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昱
-

-

- 所属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万海同

- 作品数:410被引量:2,365H指数:22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丹红注射液 葛根素 缺血性中风 养阴通脑颗粒 川芎嗪
- 周惠芬

- 作品数:136被引量:811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丹红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谷红注射液 缺血性中风
- 虞立

- 作品数:80被引量:405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R语言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养阴通脑颗粒 红花 甘草
- 张宇燕

- 作品数:235被引量:1,252H指数:1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川芎嗪 R语言 葛根素 丹红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
- 陈建真

- 作品数:123被引量:904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药化学 化学成分 总黄酮 黄芩苷 中药学
- 清解宣透肺卫方药治疗外感热病邪郁肺卫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价清解宣透肺卫方——银花平感颗粒治疗外感热病邪郁肺卫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单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法;按临床试验3∶1随机分配至试验组与阳性药对照组,实际共入组病例416例,415例受试者进入FAS人群(试验组312例,阳性药对照组103例),409例受试者进入PPS人群(试验组307例,阳性药对照组102例)。试验组给予银花平感颗粒,对照组给予银翘解毒颗粒,疗程均为3d。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病情等指标均具有可比性;服药依从性良好。在PPS人群中,试验组、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分别为84.69%、72.55%;中医主要症状疗效愈显率分别为80.78%,70.59%,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总评分和主症总评分在用药第3天,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体温起效时间和体温解热时间显著优于阳性药对照组(P<0.01)。治疗3d后两组患者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咯痰、口渴等中医症状消失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舌质外,两组间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显示,该类疾病多属于病毒性感染疾病。结论:清解宣透肺卫方药银花平感颗料治疗外感热病邪郁肺卫证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具有显著解热、镇痛、止咳化痰等作用。
- 何昱万海同周惠芬杨洁红虞立李畅万浩芳杨进王真别晓东卢建万丽玲刁军成郑甦王维谢蓉蓉余道军
- 关键词:外感热病安全性有效性
- 《中药化学》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模式和方法
- 对于药学院的学生而言,化学类课程的设置比重较大,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中药化学》等等,达七、八门之多,掌握好相关知识对拥有专业技能十分重要。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校学生整...
- 何昱
- 关键词:学生学习积极性《中药化学》
- 文献传递
- 一种大孔树脂纯化红花红色素的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孔树脂纯化红花红色素的工艺。本申请通过系统筛选大孔树脂型号,机器学习优化纯化的工艺条件,为高纯度红花红色素的获取以及红色素的工业化规模生产提供了一种高效、简便、稳定的方法。在确定的HPD‑400型大孔树脂...
- 何昱万海同周惠芬张娴杜海霞来非凡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君臣佐使"是中药复方配伍的基本结构,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派生而来的用以解释传统复方作用机制的重要原则。中药复方药效具有多靶点的特性,用不同的药效指标评价复方配伍机制并不完全一致。结构方程模型可将复方各药效指标整合为综合药效,并基于研究者的先验知识预先设定因子间的依赖关系,不仅能够判别各因子之间的路径系数,还能对整体模型进行拟合和判断。文章首先介绍复方配伍的基本内容,然后阐述了应用结构方程(SEM)建模分析步骤,最后基于AMOS软件,以苓桂术甘汤为例展示其在复方配伍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张宇燕盖玉权何昱吴宪彬万海同
- 关键词:中药复方配伍机制结构方程模型
- HPLC-DAD法比较不同剂型麻黄汤及其拆方中有效成分含量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HPLC-DAD法比较麻黄汤及其拆方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中有效成分含量,为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92%磷酸、0.02%三乙胺,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10、252、278、292 nm,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结果:1)麻黄汤及其拆方15个饮片配伍组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桂皮醛、桂皮醇、桂皮酸、甘草酸、甘草苷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均高于相同配伍处理下的配方颗粒组,而苦杏仁苷的含量则都是配方颗粒组高于饮片组。2)不论是饮片组还是配方颗粒组,麻黄汤全方组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均高于单味药组及其他配伍组。3)麻黄与炙甘草、桂枝与苦杏仁、麻黄与苦杏仁、麻黄与桂枝、炙甘草与苦杏仁、桂枝与炙甘草配伍时,有效成分的含量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论:从化学物质含量角度衡量,饮片组优于颗粒组,麻黄汤中药配方颗粒替代传统饮片仍有待商榷。
- 刘月波章小敏洪冰陈将何昱
- 关键词:HPLC-DAD麻黄汤饮片汤剂
- 球面对称设计结合遗传神经网络优选黄芪-红花药对水提工艺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采用球面对称设计及遗传神经网络优选黄芪-红花药对的水提工艺。方法将黄芪-红花药对水提液中8种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苷、脱水红花黄色素B、山柰酚-3-O-芸香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赋权,以计算得到的综合得分作为水提工艺的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依据球面对称设计进行实验,并结合遗传神经网络模型进一步优选黄芪-红花药对水提工艺参数。结果球面对称设计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0∶1、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87℃、提取次数2次,其综合评分为4.877;以遗传神经网络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2.7∶1、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87℃、提取次数2次,经验证该条件下的综合得分为5.004。实验结果显示,遗传神经网络能够提高水提工艺条件的综合评分。结论球面对称设计和遗传神经网络能够优化黄芪-红花药对水提工艺参数,可为中药及其制剂中多种有效成分提取的工艺优选提供参考。
- 陈光玮金伟锋许守超张玲王玉何昱
- 关键词:遗传神经网络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
- 川芎和黄芪有效部位组合给药后川芎嗪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PK-PD结合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黄芪川芎有效部位配伍给药后川芎嗪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再灌注同时ig给予黄芪川芎有效部位配伍组方(黄芪总皂苷、黄芪总黄酮、川芎总生物碱、川芎总有机酸各100 mg/kg),给药后0.083、0.25、0.5、0.75、1.0、1.5、2.0、3.0、4.0、6.0 h各时间点眼眶静脉丛取血0.5 m L。RP-HPLC测定血浆中川芎嗪的浓度,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DAS 3.2.6软件拟合PK-PD结合模型,并计算药动学与药效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浆中LDH活性效应值与川芎嗪血药浓度不直接相关,效应滞后于血药浓度,以效应室联结的Emax模型较优。结论成功建立了黄芪川芎有效部位配伍给药后川芎嗪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PK-PD结合模型,可推广应用于预测其他中药配伍后主要有效成分的PK-PD研究。
- 周惠芬何昱张宇燕杨洁红舒明春万海同
- 关键词:川芎川芎嗪脑缺血再灌注
- 银花平感颗粒的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银花平感颗粒体外抗甲型A/PR8/34(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药物对巨噬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C_0),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_(50))及药物不同给药方式的抗病毒有效率,采用Probit回归分析计算其对病毒感染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及治疗指数(TI);流感病毒H1N1感染培养的RAW264.7细胞,用利巴韦林(62.5μg/ml),银花平感颗粒高(500μg/ml)、中(250μg/ml)、低(125μg/ml)各剂量进行干预,4、16、24 h后收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各组细胞中Toll样受体7(TLR7)、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核因子p65(NF-κB p65)、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的变化。结果银花平感颗粒在31.25~500μg/ml范围内可降低流感病毒复制,其中药物治疗组在给药24 h后,抗病毒有效率最高;与正常对照组同时间比较,模型对照组TLR7、My D88、IRF7、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16 h达最高峰,较本组4 h、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药物干预后,银花平感颗粒高、中剂量组及利巴韦林组均显著下调流感病毒诱导4、16、24 h后的TLR7、My D88、IRF7和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P<0.05或P<0.01),尤以银花平感颗粒高剂量组对TLR7、My D88和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的下调作用较利巴韦林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银花平感颗粒体外可明显抑制流感病毒复制,主要是通过治疗给药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效果可能与其抑制TLR7/My D88/IRF7信号通路及NF-κB p65的激活有关,且高剂量对流感的治疗效果优于利巴韦林。
- 杜海霞万海同何昱杨洁红卢亦愚周惠芬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
- 谷红注射液抗脑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9
- 2014年
- 为探讨谷红注射液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本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谷红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注射液组,每组10只。在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梗死体积比,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含量、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表明谷红注射液能显著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缩小大鼠手术后的脑梗死体积,显著提高脑组织中SOD,GSH-Px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同时还可显著提高血清中t-PA的含量,降低PAI含量,降低TXB2的含量,提高6-keto-PGF1α含量。说明谷红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血栓的作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舒明春万海同周惠芬杨洁红赵涛付巍何昱
- 关键词:谷红注射液脑缺血再灌注
- 麻黄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发汗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比较麻黄汤及其拆方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发汗作用差异,为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体重随机将小鼠分为19组,分别为饮片汤剂组9组、配方颗粒组9组和空白组1组。通过比较各组小鼠腋窝皮肤汗腺导管内径的大小,比较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发汗作用是否有差异。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所有给药组小鼠腋窝皮肤汗腺的导管内径都增大(P<0.01),都有较强的发汗作用。②麻黄汤全方组的发汗作用强于其他配伍组,且麻黄汤全方传统汤剂组相比配方颗粒组有更好的发汗作用,两者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③含麻黄的各配伍组的小鼠汗腺高管内径都比不含麻黄的各配伍组大。结论:麻黄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对小鼠都有发汗作用,但麻黄汤全方传统汤剂组作用优于颗粒组,麻黄汤中药配方颗粒完全替代传统饮片仍有待商榷。
- 刘月波章小敏洪冰陈将何昱
- 关键词:麻黄汤汤剂发汗作用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