间(P=0.84)、体温(P=0.99)、CRP(P=0.37)、白细胞计数(P=0.5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P=0.31)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P=0.28)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预防应用抗生素不能降低急性脑血管感染率及严重程度,也不改善急性期预后。
- 王强马剡芳左鹰李建国刘易新张龙友于东明
- 关键词:脑卒中预防性抗生素
- 提高病案质量从源头抓起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探索提高病案质量的最佳方法。方法以检查分析为主,促提高病案质量,从源头抓影响病案质量的因素。结果以检查为主的方法难以提高病案质量,病案质量好坏受源头因素的限制。结论提高病案质量应从源头抓起。
- 李恬张龙友
- 关键词:病案质量影响因素
- 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静止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调查静止性脑梗死(silent brain infarction,SBI)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患病率,分析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与SBI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9月-2019年6月既往无明确神经系统疾病的体检者,收集人口学信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血管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及生化检查(包括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资料。影像学医师采用盲法评价头颅MRI,判断是否存在SBI。按照是否存在高血压和HHcy分为正常、单纯高血压、单纯HHcy、高血压合并HHcy 4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HHcy与SBI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577名受试者,平均年龄52.0±10.4岁,女性252名(43.7%)。SBI患病率为8.8%(51/577),高血压、HHcy的患病率分别为20.5%(118/577)和27.6%(159/577),高血压合并HHcy的患病率为8.3%(48/577)。单因素分析显示,单纯HHcy(OR 3.72,95%CI 1.69~8.18,P=0.002),单纯高血压(OR 5.88,95%CI 2.59~13.3,P<0.001),高血压合并HHcy(OR 7.66,95%CI 3.20~18.3,P<0.001)均增加SBI风险。校正混杂因素后,单纯HHcy(OR 2.55,95%CI 1.06~6.11,P=0.036),单纯高血压(OR 3.97,95%CI 1.68~9.43,P=0.001),高血压合并HHcy(OR 3.64,95%CI 1.31~10.1,P=0.013)也均与SBI风险升高有关。单因素分析中高血压和HHcy存在交互作用(P<0.001);在多因素分析中,高血压和HHcy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29,95%CI 0.08~1.09,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人群中,SBI是一种常见头部影像学改变,高血压和HHcy均与SBI相关。
- 郑华光郑华光刘晓楠张蔚韡张龙友王瑞青孟庆颖刘亚欧王拥军
- 关键词:静止性脑梗死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妊娠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一、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性,33岁,妊娠8月,因心悸19小时于2004年11月10日来我院急诊.患者既往无心脏病史.入院查体:BP90/60mmHg,神清,双肺未闻啰音,心界不大,HR160次/分,腹部无压痛,膨隆.
- 高忠林张龙友于东明
-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例分析妊娠合并ECG检查室上速监护室
- 不同年龄组急性腹痛患者实验室诊断的临床研究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急性腹痛患者进行实验室诊断的情况。方法将206例急性腹痛患者分为<65岁组与≥65岁组,所有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时进行0~6项实验室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进行实验室诊断的差异。结果①206例中分别有134例(65%)和75例(36.4%)患者接受了血常规和血清淀粉酶检查,其中<65岁组分别有78例(53.8%)和51例(35.2%),≥65岁组分别有56例(91.8%)和24例(39.3%),前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后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206例中有110例患者接受了腹部B超检查(53.4%),其中<65岁组有62例(42.8%),≥65岁组有48例(78.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③<65岁组有52例患者(35.8%)接受3次以上的检查,而≥65岁组有38例(62.3%)患者接受3次以上的检查,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对急性腹痛患者,应予充分重视,除仔细询问病史及认真查体外,进行实验室诊断尤为重要,可避免误诊漏诊及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 张龙友于东明
- 关键词:急性腹痛血清淀粉酶腹部X线片腹部B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