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沛泉
作品数: 51被引量:142H指数:8
  • 所属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国桥
作品数:78被引量:315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疟疾 青蒿素 青蒿琥酯 恶性疟 药物疗法
符林春
作品数:301被引量:1,306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艾滋病 猴免疫缺陷病毒 疟疾 青蒿琥酯 青蒿素
郭兴伯
作品数:95被引量:569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疟疾 青蒿素 青蒿琥酯 恶性疟 药理学
简华香
作品数:20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疟疾 青蒿琥酯 青蒿素 恶性疟原虫 药物疗法
宋健平
作品数:92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青蒿素 哌喹 疟疾 青蒿 用药物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相关基因pfcrt多态性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是否与pfcrt基因中的关键性点突变有关。方法对45份采自海南省恶性疟患者血样,采用套式PCR法分别扩增pfcrt基因中含有第76位和220位氨基酸的多态性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突变位点。结果45个样本中,pfcrt基因发生K76T点突变的样本有28个,其中20个是抗性株,8个是敏感株;全部样本的pfcrt基因第220位氨基酸均发生A220S点突变。结论我国海南株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与发生在pfcrt基因中的K76T点突变有一定的关联。
宋杰江钢锋陈沛泉
关键词:疟原虫恶性氯喹抗性
7-氯-4-[4’-(7”-氯喹-4”-基)哌嗪-1’-基]喹啉及其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是磷酸哌喹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之一,其名称为7-氯-4-[4’-(7”-氯喹-4”-基)哌嗪-1’-基]喹啉,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本发明化合物具有抑制疟原虫裂殖体发育和恶性疟原虫生长的作...
宓穗卿刘昌辉陈沛泉黄小桃王宁生
文献传递
双氢青蒿素对恶性疟原虫有性生殖期的影响被引量:8
1999年
18 例带配子体的恶性疟患者随机分为2 组: 双氢青蒿素组10 例, 口服5 d 疗程总量360 mg ; 奎宁组8 例, 口服7 d 疗程总量10 500 mg 。全部患者每天涂血片计算配子体密度, 于给药当天(D0) , 药后4 、7 、10 、14 、21 和28 d (D4 、D7 、D10 、D14 、D21 、和D28) 取血作大劣按蚊感染试验。患者血中配子体转阴时间, 双氢青蒿素组为21 .8 ±5 .2 d ; 奎宁组为31 .5 ±8 .7 d 。按蚊感染试验结果: 双氢青蒿素组有4 例在D0D4 、D7 、D10 、D14 均未能感染按蚊; 其余6 例于D0 、D4 、D7 、D10 、D14 、D21 按蚊感染阳性例数为6/6 、6/6 、6/6 、2/6 、0/6 和0/6 。奎宁组D0 、D4 、D7 、D10 、D14 、D21 和D28 按蚊感染阳性例数为4/8 、8/8 、8/8 、8/8 、8/8 、2/8 和0/8 。这表明双氢青蒿素5 d 总量360 mg 对恶性疟原虫有性生殖期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生理上未成熟的配子体, 可中断其发育。
陈沛泉郭兴伯李广谦王新华范梨盛王炳西简华香符林春李国桥
关键词:青蒿素青蒿琥酯疟疾
清肺祛瘀汤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寻找有效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通过观察病毒感染细胞所致的细胞病变(CPE)来评价药物在体外实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结果显示清肺祛瘀汤50%药物毒性浓度(TC50)为220mg/mL,在最大无毒浓度62.5mg/mL可以完全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
杨京华刘妮刘政陈沛泉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
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恶性疟原虫及混合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6
1999年
为了建立一种特异、敏感、简便的疟疾诊断方法,设计并合成两对针对恶性疟原虫(P.f.)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SSUrRNA)基因特异的引物,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恶性疟原虫SSUrRNA基因特定片段。利用该系统诊断云南及海南疟疾患者血样,并随机选取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鉴定。结果显示,恶性疟原虫模板均扩增出长度为205bp的特定基因片段,经T-载体克隆测序与恶性疟原虫SSUrRNA特定基因片段序列完全符合。该系统特异性强,除恶性疟原虫外,间日疟原虫(P.v.)、三日疟原虫(P.m.)、卵形疟原虫(P.o.)、正常人血DNA样本及空白对照均无此扩增带出现。该系统检测原虫的敏感度为1.5个原虫/μl,大大高于常规镜检。61份P.f.镜检阳性标本在进行PCR检测时亦均呈阳性,同时联合应用套式PCR扩增间日疟原虫SSUrRNA特定基因片段的检测系统,发现61例恶性疟病人中23例是P.f.和P.v.混合感染。该检测系统具有特异、敏感、稳定、简便的特点,对疟疾的诊断。
诸欣平刘强周蕾姜洪杰牛春陈沛泉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PCR疟疾
青蒿琥酯对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感染性影响的观察被引量:2
1993年
越南南方疟区15例携带恶性疟原虫配子体和无性体的患者分为A、B、C 3组,A组口服青蒿琥酯片5天总量600mg,B组口服青蒿琥酯片2天总量200mg,C组静脉注射青蒿琥酯5天总量360mg。给药前、后定时血检计算配子体密度,并取血离体感染大劣按蚊。配子体转阴时间,A组为15.4±5.0天,B组为20.6±4.8天,C组为20.3±4.0天。配子体失去感染性,A组D_7(给药后7天)2/5例、D_(14)5/5例;B组D_70/5例、D_(14)1/5例、D_(21)5/5例;C组D_70/5例、D_(14)2/4例、D_(21)3/3例。研究结果表明口服青蒿琥酯5天总量600mg对清除恶性疟原虫配子体血症及抑制配子体的感染性有明显影响。
陈沛泉李国桥简华香张跃荣符林春郑金影范梨盛阮氏杜
关键词:青蒿琥酯片疟疾疟原虫配子体
青蒿素、哌喹、磷酸哌喹抗性系杀虫速度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青蒿素、哌喹、磷酸哌喹抗性系与其敏感株在杀虫速度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WHO 48h杀虫速度实验方法对已培育出的抗性虫系与敏感株进行杀虫速度实验,观察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具有轻度抗性的青蒿素抗性系与其敏感株在杀虫速度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中度抗性的哌喹、重度抗性的磷酸哌喹与其敏感株在杀虫速度方面则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抗性系与敏感株在杀虫速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郑绍琴高岩陈颖陈沛泉宋健平
关键词:青蒿素哌喹磷酸哌喹抗药性
海南省东方市恶性疟原虫对双氢青蒿素复方组分敏感性的体外检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检测海南省东方市恶性疟原虫对双氢青蒿素复方组分双氢青蒿素(DHA)和磷酸哌喹(PQ)的敏感性。[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体外微量法。[结果]2001年和2004年分别对61例和28例患者检测DHA敏感性,均敏感,IC50分别为6.84 nmol/L和5.67 nmol/L,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35 nmol/L和39 nmol/L;分别对75例和29例患者检测PQ敏感性,抗性率分别为22.67%和17.24%,IC50分别为274nmol/L和317nmol/L,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1 220nmol/L和1 269 nmol/L。[结论]当地恶性疟原虫对DHA是敏感的,对PQ的敏感性有所恢复。
刘莱莱陈沛泉欧凤珍符崇威
关键词:疟疾疟原虫恶性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疟的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
李国桥郭兴伯符林春陈沛泉简华香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包括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蒿甲醚等,简称青蒿素类药)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的新型抗疟药,是世界抗疟药史上继奎宁之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项目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对青蒿琥酯、青蒿素栓、双氢青蒿素和蒿甲醚等4个一...
关键词:
关键词:青蒿素衍生物抗疟药
海南岛恶性疟对喹哌敏感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1992年
1984~1988年在海南岛西部和南部地区就恶性疟喹哌的敏感性进行观察,用磷酸喹哌标准疗程治疗恶性疟患者,追踪观察167例。结果表明,1986年这些地区都发现了一级抗性病例,但80~90%仍属敏感。1988年,东方、三亚两地抗性的比例和抗性程度都显著增加,是目前海南岛疟疾防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符林春张俊才符永新陈沛泉卞维秀郭兴伯
关键词:疟疾磷酸喹哌疟原虫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