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作品数: 147被引量:276H指数:9
  • 所属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所在地区:河北省 保定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王省芬
作品数:263被引量:970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棉花 陆地棉 黄萎病 抗黄萎病 黄萎病菌
马峙英
作品数:417被引量:2,111H指数:25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棉花 陆地棉 黄萎病 抗黄萎病 纤维品质
张桂寅
作品数:198被引量:914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棉花 黄萎病 陆地棉 纤维品质 抗黄萎病
吴立强
作品数:152被引量:484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棉花 陆地棉 黄萎病 纤维品质 抗黄萎病
李志坤
作品数:101被引量:187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棉花 陆地棉 抗黄萎病 黄萎病 纤维品质
高产、抗病、优质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农大KZ05被引量:3
2014年
1选育过程 农大KZ05是由河北农业大学以农大372和农大20为双亲杂交育成。2002年配制杂交组合(农大372×农大20),2003年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并进行抗病性鉴定,初步表现出高产抗病等优良特性。2004-2005年继续与其他组合一起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同时进行抗病鉴定、品质测试,2006年进行异地适应性鉴定。2007年申请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2008年获得转基因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2009年参加河北省中南部春播棉组区域试验预备试验。2010—2012年参加河北省中南部春播棉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3年4月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棉2013006号)。
王国宁张桂寅吴立强王省芬李志坤张艳吴金华柯会锋马峙英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生物安全抗病鉴定
陆地棉GELP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响应胁迫的表达分析
2022年
GELP型脂肪酶(GDSL-type esterase/lipase proteins,GELPs)是一类N端含有GDSL-motif的脂质水解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应激反应及病原菌防御中均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最新发布的陆地棉基因组数据,从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出210个陆地棉GELP基因,根据系统发育关系将其分为10个亚家族(A~J)。这些GhGELP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26条染色体上,且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两端。基因结构分析表明,高达66.7%的GhGELP基因被4个内含子打断,其编码区域由5个外显子组成。分析发现,GhGELP基因启动子区域共存在7种激素和逆境胁迫响应元件。最后,利用RNA-seq数据研究了GhGELP基因在黄萎病菌和多种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谱。表达分析显示,大多数GhGELP基因响应黄萎病菌诱导后表达量下调,受非生物胁迫诱导后亦呈下调表达趋势,且一些成员可同时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对棉花GELP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分析,为后续研究其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默韶京王志城王省芬刘正文吴立强张桂寅马峙英张艳段会军
关键词:陆地棉基因鉴定系统发育分析胁迫响应
陆地棉核心种质苗期耐盐性鉴定和耐盐种质筛选
发展盐碱地植棉是我国棉花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评价棉花耐盐性强弱的关键时期是苗期,评价陆地棉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对棉花耐盐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来源于中国棉花种质库的陆地棉核心种质为材料,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和耐盐...
李志坤井源褚潇雅姜美旭柯会锋王国宁张艳杨君吴金华阎媛媛王省芬吴立强张桂寅马峙英
关键词:耐盐性种质资源
陆地棉REM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REM(Reproductive meristem)基因家族编码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棉花中未见报道。【方法】基于陆地棉基因组数据和公共数据库中的转录组数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陆地棉REM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系统鉴定,并对该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胁迫条件下的表达规律等进行分析。【结果】陆地棉REM基因家族包含79个成员,分布在25条染色体上,可分为5个亚组。每个成员编码的蛋白质至少含有1个B3结构域,大部分定位在细胞核。基因上游2 kb序列中存在激素及胁迫响应等顺式作用元件。组织表达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REM基因在胚珠或纤维中的表达量较其他组织更高。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显示,29个基因响应棉花冷、热、盐或干旱胁迫。对6个基因在纤维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已发表的转录组数据基本一致。【结论】明确了REM基因家族在基因组中的分布特征、结构特征以及系统进化特征,根据转录组数据初步揭示了该家族基因在生长发育和抗逆中的功能。
石荣康张冬梅孙正文刘正文解美霞张艳马峙英王省芬
关键词:陆地棉生物信息学分析启动子
棉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UGD6、其编码蛋白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棉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UGD6、其编码蛋白及应用。棉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功能的由SEQ ID NO.2...
马峙英韩洁王省芬潘玉欣张艳张桂寅
陆地棉重组自交系群体纤维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育种应用
2023年
为进一步明确棉花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分离群体纤维品质的性状表现,并筛选品质性状优异的陆地棉新材料,本研究选用2个产量高但纤维品质差异较大的陆地棉品系,以高产且纤维品质高的SJ48-1为母本,高产但纤维品质较低的Z98-15为父本,构建含有140个F6家系的RIL群体。通过表型变异、性状分布、环境稳定性、简单相关性分析,对亲本及其衍生的RIL子代的纤维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表明,在9个环境中纤维品质性状均近似正态分布,并且表现出少部分超亲分离现象。棉花3个主要纤维品质性状中,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马克隆值均表现出较低的超亲比例;纤维长度较其他性状在不同年份的各个环境表现稳定,马克隆值则易受环境影响。简单相关分析发现,纤维比强度与纤维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纤维比强度、纤维长度与马克隆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筛选出8个高产且纤维长度均大于30.33 mm、纤维比强度均大于30.32 cN/tex、马克隆值均小于4.72的优异RIL家系,在6个以上环境均表现较好。
史丽萍张梦唐会妮吴建勇郭立平戚廷香张学贤陈亮亮臧榕王海林乔秀琴张艳邢朝柱
关键词:陆地棉RIL群体纤维品质优质育种
陆地棉漆酶基因GhLAC抗黄萎病功能研究
本研究以抗黄萎病陆地棉品种冀棉20为材料,通过筛选黄萎病菌诱导的冀棉20 SSH文库,克隆获得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GhLAC,并转化拟南芥,研究该基因与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GhLAC基因与拟南芥AtLAC1...
吴立柱张艳王省芬杨君李志坤吴立强张桂寅马峙英
关键词:棉花抗黄萎病转基因拟南芥
文献传递
棉花黄萎病“培养基定量接种鉴定法”被引量:2
2013年
定量接种和避免污染是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的技术关键。本研究以海岛棉抗病品种‘Pima 90-53’、陆地棉感病品种‘中棉所8号’(CRI8),以及MS培养基等为材料,建立了一种新的定量接种无污染黄萎病鉴定方法——"培养基定量接种鉴定法"。结果表明:不含蔗糖、附加头孢霉素的MS培养基是适合培育棉花无菌苗的培养基。无菌苗蘸根接种黄萎病菌后再转移至MS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可以实现无杂菌污染定量接种。该方法的特点是排除了杂菌污染、发病条件一致、根部全程可视、抗性鉴定准确,适用于棉花种质资源抗性鉴定、黄萎病菌致病性测定和棉花抗病分子生物学研究。
张书玲王省芬张艳马峙英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无菌苗抗性鉴定
植酸酶基因PhyA对陆地棉产量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在人工控制(培养基、水培、沙培)条件下,植酸酶基因PhyA具有分解利用培养基质植酸磷、提高磷素利用效率的功能,但在田间的表现目前尚未明确。在前期完成的PhyA转基因陆地棉新材料盆栽试验基础上,将其种植在田间条件下,研究PhyA基因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棉花新材料的单株结铃数、铃重、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与野生型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hyA在田间条件下具有改良转基因棉花部分产量性状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遴选出2个转PhyA棉花优良新品系G3、G2,可用作今后转植酸酶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的基础材料。
柯会锋王省芬吴立强李志坤张艳张桂寅马峙英
关键词:田间条件陆地棉产量性状植酸磷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百年逐梦历程中的三次伟大飞跃
2021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三次伟大飞跃”,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回顾总结这三次"伟大飞跃",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