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鹤
-

-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
相关作者
- 唐海

- 作品数:237被引量:1,660H指数:2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骨密度
- 陈浩

- 作品数:117被引量:568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 骨质疏松
- 贾璞

- 作品数:95被引量:490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术后
- 冯飞

- 作品数:68被引量:354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棘突 跌倒风险 跌倒
- 包利

- 作品数:75被引量:325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棘突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 OSTA/OST筛选工具在男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 2012年
-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作为一种全身性骨病,不仅存在于绝经后妇女,也同样困扰着众多老年男性患者。据国外统计全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男性在50岁后会受到骨质疏松骨折的威胁,男性患者骨折主要发生在生命的后10年内,其过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
- 李超费琦杨鹤赵凡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筛检工具
- 维生素D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躯体功能、肌力和跌倒风险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评估普通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躯体功能、肌力及跌倒风险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40例60岁以上、可独立行走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普通维生素D组(钙800 mg+维生素D3800 IU/d)和活性维生素D组(钙800 mg+1,25双羟维生素D30.5μg/d);随访观察12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行简易躯体能力测试(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手持式测力仪(hand-held dynamometer,HHD)测试握力、跌倒效能量表评分(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及血钙、血磷、血肌酐检测;在干预前、干预12个月后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记录12个月跌倒次数、跌倒致骨折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普通维生素D组获得随访103例(男性17例,女性86例),活性维生素D组获得随访105例(男性18例,女性87例)。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SPPB评分[普通维生素D组(7.45±2.45)分vs.活性维生素D组(7.80±2.21分)]、握力[普通维生素D组(21.04±5.66)kg vs.活性维生素D组(21.96±6.12)kg]及MFES[普通维生素D组(7.09±1.62)分vs.活性维生素D组(7.19±1.63)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与普通维生素D组SPPB(8.01±2.45)分和MFES(7.38±1.61)分相比,活性维生素D组SPPB(9.33±2.18)分和MFES(8.42±1.63)分提高更明显(P<0.05)。干预12个月后,活性维生素D组腰椎BMD(0.790±0.105)g/cm2较干预前(0.756±0.107)g/cm2较干预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维生素D组腰椎及髋部BMD均无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维生素D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肌力及躯体能力,降低跌倒风险;活性维生素D改善躯体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效果更佳,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量。
- 冯飞陈浩张湛金贾璞包利杨鹤唐海
- 关键词:跌倒骨质疏松症
- 异丙酚对脓毒症小鼠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生成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明确异丙酚对脓毒症小鼠模型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生成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8~10周龄C57BL/6小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异丙酚组和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组,每组各10只。腹腔注射LPS建立脓毒症模型;异丙酚组小鼠腹腔注射异丙酚全身麻醉1 h;DNase组腹腔注射DNase维持1 h;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相同时间。PicoGreen荧光染料法检测4组小鼠血浆游离DNA(cf-DNA/NET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LPS组小鼠的cf-DNA/NETs、TLR-4、TNF-α和MPO水平分别为(921.23±27.14)ng/mL、(13.88±1.12)ng/mL、(10253.14±199.25)pg/mL、(135.67±9.87)milliunits/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6.54±11.83)、(2.21±0.29)ng/mL、(2924.68±25.53)pg/mL、(32.83±1.47)milliunits/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小鼠的cf-DNA/NETs、TLR-4、TNF-α和MPO水平[(611.55±35.17)ng/mL、(9.97±0.51)ng/mL、(6505.03±79.76)pg/mL、(87.77±6.06)milliunits/mL]较LPS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se组小鼠的TLR-4、TNF-α水平[(5.39±0.28)ng/mL、(4702.74±114.21)pg/m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se组小鼠的cf-DNA/NETs、MPO水平[(203.52±7.01)ng/mL,(41.89±3.84)milliunits/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对脓毒症小鼠模型NETs的生成和炎症因子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适用于脓毒症患者的临床麻醉。
- 杨鹤郑莉张晔佟家祺岳郅劼
- 关键词:脓毒症异丙酚炎症因子
- 老年患者25(OH)D、PTH与骨折的相关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了解骨科老年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与骨折的相关性。方法2011.8~2014.12我院骨科老年患者428名,72.47±6.19岁,其中骨折192名。测定血清25(OH)D和PTH,腰椎(L1-4)、全髋、股骨颈骨密度。比较骨折与非骨折组25(OH)D,PTH及骨密度的差异;分析25(OH)D、PTH各组骨折和骨密度的差异;分析25(OH)D和PTH、骨密度的相关性;用相对工作特征曲线(relat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 curve)分析25(OH)D对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骨折组与非骨折组相比,25(OH)D水平及全髋和股骨颈骨密度偏低。不同25(OH)D水平组骨折发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缺乏组骨折发生率较高。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缺乏组、不足组的骨密度偏低,PTH增高组骨密度也偏低。25(OH)D与PTH、腰椎(L1-4)、全髋、股骨颈BMD存在相关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529,不能以25(OH)D的水平预测骨折。结论骨科老年患者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者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对其应从补充维生素D、预防跌倒、提高骨质量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干预。
- 陈浩贾璞包利冯飞杨鹤唐海ZHU Fuqiang
- 关键词: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骨密度骨折
- 椎体成形术椎体后方渗漏的影像学比较研究
-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和椎体转移瘤(vertebral metastasis VM)椎体后方骨水泥渗...
- 陈浩杨鹤唐海
- 腰椎后路手术血液回收过程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产生与洗涤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手术术中血液回收(IBS)过程中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及NETs相关成分DNA、组蛋白和核小体的生成,以及自体血清洗程序是否可以清除NETs成分。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20例,术中使用自体血液回收。抽取术前外周静脉血(0期)、自体血回收罐中血(1期)和洗涤后回输前的自体血(2期)的血液样本。检测样本中NETs相关成分DNA、核小体、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与术前外周静脉血(DNA:21.92±24.87 ng/ml,核小体0.03±0.02,MPO 5.41±2.48 ng/ml)相比,自体血回收罐中血液NETs及其相关成分含量明显增高(DNA:3 256.56±1 952.04 ng/ml,核小体:3.06±0.34,MPO 493.23±232.33 ng/ml),经过洗涤后,回收血液的上述成分明显降低(DNA:146.62±123.82,核小体:1.59±0.48,MPO:64.73±38.49 ng/ml),但仍高于术前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腰椎后路手术血液回收过程中存在中性粒细胞激活产生NETs,血液洗涤可以使NETs水平降低,但仍高于术前水平。
- 郑莉杨鹤薛富善刘邵华佟家祺
- 关键词:腰椎后路手术血液回收洗涤效果
- 椎体骨折2周与4周内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疗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2周内(接受手术时病程≤14d)与2—4)周(14d〈接受手术时病程≤28d)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高度及骨水泥渗漏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4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2周内和2—4周手术组,2周内手术组22例,男4例,女18例;年龄54—85岁,平均71.17岁。2~4周手术组26例,男5例,女21例;年龄56—88岁,平均73.12岁。两组患者骨折椎体均位于T2~L4。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T值、术前椎体高度丢失率、术中注入骨水泥量、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骨水泥渗漏率。结果2周内和2—4N手术组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水泥注入量、骨密度T值、椎体高度恢复率分别为47%±21%和48%±19%、(3.69+_1.03)ml和(3.66+0.71)Tnl、-2.79+_0.57和-2.87+0.95、25%±8.3%和23%±7.7%,两组上述四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周内手术组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为9%±2.8%,2—4周手术组为1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周内和2~4周手术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22.2%(6/27)和11.8%(4/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2周内与2~4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均能较好恢复椎体高度,且骨水泥渗漏率相似,但2周内手术的患者术后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较小。
- 赵汝岗唐海杨帆陈浩贾璞包利冯飞杨鹤张湛金
-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
- 椎体成形术椎体后方渗漏的影像学比较研究
-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和椎体转移瘤(vertebral metastasis VM)椎体后方骨水泥渗...
- 陈浩杨鹤唐海
-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及进展情况研究
- 目的: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步增高。骨质疏松症及其引发的骨折等并发症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及生存质量。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及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针对绝经后女性人群,缺少老年男性骨折疏松程度...
- 孟茜杨鹤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老年男性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伴有CKD-MBD的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研究
- 目的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CKD-MBD)是一种影响矿物质及骨代谢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
- 陈浩杨鹤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