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婷
作品数: 3被引量:7H指数:1
  • 所属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所在地区:福建省 厦门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相关作者

顾海峰
作品数:29被引量:115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甲藻孢囊 孢囊 甲藻 表层沉积物 亚历山大藻
蓝东兆
作品数:72被引量:398H指数:12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硅藻 沉积硅藻 晚第四纪 地质意义 沉积环境
中国沿海甲藻包囊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休眠包囊是甲藻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们对于甲藻种群的生存、延续以及扩散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能够形成休眠包囊的甲藻大部分时间以包囊的形式存在于沉积物中,因此研究包囊有助于揭示甲藻的物种多样性。根据沉积物中甲藻包囊的种类和数量还可以追溯各海区的富营养化历史,以及重建古海洋环境。本文介绍了甲藻包囊的研究方法,指出形态分类需要结合萌发实验对营养细胞进行观察。中国近20年来的研究共记录了甲藻包囊25属67种(以生物学名称为准),我们整合文献资料列出了中国沿海甲藻包囊物种名录。其中种类最多的是原多甲藻属(Protoperidinium),有18种,其次是施克里普藻属(Scrippsiella)、膝沟藻属(Gonyaulax)和亚历山大藻属(Alexandrium),分别有9种、7种和5种,其余的属在1–3种之间。我国之前的研究多局限在形态的鉴定而缺乏足够的萌发实验支持,故部分种类的鉴定还有待验证。最后,我们分析了中国甲藻包囊研究应该注重的研究方向。
顾海峰刘婷婷蓝东兆
关键词:物种名录物种鉴定
中国沿海甲藻门亚历山大藻属的形态、毒素和系统发育
甲藻门中有毒的亚历山大属包括了大约30个物种,但是这些物种地区性的地理分布信息极为有限.我们在中国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的7个站位采集了表层沉积物,并对其中亚历山大藻属的休眠孢囊进行萌发、建立株系,进而研究该属的物种多样...
顾海峰曾妮刘婷婷杨维东
中国沿海原多甲藻科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
顾海峰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