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清
作品数: 97被引量:252H指数:9
  • 所属机构:武汉大学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朱英国
作品数:294被引量:1,984H指数:2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杂交水稻 红莲型 线粒体
李阳生
作品数:158被引量:948H指数:1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淹涝胁迫 细胞质雄性不育 杂交水稻 红莲型
朱仁山
作品数:64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水稻 选育 红莲型 不育系
胡骏
作品数:31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杂交水稻 红莲型 不育系 RICE 选育
黄文超
作品数:37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杂交水稻 恢复基因 红莲型 RICE 不育系
水稻中MicroRNA的克隆
MicroRNA(miRNA)是非编码的具有调控作用的小分子RNA,在许多生物中都大量存在。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使克隆水稻中的miRNA成为可能。本文报道了采用选择性短片段cDNA克隆方法从水稻花药中分离到的6个水稻m...
陈祖玉张菁晶孔进付燕李绍清李阳生朱英国
关键词:MIRNA非编码RNA水稻花药
文献传递
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红莲优6号选育、研究和利用
1.红莲优6号的选育红莲优6号(红莲粤泰 A/扬稻6号):母本 YT-07A,系红莲粤泰 A 的提纯选系;父本:YD6-05, 是扬稻6号的测交选系。1996年由扬州大学朱庆森赠送扬稻6号种子,同年冬季海南种植,1997...
李阳生李绍清朱仁山余金洪李从郎朱英国
文献传递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及其育种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最重要的害虫之一。遏制水稻褐飞虱为害的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既利用水稻自身的抗虫性。迄今为止,已经于栽培稻和野生稻中成功鉴定出30个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其中26个主效抗性基因已被定位,显性基因Bph14已成功克隆,但仅少量主效抗性基因被育种家利用并培育出抗性品种。对褐飞虱的生物型和抗性机理、水稻抗褐飞虱的遗传基础及育种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就今后的抗性育种研究趋势展开了讨论。
范峰峰邱颖波刘行丹李绍清刘建丰
关键词: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遗传育种
一种农杆菌介导的水稻活体转基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水稻活体转基因方法,其步骤:A、幼穗转化处理: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农杆菌浓度后,将农杆菌溶液用液体LB培养基稀释;B、转基因阳性苗的除草剂筛选:除草剂进行转基因阳性水稻的筛选,筛选时,将pCAM...
李绍清田裴秀子朱英国
文献传递
长雄蕊野生稻高产、高光效基因FarL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来自长雄蕊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的新基因FarL1及其应用,属于作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将FarL1基因导入水稻近等基因系NIL‑FarL1或在水稻9311中过...
李绍清刘曼曼范峰峰
野生稻O.nivara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揭示了栽培稻驯化过程中线粒体基因组的分化
谢红卫钱明娟汪杰王冬朱英国李绍清
关键词:ORYZACHIMERICREPEAT
水稻CMS相关基因在稻属AA基因组中的分布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被引量:8
2007年
水稻线粒体基因组嵌合基因orf79和orfH79分别被认为与BT-型和HL-型水稻CMS有关,两者具有98%的同源性,并且其DNA序列只存在4核苷酸的差异。对于这两个嵌合基因,前者来源于栽培稻(Oryza.sativaL.),而后者则来源于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这意味着orf79/orfH79可能在广泛分布于稻属AA基因组中。为了调查orf79/orfH79在稻属物种中的分布和变异,190份栽培稻品系[包括156份亚洲栽培稻(O.sativavar.landrace)和34份非洲栽培稻(O.glaberrima)]以及104份稻属AA基因组野生稻品系(包括O.rufipo-gon、O.nivara、O.glumaepatula、O.barthii、O.longistaminata和O.meridionalis6个种),被用于PCR扩增检测。31份具有控制粤泰A和笹锦A的特异片段的稻属AA基因组水稻品系被检测出。所有特异片段均被回收并测序,基于DNA序列的聚类结果显示31份水稻材料被分成了两组,分别代表为BT-型和HL-型水稻不育细胞质组群。结果也进一步表明:HL-型水稻CMS胞质主要分布于一年生的O.nivara中;BT-型水稻CMS胞质可能来源于栽培稻变种或多年生野生稻O.rufipogon。
段世华李绍清李阳生熊云朱英国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稻属单核苷酸多态性
OsGRF6基因提高水稻产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OsGRF6</i>基因提高水稻产量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作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GRF6基因在水稻中过表达后,水稻二次枝梗数目和每穗粒数增加;而将GRF6基因在水稻...
李绍清高峰朱英国
红莲型杂交稻组合中microRNA表达谱分析
高峰王坤杨雷雷蒋大庆黄燕朱英国李绍清
关键词:HETEROSISRICE
杂交水稻研究的回顾与发展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杂交优势利用最为成功的作物之一.1964年,袁隆平院士发现了水稻自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了通过培育水稻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无...
朱英国李绍清李阳生朱仁山余金洪
关键词:杂交水稻杂种优势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