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小强
-

-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金属学及工艺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殿中

- 作品数:702被引量:1,659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研究主题:钢锭 金属 保温冒口 预制坯 数值模拟
- 栾义坤

- 作品数:110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研究主题:钢锭 稀土 稀土金属 宽厚板坯 钢水
- 傅排先

- 作品数:173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研究主题:钢锭 保温冒口 钢锭模 稀土 浇注过程
- 夏立军

- 作品数:184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研究主题:保温冒口 钢锭 钢锭模 浇注过程 浇注系统
- 刘宏伟

- 作品数:176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研究主题:钢锭 稀土 高温扩散 钢水 钢锭模
- 稀土Ce对X20Co马氏体耐热钢蠕变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及能谱仪(EDS)等实验手段,系统研究了稀土元素Ce对X20Co马氏体耐热钢(X20Co)微观组织和蠕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80~720℃、100~200 MPa实验条件下,Ce元素添加提高了X20Co蠕变寿命,且随着Ce含量的提高,X20Co的蠕变寿命显著延长。在700℃/150 MPa时,添加质量分数为0.005%和0.012%Ce的X20Co其蠕变断裂时间分别为77.6和119.0 h,比不添加Ce的蠕变断裂时间(58.3 h)分别提高33%和104%以上。不添加Ce和添加质量分数为0.005%、0.012%Ce的X20Co,对应的蠕变应力指数分别为5.05和4.76、4.49,蠕变激活能分别为572.3、595.0、642.1 kJ/mol,蠕变门槛应力分别为58.3、87.8、82.5 MPa。三种不同Ce元素含量X20Co的蠕变机制均为位错攀移控制机制,Ce元素的添加,并未改变X20Co的蠕变机制。但是,Ce元素的添加,其明显提高了X20Co的蠕变激活能和门槛应力。蠕变前和断裂后微观组织对比分析表明,X20Co中存在三类析出相:沿晶界分布的富W大尺寸M6C和富Cr的较大尺寸M_(23)C_(6),以及弥散分布在晶内的富V细小MC。Ce元素添加,能够减少大尺寸块状M6C的数量,有效改善X20Co的蠕变性能。
- 向钰琳杨仁贤蔡欣胡小强李殿中
- 关键词:金属材料稀土元素析出相蠕变性能
- 采用铝稀土复合脱氧制备高纯净H13热作模具钢方法
- 本发明涉及H13模具钢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铝稀土复合脱氧制备高纯净H13热作模具钢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热作模具钢H13的全氧含量、氮含量及夹杂物含量较高的问题,有效提高H13钢的纯净度。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电炉出钢控...
- 刘宏伟傅排先胡小强栾义坤夏立军李殿中 李依依
- 文献传递
- 一种含双光敏树脂骨架的耐指纹液成膜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双光敏树脂骨架的耐指纹液成膜方法,耐指纹液在涂覆后,经过两次光辐照实现光固化成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辊涂、喷涂或旋涂方式将耐指纹液涂覆于钢板表面,形成湿膜;2)用可见光辐照湿膜,使耐指纹液中可吸收...
- 张冷林智杰胡小强王晓宇戴品强郑雷刚黄小旺田君李星蔡庆鹏常发刘建煌
- 文献传递
- 一种底注钢锭中注管全封闭气密保护装置和保护方法
- 本发明涉及钢锭坯料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钢水氧化环节中的底注钢锭中注管全封闭气密保护装置和保护方法。该装置在钢包底部固定导流罩,导流罩为上小下大的倒置碗型罩体,导流罩的侧面带锥度;导流罩的上端开孔与钢包底部开口相连通...
- 刘宏伟胡小强傅排先栾义坤刘连李殿中李依依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纯净、高强韧稀土易切削钢
- 本发明涉及高品质特殊钢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纯净、高强韧稀土易切削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范围为:C 0.35~0.45,Si 0.2~0.3,Mn 0.6~0.8,Cr 0.80~1.20,Mo 0.1~0.3,RE...
- 郑雷刚胡小强李殿中
- 文献传递
- 一种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的关键结构参数设计方法
- 本发明涉及轴承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的关键结构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回转支承的节圆直径、圆柱滚子直径、长度、数量、保持架过梁宽度以及套圈尺寸等作为设计目标参数,综合考虑回转支承结构受力载荷分布、材料...
- 时永鹏刘昊陈星秋李殿中陈云王雪东胡小强陈响军刘洋
- 微量Ce元素对高铬高钴型马氏体耐热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在不同条件下对X20Co高钴高铬型马氏体耐热钢进行热处理,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拉伸实验等手段进行表征,研究了微量Ce元素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X20Co钢的淬火过程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0×10^(-6)Ce元素能促进M_(6)C型碳化物沿晶析出,阻碍晶界迁移,使奥氏体晶粒细化;在回火过程中能抑制M_(23)C_(6)型碳化物沿晶界聚集长大。同时,添加50×10^(-6)Ce元素对X20Co高钴高铬型马氏体耐热钢的室温硬度、室温强度、高温瞬时拉伸强度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使其室温韧性、塑性和高温塑性显著改善。
- 王琨王琨蔡欣郑雷刚郑雷刚胡小强
- 关键词:金属材料稀土耐热钢
- 一种钢锭智能浇注系统
- 本发明涉及优质钢锭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钢锭智能浇注系统,可以使钢锭按照事先设计的浇注速度曲线进行浇注,使钢锭具有稳定的内部质量。该智能浇注系统包括:智能浇钢车、低温降钢水包、液压系统、车载电源、辅料自动添加系统、智能...
- 刘宏伟胡小强栾义坤傅排先刘连李殿中李依依
- 文献传递
- 高氮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研究
- 蔡欣胡小强康秀红李殿中
- 淬火及回火温度对新型中碳合金钢42CrMo4M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2年
-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新型中碳合金钢42CrMo4M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800~900℃淬火油冷后,42CrMo4M钢的淬火态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且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逐渐增大,马氏体板条粗化,在860℃淬火时,晶粒度均匀且硬度最高。经860℃淬火后,在580~700℃回火温度范围内,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42CrMo4M钢中的碳化物由长条状向球形转化,并由马氏体边界处不均匀分布演变为基体中弥散分布;当回火温度达到700℃时,42CrMo4M钢中碳化物明显粗化;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42CrMo4M钢的强度先升高后降低,-20℃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先增大后减小。680℃回火时,42CrMo4M钢的冲击吸收能量达到峰值,为99 J。在试验条件下,42CrMo4M钢经860℃淬火及660~680℃回火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 邢嘉倪蔡欣郑雷刚胡小强王秀梅
- 关键词: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