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敏忠
作品数: 23被引量:224H指数:10
  • 所属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柴荣耀
作品数:151被引量:786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稻瘟病菌 水稻 稻瘟病 菌株 稻曲病菌
张庆生
作品数:7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稻瘟病菌 稻瘟病 交配型 有性态
沈瑛
作品数:58被引量:61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稻瘟病菌 水稻 稻瘟病 稻瘟菌 交配型
袁筱萍
作品数:95被引量:826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稻瘟病 白叶枯病 稻瘟病菌 微卫星标记
朱培良
作品数:32被引量:280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稻瘟病 稻瘟病菌 白叶枯病 抗病性
变色稻谷寄藏的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研究被引量:19
1991年
1987~1988年我们从全国17个省市采集的220份变色稻谷样品中,共分离得真菌21属,其中以交链孢属(Alternaria sp.)、弯孢霉属(Curvularia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及青霉属(Penicillium sp)的检出频率高,分布地区广,为优势真菌。我国各稻区变色稻谷上的真菌种类大致相同,但检出率有所不同。由变色稻谷分离的19种主要真菌,于水稻开花期进行人工喷雾接种,均能产生大量的变色稻谷,但发病程度和表现症状,因真菌种类不同而有一定差异。
柴荣耀金敏忠张庆生
关键词:水稻寄藏真菌
谷米变色防治研究进展
1995年
谷米变色防治研究进展郜海燕,金敏忠,曹若彬(浙江省农科院杭州310021)(浙江农业大学杭州310029)由真菌引起的稻谷(米)变色是世界性的病害。以菲律宾、印尼、泰国、文莱、越南、斯里兰卡、尼日利亚、新西兰、巴西、智利等国发生较普遍;70年代曾在日...
郜海燕金敏忠曹若彬
关键词:稻谷水稻病害
水稻不同类型品种上的稻瘟病菌群体小种的演变被引量:14
1999年
根据1995-1998年浙江省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选择适当的病菌和品种互作组合,通过继代接种实验模拟研究水稻不同类型品种上的稻瘟病菌演变。结果表明,浙江省稻区稻瘟病菌群体组成复杂,籼、粳稻品种上的稻瘟病菌类型存在较大差异,稻瘟病菌和水稻品种继代互作后不同品种上病菌群体中小种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多数品种上菌系组成出现了小种优势,不同类型品种上发生的优势小种差异是导致田间病菌群体组成时常变化的根本原因。上述研究对于品种的合理推广应用和抗病性丧失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柴荣耀杜新法毛雪琴孙国昌陶荣祥金敏忠
关键词:稻瘟病菌水稻品种
浙江太湖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及毒性分析被引量:6
1998年
】1991~1996年,从浙江太湖稻区8个县(市)的稻瘟病标样中分离到488个有效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品种鉴定,共鉴定出7群18个小种。其中,ZD,ZA,ZE群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分别为39.34%,27.25%和24.80%,优势小种为ZD3,ZE3,ZA49,ZD1。主栽品种上的小种组成较为复杂,但主要小种与整个稻区的优势小种基本一致,小种与品种之间存在着特定的亲和性关系。病菌对该稻区已被更换或正在被更换的品种的毒力频率较高,对新育成和推广的秀水17、秀水93-63等品种的毒力较弱。病菌小种类型和结构随着栽培品种的更换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反映了病原菌与寄主品种的协同进化关系。
柴荣耀金敏忠
关键词:稻瘟病菌小种毒性生理变化
中国稻瘟病的群体遗传研究
沈瑛金敏忠朱培良柴荣耀袁筱萍
稻瘟病是中国各稻区分布最广的严重病害之一。实践证明,选用抗病良种是稻瘟病综合防治的一项经济有效措施。然而,一些抗病品种经推广3、5年后渐趋感病。由于人们对该病菌的遗传背景及小种产生的机理不明,致使抗病育种工作难以采取相应...
关键词:
关键词:稻瘟病菌株抗病性植物病害防治
弯孢菌(Curvularia)对大、小麦致病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1991年
弯孢菌属半知菌类,是一种常见的寄生兼营腐生的真菌,近年作者研究表明,它是引起田间稻谷(米)变色的重要病原菌,也是稻谷(米)贮藏期的主要致病真菌。弯孢菌除能侵染水稻外,还对高粱、玉米、番茄、辣椒、香蕉、唐菖蒲等多种作物及花卉具有致病性,甚至可引起严重的病害。
金敏忠柴荣耀张庆生
关键词:弯孢菌大麦小麦
水稻黑粒米症状与病原研究初报被引量:12
1994年
水稻黑粒米是由弯孢霉属真菌引起的一种水稻生育后期的重要病害,影响稻米品质和稻谷产量,作者从我国主要产稻省稻田采集的变色谷样品上,分离到大量弯孢霉,并鉴定出13个种。水稻及禾本科杂草的下部枯黄叶上均带有较多的弯孢霉孢子,禾本科杂草带菌远较水稻为多。水稻穗期稻谷上弯孢霉的平均检出率早稻为17.2%,晚稻为4O.2%。可用70%代森锰锌(WP)等药进行防治。
金敏忠柴荣耀张庆生林文彩
关键词:水稻症状病原菌
我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进展被引量:32
1990年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研究证实稻瘟病菌存在致病性不同的生理小种,以及掌握小种的区系分布及其变化,是保证水稻栽培品种保持抗病性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国内外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工作极为重视。我国于50年代开始,沈阳农学院(1956—1957)、福建省农科所(1959)、台湾省(1957—1963)、吉林省农科院(1963—1965)、湖南农学院(1965)
金敏忠柴荣耀
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水稻
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初步研究被引量:17
1989年
本文首次报道用来自我国10个省市(区)水稻的52个稻瘟病菌株与国际水稻所提供的4个标准菌株进行杂交,在培养基上形成了有性世代(产生子囊壳)。有性世代形成能力于菌株之间有很大差异,而了囊壳的产生和数量与配对标准菌株的交配型有关。同时还发现,供试菌株中存在着两种交配型(即A和a),但极大多数的菌株为交配型A,仅其中1个来自云南的菌株为交配型a。
沈瑛袁筱萍金敏忠柴荣耀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有性世代病菌
浙江太湖稻区稻瘟病菌流行小种及群体毒性分析被引量:3
1995年
1991~1993年从浙江太湖稻区采集、分离406个水稻稻瘟菌单孢株,鉴定出7群15个小种,其中中A49、中D1、中D3、中E1、中E3及中G1为主要流行小种。供试稻瘟病菌对Pi-ks、Pi-a、Pi-k、Pi-km、Pi-z、Pi-ta、Pi-ta2及Pi-t等8个抗病基因具有较强的毒性,毒性菌株广泛分布于各县(市)。Pi-i、Pi-kp、Pi-kh、Pi-zt及Pi~b等5个抗病基因对多数菌株仍显示抗性,侵染这些基因的毒性菌株在部分县(市)尚未测到或分布数量较少,因此在生产和抗病育种上尚有利用价值。
柴荣耀金敏忠
关键词:稻瘟病菌太湖稻区流行小种抗病基因毒性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