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
作品数: 52被引量:436H指数:12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周建新
作品数:170被引量:1,149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外科 脑损伤患者 脑脊液 重症 脑损伤
陈光强
作品数:30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万古霉素 脑脊液 静脉持续输注 神经外科 开颅术后
史中华
作品数:29被引量:238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外科 脑脊液 颅内感染 神经外科患者 羟乙基淀粉溶液
石广志
作品数:65被引量:945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脑脊液 神经外科 重症 中国专家共识 神经外科手术
唐明忠
作品数:60被引量:514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脑脊液 神经外科 耐药性 颅内感染 耐药性分析
血气分析仪与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儿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对比血气分析仪与血细胞分析仪测量外科术后患儿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积水平的一致性。方法连续收集200例2019-09—2021-05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重症医学科且术后需同时进行血气分析和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的患儿,应用Pearson相关和Bland-Altman分析法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血气分析仪和血细胞分析仪测量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和0.768;二者测量血红蛋白水平差值的均值(95%可信区间)为4.1(29.1~37.3)g/L,血细胞比积的差值为2.2%(7.9%~1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和P<0.001)。但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将患儿分为正常组、轻度贫血组和中度贫血组进行亚组分析发现,血气分析仪和血细胞分析仪测量的血红蛋白在仅在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9.7±10.7)g/L vs(137.4±24.8)g/L,P=0.016],在轻度贫血组[(102.0±7.1)g/L vs(105.3±19.4)g/L,P=0.082]和中度贫血组[(80.7±6.1)g/L vs(84.2±11.7)g/L,P=0.054]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气分析仪与血细胞分析仪测量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积呈明显正相关,但二者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无法完全互相替代,但对于贫血的患者,血气分析仪测量的血红蛋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陈光强徐明文洪林周建新
关键词:血气分析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
咪唑安定、异丙酚对后颅窝手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和异丙酚用于后颅窝手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镇静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全麻后颅窝肿瘤手术后带气管插管躁动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咪唑安定组M组(n=30),异丙酚组P组(n=30)。分别首先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或异丙酚0.5mg/kg静脉推注,再给予咪唑安定(0.05~0.2)mg/(kg·h),异丙酚(0.5~3)mg/(kg·h)持续微量泵泵入,维持Ramsay镇静评分2~3级,于镇静前、镇静后10min、30min,1h、2h、4h、8h记录Ramsay镇静评分、用药量、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用胸阻抗法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体循环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结果静脉注射负荷剂量的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后,病人的心率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MAP、CO和CI在镇静阶段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V和SVR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唑安定和异丙酚用于后颅窝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镇静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很小且二者作用相当。
赵立红石广志郑一徐明周建新
关键词:后颅窝开颅手术咪唑安定异丙酚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
加替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设计 ,加替沙星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均为 2 0 0mg ,ivd ,q12h ,疗程 5~ 14d。 结果 :本项试验实际入组 4 9例 ,其中加替沙星组 2 7例 ,左氧氟沙星组 2 2例 ,治疗结果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6 .30 %与95 .4 5 %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95 .2 4 %与 10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7.4 1%与 4 .5 5 % ,上述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临床常见的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均是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胜彦婷贾玉强王素秋徐明
关键词: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随机对照试验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在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在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中,由于其病灶所处的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往往会影响到呼吸中枢,从而产生呼吸衰竭。因此,很多神经危重症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甚至会出现呼吸机依赖。近年来,随着呼吸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呼吸支持方式。其中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旨在对比NAVA模式与传统通气模式在氧合与安全性上的差别,并探讨神经危重症患者使用NAVA模式的意义。
谢晖陈必耀陈律徐明张川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神经系统辅助通气神经调节呼吸机依赖
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2年行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48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实验室结果报告及影像学等信息,得出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转归。结果本院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8.0%。术后留置引流管和术后头部CT显示颅内出血为危险因素(OR0.05)。结论本院小儿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8.0%,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花费明显增加,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对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徐明史中华陈光强赵经纬石广志王韬王鑫唐明忠周建新
关键词:颅内感染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触发灵敏度对压力支持通气患者肺通气均一性的影响
2022年
目的观察呼吸机触发灵敏度对压力支持通气患者肺通气均一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例使用压力支持模式通气时存在肺不均一性通气的患者,即应用肺电阻抗断层成像监测时重力依赖区通气分布比低于45%。随机使用低和高两种流速触发灵敏度水平通气20 min(采用Servo-i呼吸机流速触发灵敏度的最低和最高限值2 L/min和0.2 L/min)。通过肺电阻抗断层成像评估重力依赖区通气分布和呼气末肺体积,采用食道压监测评估吸气努力和做功。结果与高触发灵敏度相比,低触发灵敏度增加了患者吸气时重力依赖区通气分布百分比[(33±9)%vs.(36±9)%,t=3.735,P=0.001]、食道压变化值[0.8(0.4,1.8)cmH_(2)O vs.1.6(1.0,2.1)cmH_(2)O,Z=2.722,P=0.021]、压力时间乘积[29(15,54)cmH_(2)O·s^(-1)·min^(-1)vs.48(23,74)cmH_(2)O·s^(-1)·min^(-1),Z=3.298,P=0.044],但跨肺压变化值没有明显变化[(12.6±4.3)cmH_(2)O vs.(12.8±4.2)cmH_(2)O,t=0.906,P=0.376]。此外,低触发灵敏度的整体呼气末肺容积变化值为78(29,170)mL,且其变化值主要分布于重力依赖区[75(-6,131)mL]。结论压力支持通气时,降低触发灵敏度可通过增加吸气努力使更多的气体进入肺重力依赖区并改善通气均一性,同时吸气努力和跨肺压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陈光强孙秀梅陈静然周益民杨燕琳徐明周建新
关键词:机械通气
固位钉在活髓牙牙体严重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侯玮徐明
关键词:固位钉
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37
2014年
目的 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4 104例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实验室结果报告及影像学等信息,得出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转归.结果 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5.0%.预防性抗生素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OR <1,P<0.05).手术持续时间、术中输注红细胞、术后留置引流管和术后头部CT显示颅内出血为危险因素(OR <1,P<0.05).感染组患者较非感染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在感染组明显多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5.0%,感染患者住院时间、花费明显增加,应当给予足够重视.预防性抗生素能够显著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应常规应用于神经外科幕上手术患者.
徐明史中华陈光强赵经纬石广志王涛王韬唐明忠周建新
关键词:颅内感染预防性抗生素应用
右美托咪定对开颅术后延迟拔管患者应激性激素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性用于开颅术后延迟拔管患者镇静时对应激性激素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择期开颅术后延迟拔管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右美托咪定组或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10 mg/L)或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入至拔管后30 min。测定用药前、用药后2、4、8 h和研究结束时的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皮质醇的浓度,记录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右美托咪定组较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组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皮质醇的浓度降低(P<0.05),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强效、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以0.6μg·kg-1·h-1的速度持续泵入应用于开颅术后延迟拔管患者,可以降低血中应激性激素的水平,稳定血流动力学。
赵立红尹宁宁李倩陈晗史中华徐明石广志周建新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开颅手术应激延迟拔管
万古霉素静脉持续输注时脑脊液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静脉持续输注万古霉素后脑脊液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开颅术后保留脑室引流的患者12例。于手术后12h内开始以万古霉素0.5g精确静脉内泵入60min,后以2g/24h匀速持续泵入,顺序采集静脉血和脑脊液标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古霉素浓度。结果万古霉素首剂负荷量500mg泵入结束后1h脑脊液的药物浓度达到前期峰值为1.67±0.82mg/L,12h后即相对稳定(2.23±1.20mg/L~3.42±1.18mg/L)。万古霉素脑脊液稳态药物浓度达到并超过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常见致病菌葡萄球菌属的MIC90(2mg/L),其脑脊液穿透率,以脑脊液与血清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之比计算为22%;脑脊液与血清最高药物浓度之比是13%。结论常规剂量万古霉素静脉持续输入时,脑脊液中稳态药物浓度可达到颅内感染主要致病菌(葡萄球菌)的MIC90水平,但为提高疗效,更高的剂量可能是需要的。
陈光强王强史中华徐明陈凯陈律雷燕妮黄佳石广志
关键词:万古霉素脑脊液药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