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增宝
作品数: 45被引量:166H指数:8
  • 所属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海南省 海口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建军
作品数:315被引量:1,260H指数:16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肾移植 抑郁症 磁共振波谱学
李长清
作品数:47被引量:223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MR 鼻咽肿瘤 多模态
陈旺生
作品数:75被引量:253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鼻咽肿瘤 脑损伤 磁共振 磁共振波谱学
洪澜
作品数:143被引量:593H指数:13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鼻咽肿瘤 手术治疗 脑损伤 胸外科手术
王奋
作品数:46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鼻咽癌 鼻咽肿瘤 脑损伤 放射疗法 波谱研究
CT检查老年升结肠癌患者发生肠梗阻的特征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CT在老年升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进行治疗的老年升结直肠癌所致肠梗阻患者的CT影响资料进行分析,并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结果对100例老年升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CT检查和X线检查,各50例,CT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与X线组比较,CT组在升结肠部位的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CT检查对于老年升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狭窄段、被侵犯的器官/组织及缺血性结肠炎等直接或间接征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而对于狭窄处与正常交界处的改变情况、盲肠的扩张征象,CT检出率也高于X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升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采取CT诊断的准确率高,术前对患者进行CT诊断,能够及早明确早期肠梗阻的病因,同时对梗阻病理位置、病因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诊断,在临床治疗中能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蔡亲磊邢增宝曾德更
关键词:影像学特征
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比较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0例疑有小肠肿瘤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两位有资质的影像科医师对CT和MR图像进行阅片,从肠壁形态、病变部位(十二指肠、近段回肠、远段回肠、近段空肠、远段空肠)及累及范围进行分析,并与手术及内镜活检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及内镜活检证实有33例患者存在35处小肠肿瘤性病灶(5例腺癌、6例淋巴瘤、18例间质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及1例脂肪瘤);CT对小肠肿瘤性疾病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100%(27/27)、90.9%(30/33)、95.0%(57/60),MR分别为100%(27/27)、97.0%(32/33)、98.3%(59/60),两者的诊断效能相近。结论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均是小肠肿瘤性疾病的有效诊断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庄晓曌符莉莉李长清邢增宝蔡亲磊
关键词:肠肿瘤小肠碘海醇
鼻咽癌放射治疗颞叶脑损伤的动态磁共振波谱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成像在鼻咽癌放射治疗颞叶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07-2009-05期间80例鼻咽癌患者首次接受放射治疗前和接受剂量为20、40和60 Gy放疗剂量时行常规颅脑MR和双侧颞叶MRS成像。波谱成像以T2FLAIR序列为定位图,点分辨法进行多体素采集,动态观察不同剂量时颞叶波谱形态和主要代谢物及比值的变化趋势。结果:所有病例接受放射总剂量60 Gy,MR常规扫描未见明显异常。接受放射剂量20 Gy,部分病例(43/80)波谱形态发生改变,NAA和Cho波峰降低,以NAA更明显,NAA/Cr、Cho/Cr及NAA/Cho值均不同程度降低;40 Gy,大部分病例(56/80)NAA峰高度接近于Cho;60 Gy,67例Cho波峰高于NAA峰,13例Cho峰与NAA峰高度接近。整个治疗过程中,NAA、Cho、NAA/Cr、Cho/Cr及NAA/Cho值随射线剂量增加而降低,三者比值与所接受射线剂量呈负相关,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鼻咽癌放射性颞叶脑损伤是动态演变过程,MRS可从物质代谢水平反映不同放疗阶段脑损伤情况。
陈旺生李建军王奋邢增宝
关键词:脑损伤磁共振波谱学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及其肺内占位CT特征对比研究被引量:32
2010年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及其肺内占位CT特征。方法:纳入肺结核与肺癌共存患者47例(1组),合并肺内肿物的单纯肺结核患者34例(2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和肺内肿物的部位、形态、肿物周边征象等CT表现。结果:两组的临床表现类似,两组间在以下方面有统计学差异,出现肺门肿物比率,短毛刺征,长毛刺征,深分叶征,晕征、血管集束征、卫星灶征、阳性支气管征等边缘征象,肿物平均增强幅度,肿物出现钙化比率(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但CT表现有较多的特征性,利于诊断。
李传资陈向红黄菁慧邢增宝李岩
关键词:结核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早期迟发反应期的磁共振波谱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成像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早期迟发反应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同期80例确诊为鼻咽癌并首次接受放射治疗(放疗)的47例患者进行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的第3,4,6,12月分别进行MRS成像,监测放疗后不同时间点主要代谢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并与放疗结束时自身数据对照,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放疗结束时,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Cr和NAA/Cho浓度比值较放疗前降低,放疗结束后3月,三者比值进一步减小达到最低点,分别为1.39±0.18,1.27±0.10和1.02±0.14,第4-12月三者比值呈现上升趋势,第12月时三者比值分别为1.63±0.26,1.44±0.07和1.21±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16.02,53.84,286.68,P均<0.01)。与放疗结束后第3月比较,放疗结束后第4,6和12月NAA/Cr值上升的百分比分别为2.12%,20.86%和24.46%;Cho/Cr值上升的百分比分别为2.36%,8.66%和13.39%;NAA/Cho上升的百分比分别为1.96%,25.4%和30.39%。结论:磁共振波谱通过监测代谢物浓度的变化,能无创性反映鼻咽癌放射性脑损伤早期迟发反应期的损伤修复过程,为其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陈旺生李建军洪澜邢增宝王奋李长清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脑损伤磁共振波谱学
3.0 T多模态肠道MRI在溃疡性结肠炎定量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进行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三维容积插入屏气检查(3D-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研究,评价多模态肠道MRI在UC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内镜活检证实为UC的患者25例,根据Truelove-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级,观察缓解组与活动组及活动组内轻、中、重度亚组的肠壁水肿、梳齿征、肠旁淋巴结增大及肠壁强化程度,并且测量病变肠段的最大肠壁厚度及肠壁的ADC值,评价各组患者之间MRI表现差异性。并收集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评价血清学指标诊断病变活动性的价值。【结果】以CRP、ESR为标准诊断UC活动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不高。UC缓解期、活动期轻、中、重度4组间肠壁水肿分层改变、梳齿征、肠壁厚度、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旁淋巴结肿大在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DC值对鉴别活动组与缓解组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当选取(1.52±0.16)×10^(-3)mm^2/s为最佳阈值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0.8%和79.8%。【结论】多模态MRI对UC的诊断价值高于常规扫描。通过对病变肠段不同MRI征象的剖析及定量分析,可对UC病变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庄晓曌李建军符莉莉李长清邢增宝蔡亲磊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几种常见精神疾病影像学诊断标准的建立
李建军陈峰邢增宝占达飞蒋陆平王飞林明方刘涛李长清
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高,社会负担重,但知晓率低,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缺乏客观依据。 该研究应用基于3T磁共振(MRI)的静息态功能成像、波谱成像等多模态MRI先进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孤独症三种常见精神疾病进行研究,发现重...
关键词:
关键词:精神疾病影像学诊断抑郁症
MRI在诊断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研究MRI在诊断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MRI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对于脑深部区域、非出血病灶及出血病灶的检出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诊断敏感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和MRI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但是MRI的诊断敏感度要高于CT,尤其是对脑内非出血病灶和深部病灶的敏感度要高于CT,和CT检查技术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李洲李建军邢增宝王飞陈峰陈旺生李长清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征象及与GCS计分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磁共振成像(MRI)征象及其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计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集的30例DAI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病灶累及部位分析其与GCS计分和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30例患者共53个病灶,17例多发病灶,13例单发病灶;42个病灶T1WI显示出低信号或者是等信号,11个病灶T1WI显示为高信号;T2WI显示为高信号,FLAIR序列以及弥散加权像(DWI)上表现出的信号更高,范围更清晰;病灶形态呈条索状27例,斑片状11例,卵圆形8例,不规则斑点状7例;病灶未累及脑中线部位的患者临床预后优于病灶累及脑中线部位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36,P=0.008),病灶累及脑中线部位的患者GCS计分情况比未累及组严重,计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19,P=0.012)。结论:DAI病灶累及脑中线部位的患者GCS计分较低、预后差,MRI检查是诊断DAI首选的影像学方法,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洲李建军邢增宝王飞陈峰陈旺生李长清
关键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核磁共振成像临床预后
放射性脑损伤进展和转归精准预测的多模态MR研究
陈旺生李建军洪澜邢增宝王飞李长清丁继良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头颈部和颅脑肿瘤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鼻咽癌的治疗和胶质瘤术后综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头颈部和颅脑肿瘤放射治疗的80%以上。放射线的电离作用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对靶区周围脑组织造...
关键词:
关键词:放射性脑损伤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