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
作品数: 35被引量:303H指数:10
  • 所属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袁媛
作品数:307被引量:1,521H指数:19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胃癌 幽门螺杆菌 胃肿瘤 胃疾病 胃蛋白酶原C
董明
作品数:268被引量:1,752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癌 临床病理学意义 胰腺肿瘤 预后 胃肿瘤
高华
作品数:33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胃癌 胃粘膜 胃癌高发区
吴烨秋
作品数:24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胃粘膜 病理 胃癌高发区
王梅先
作品数:48被引量:27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幽门螺杆菌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原位观察被引量:8
1999年
张忠袁媛高华董明吴烨秋王兰王梅先
关键词:胃肿瘤癌前状态细胞凋亡细胞增殖
根除Hp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5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1999年
高华袁媛吴烨秋王兰董明张忠
关键词:胃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53蛋白幽门螺杆菌
胃癌高发区高危人群血清HpCagA毒素相关蛋白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3
2001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乃至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指出,Hp毒素在Hp致病性中起重要作用,并证明作为Hp的重要致病因素而参与了较严重的胃粘膜病变的发生,并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目前,根据其CagA^+蛋白的有无将Hp分为两型:Ⅰ型菌(Hp-CagA^+):有CagA,表达CagA蛋白,具有毒素活性;Ⅱ型菌(Hp-CagA^-):无CagA,不表达CagA蛋白,无毒素活性。我们通过胃癌高发区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血清学及病理学研究,探讨Hp-CagA^+菌株与有关胃疾病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发生的可能的病因学联系。
郭晓临王立娥王兰董明袁媛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毒素类幽门螺杆菌
Pi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0年
检测Pi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癌前肠化粘膜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GST—π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HID—ABpH2.5—PAS粘蛋白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0例正常胃粘膜、82例肠化粘膜、18例胃癌组织进行GST-π检测。结果 在正常胃粘膜中未见GST—π的表达,肠化粘膜GST—π阳性率为85.4%,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在Ⅰ、Ⅱ、Ⅲ型肠化中GST—π表达逐渐降低,分别为92.3%、87.0%、78.3%。在胃癌中GST—π阳性率为44.4%,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低于肠化粘膜(P<0.01)。结论 GST—π表达的变化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王旭光王兰董明高华袁媛
关键词:GST-Π肠上皮化生胃癌免疫组织化学
辽宁庄河胃癌高危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动态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是胃粘膜的特异性功能酶-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联合测定血清PGI和PG Ⅰ/Ⅱ比值可以精确反映胃粘膜的病变程度,起到“血清学活检”的作用。以辽宁庄河胃癌高发区胃癌筛查的部分受...
孙丽萍宫月华王兰宫伟袁媛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癌幽门螺杆菌
文献传递
胃癌高发区胃癌及其高危人群筛查被引量:11
1999年
袁媛宫伟徐荣天王选杰高华董明吴烨秋王兰王梅先周宝森
关键词:胃癌高危人群
胃粘膜肠化中π类谷胱甘肽转移酶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π类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 π)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 ,及在肠化阶段以GST π为代表的人体对致癌物解毒系统与幽门螺杆菌 (Hp)致毒作用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利用S P法对 2 19例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GST π单克隆抗体的检测 ;利用HID ABpH2 5 PAS粘蛋白组织化学技术对 171例肠化粘膜进行分型 ;利用HE及Hp DNAPCR及ELISA方法对正常胃粘膜和肠化粘膜进行Hp的检测。对 80例Hp阳性患者进行Hp根除治疗 ,停药 3个月后进行Hp、GST π的检测。结果 正常胃粘膜未见GST π的表达 ,肠化粘膜GST π阳性率为 6 9 6 % ,胃癌GST π阳性率为 44 4% ,高于正常胃粘膜 (P <0 0 1) ,低于肠化粘膜 (P <0 0 5 )。Hp阴性组GST π阳性率高于Hp阳性组 (P <0 0 5 )。Hp根除治疗后 ,根除组GST π表达高于未根除组 (P <0 0 5 )。正常胃粘膜→肠化粘膜→胃癌组织中GST π表达由无→高→低 ,GST π弱阳性或阴性的Ⅲ型肠化与胃癌关系密切 ;肠化粘膜中GST π弱阳性或阴性表达又合并Hp感染者 ,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结论 在胃粘膜上皮肠化阶段Hp的致毒作用与GST
王旭光王兰袁媛
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胃粘膜化生
胃蛋白酶原C基因多态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刘慧杰高华董明王兰袁媛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C基因胃癌遗传易感性
介绍一种肿瘤组织石蜡大切片的制备方法
1996年
本文介绍了在常规病理制片过程中采用大切片的制作方法,结合本人经验体会提出了制作肿瘤病理大切片的注意事项及技术关键。肿瘤病理大切片技术为全面观察研究肿瘤病理改变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王兰袁媛吴烨秋
关键词:肿瘤组织石蜡切片
辽宁庄河胃癌高危人群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动态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对辽宁庄河胃癌高发区444例胃癌筛查受检者,在初检和随访时,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血清PGⅠ、PGⅡ含量检测,并计算PGⅠ/Ⅱ比值;利用胃镜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胃疾病诊断;利用胃黏膜HE染色和幽门螺杆菌(Hp)抗体检测两种方法联合判定Hp感染情况。结果(1)以≤40岁、41—50岁、51—60岁和≥61岁进行年龄分组,各年龄组中仅51—60岁组,随访6个月PGⅡ变化率(0.84)显著低于12个月(1.22,P=0.019)和30个月组(1.24,P=0.004),PGⅠ/Ⅱ比值变化率(1.09)显著高于后两组(0.75、P=0.027,0.69、P=0.001)。(2)浅表性胃炎(SG)减轻组随访6个月PGⅠ变化率(0.69)显著低于12个月(0.97,P=0.002);萎缩性胃炎(AG)减轻组随访6个月PGⅠ/Ⅱ变化率(1.13)显著高于30个月(0.75,P=0.042)。(3)SG→NOR(正常)组PGⅠ变化率(0.94)显著高于SG→AG组(0.79,P=0.022);AG→NOR组PCⅠ、PGⅡ变化率(0.43、0.60)均显著低于AG→SG组(0.87、P=0.000,1.11、P=0.010)。(4)Hp阴性→阳性组PGⅠ变化率(0.94)显著高于阴性→阴性组(0.81,P=0.026);阳性→阴性组PGⅠ、PGⅡ变化率(0.74,0.86)显著低于阳性→阳性组(0.93、1.15,均P=0.000),PGⅠ/Ⅱ比值变化率(0.90)显著高于后者(0.70,P=0.022)。结论血清PG变化率与随访时间、受检者胃疾病性质及Hp感染状态的变化密切相关。血清PG含量动态检测可用于胃癌高危人群监测。
孙丽萍宫月华王兰宫伟袁媛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肿瘤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