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灿星
作品数: 118被引量:672H指数:17
  • 所属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相关作者

朱振东
作品数:212被引量:1,346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大豆 疫霉根腐病 大豆疫霉菌 玉米 分子标记
王晓鸣
作品数:273被引量:2,110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大豆 疫霉根腐病 抗性 大豆疫霉菌
孙素丽
作品数:52被引量:30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豌豆 玉米 大豆 抗性鉴定 抗白粉病
武小菲
作品数:82被引量:64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大豆疫霉菌 疫霉根腐病 抗病基因 大豆 玉米
张吉清
作品数:15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大豆 疫霉根腐病 大豆资源 基因推导 基因分析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抗灰飞虱数量性状基因座
<正>水稻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属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e),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灰飞虱除直接刺吸水稻汁液造成...
段灿星翟虎渠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灰飞虱抗性数量性状基因座
文献传递
抗感水稻品种受灰飞虱为害后的生理反应差异被引量:13
2013年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SPBH)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为探明水稻抗灰飞虱的生理基础,在不同灰飞虱虫口密度(0、5、10、20头/株)及不同为害时间(3 d、6 d)下,检测了抗感水稻品种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灰飞虱为害后,抗感水稻植株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感虫品种中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抗虫品种,且感虫品种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虫口密度及不同为害时间下,均存在显著差异。当灰飞虱以20头/株为害6 d后,武育粳3号、Kinmaze、DV85和Mudgo中叶绿素下降幅度分别为46.0%、46.0%、2.3%和2.1%,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55.5%、46.3%、9.2%和11.7%,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22.3%、29.5%、8.5%和6.7%。抗感水稻中过氧化物酶活性随虫量增大和为害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则随虫量增加和为害时间延长而降低,但抗虫植株中保护性酶活性对虫害胁迫的响应明显早于感虫材料。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随着灰飞虱虫量增大及为害时间延长而上升,其中,游离脯氨酸在抗虫材料中的上升幅度高于感虫品种,丙二醛含量则在感虫品种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抗虫材料。
段灿星彭高松王晓鸣朱振东
关键词:水稻灰飞虱抗虫生理反应
大蜡螟工厂化生产流程及环境因素的控制被引量:12
2002年
为了寻找大蜡螟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的适宜环境条件 ,定量控制研究了幼虫期环境因素对大蜡螟合格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虫期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温度 (2 9± 1)℃、相对湿度 5 0 %~ 70 %、虫口密度 30 0头 /盒 。
熊延坤张青文徐静段灿星周明■
关键词:大蜡螟相对湿度虫口密度实验昆虫
玉米种质抗拟轮枝镰孢与禾谷镰孢穗腐病鉴定及抗性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穗腐病是玉米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威胁人畜健康。选育和利用优良的抗穗腐病品种,是防治玉米穗腐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利用花丝通道注射法,在北京昌平和海南三亚2个试验点,对346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抗拟轮枝镰孢与禾谷镰孢穗腐病的鉴定与评价。综合分析2个试验点的抗性鉴定数据表明,对拟轮枝镰孢穗腐病表现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的材料分别为1、43、106、147和49份,占总鉴定材料的0.3%、12.4%、30.6%、42.5%和14.2%;对禾谷镰孢穗腐病表现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的材料分别为10、32、55、79和170份,占比分别为2.9%、9.3%、15.9%、22.8%和49.1%。对2种镰孢穗腐病同时表现中抗以上水平的种质共45份,其中1份(15-TL-1224)高抗2种穗腐病、2份(PT351-1、18-QTL-25)对禾谷镰孢和拟轮枝镰孢穗腐病表现高抗和抗病,18-QTL-04、18-YJY-18、18-YJY-02、18-HDY-14种质同时表现抗病,是难得的抗穗腐病资源。对上述45份抗病种质和144份感病材料进行的2种穗腐病抗性相关性分析表明,45份抗病种质对2种穗腐病的抗性相关系数为0.24,144份感病材料对2种穗腐病抗性的相关性系数为-0.16。40对多态性SSR引物对其中41份抗性材料中扩增出183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100.00%,平均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7556、7.692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6596、1.445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326,变幅为0.0513~1.0000。通过UPGMA聚类分析,41份抗病材料被划分为7个类群,分别是美国现代杂交种中B群种质(PB)、兰卡斯特(Lan)、未知类群、美国现代杂交种中A群种质(PA)、旅大红骨(LRC)、衣阿华坚秆综合种(BSSS)和塘四平头(TSPT),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PA类群和PB类群包含的抗病种质最多。研究结果将为玉米穗腐病抗病育种中抗源的选择和利�
夏玉生郭成温胜慧孙素丽朱振东段灿星
关键词:玉米种质抗性鉴定
不同水稻品种对灰飞虱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水稻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的害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灰飞虱刺吸水稻汁液,引起稻株黄叶、早枯萎缩,甚至霉烂枯死,而且传播水稻条纹病毒,引起水稻...
彭高松王晓鸣朱振东段灿星
关键词:水稻灰飞虱抗性机理
一种玉米瘤黑粉病抗性鉴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瘤黑粉病抗性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植玉米植株;2)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幼苗期或者抽穗期注射玉蜀黍黑粉菌侵染液接种玉蜀黍黑粉菌;3)接种完成后,根据玉米的瘤黑粉病症状按照症状分级标准进行抗性鉴定。本...
曹言勇段灿星
重庆及周边地区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0
2016年
为明确重庆及周边地区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的种群组成及其分布,于2014—2015年在32个区县98个乡镇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采用种子健康检测法分离病原物,通过形态学特性、培养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鉴定镰孢菌种。结果表明,在获得的111个镰孢菌分离物中鉴定出10种致病镰孢菌,分别为拟轮枝镰孢、层出镰孢、禾谷镰孢复合种、尖镰孢复合种、藤仓镰孢、木贼镰孢、黄色镰孢、变红镰孢、九州镰孢和茄镰孢,其总分离频率依次为38.70%、17.10%、17.10%、11.70%、7.20%、3.60%、1.80%、0.90%、0.90%和0.90%;除渝东南区域外,在其它区域拟轮枝镰孢的分离频率最高,其次为层出镰孢和禾谷镰孢复合种;对禾谷镰孢复合种分离物的翻译延伸因子TEF-1α基因测序比对发现,该复合种由南方镰孢和亚洲镰孢组成。研究表明,重庆地区玉米穗腐病优势致病镰孢菌为拟轮枝镰孢、禾谷镰孢复合种和层出镰孢。
周丹妮王晓鸣李丹丹杨洋陈国康段灿星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镰孢菌
与豌豆抗白粉病等位基因er1‑9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与豌豆抗白粉病等位基因er1‑9共分离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位于豌豆遗传图谱第VI连锁群上,与等位基因er1‑9的遗传距离为0cM。本发明根据感病品种坝豌6号中感白粉病基因PsMLO1与抗病资源G0004400...
朱振东孙素丽邓东段灿星
文献传递
大豆品种郑97196抗疫霉病基因RpsZheng精细定位被引量:3
2020年
大豆疫霉病是由大豆疫霉引起的一种重要大豆病害,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种植含有抗疫霉病基因的大豆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有效的途径。前人在大豆品种郑97196的3号染色体上鉴定了一个抗疫霉病基因RpsZheng。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并精细定位抗疫霉病基因RpsZheng。以Williams和郑97196杂交衍生的188个F2:3家系为作图群体,用大豆3号染色体上的SSR标记构建RpsZheng遗传连锁图,获得与RpsZheng紧密连锁的侧翼SSR标记SattWM82_39(2.5 cM)和BARCSOYSSR_03_0269(1.0 cM)。基于亲本间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鉴定和开发多态性InDel标记,进一步将RpsZheng候选区域缩小至105.2 kb,通过检测RpsZheng候选区域内的共分离标记特异性,获得了能够有效检测RpsZheng的分子标记WZInDel11。本研究明确了RpsZheng的候选基因组区间,鉴定出了能够有效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和辅助选择育种的共分离分子标记。
张雪翠钟超段灿星孙素丽朱振东
关键词:大豆大豆疫霉病抗性遗传分析抗病基因
水稻种质资源抗灰飞虱评价及抗性机制分析被引量:28
2007年
通过改进的苗期集团筛选法,对138份水稻种质进行了抗灰飞虱鉴定与评价。筛选出对灰飞虱具有不同程度抗性的材料25份,占总鉴定材料的18.1%,其中高抗种质2份,抗性种质9份,中抗材料14份,粳稻品种明显比籼稻感虫。对部分材料进行的排驱性、抗生性试验及相关分析表明,RathuHeenati(RHT)、Mudgo、Kasalath和IR36对灰飞虱具有强的排驱性和抗生性,其抗性水平与这两种抗虫机制密切相关;道人桥、羊毛谷的抗生性强,但排驱性弱,其主要抗虫机制表现为抗生性;Dular、ASD7和密阳23对灰飞虱具有较强的排驱性和抗生性,表明排驱性和抗生性是这3个品种的重要抗性类型;DV85具有较强的排驱性,但抗生性较弱,窄叶青8号和鬼衣谷具有中等水平的抗生性和排驱性,推测这3个材料具有较好的耐害特性。中抗材料9311的抗性水平由中等排驱性和抗生性控制,V20A的抗性主要表现为排驱性,明恢63和扬粳9538的排驱性和抗生性均较弱,暗示其抗性机制主要是耐害性。上述具有强抗生性或排驱性的材料是理想的抗灰飞虱资源。
段灿星张世贤陈青程治军翟虎渠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种质灰飞虱抗性评价抗性机制抗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