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晓娜
-

-

- 所属机构:汕头大学文学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汕头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 自由与气节--唐宋严陵钓台诗的比较
- 本文阐述了唐宋代咏严陵钓台诗的主要内涵,就严光的隐士身份而言,唐宋人对他推崇的实质也有所不同。唐人向往严光隐逸生活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对他超然物外的隐逸情调充满遐想,其咏严光诗便更多地着眼于眼前所见严濑的自然景象,欣赏...
- 林晓娜
- 关键词:主题内涵
- 论王禹偁仕隐观的演变及其吏隐诗被引量:3
- 2015年
- 王禹偁的仕隐观经由入仕前的反对隐遁避世,到吏隐郡斋时主动追求闲散以调适心灵,再到八年三黜阶段因不能有所作为而屡兴辞官归田之思,展示的是以儒家兼济情怀为内核,以体恤民艰、行己有耻的精神为本心,以澹泊乐天为外相的隐逸人格精神,影响了有宋一代士大夫对行藏出处的思考。王禹偁的吏隐诗着重描写以道德文章、诗酒竹菊陶冶心性的闲适生活,但总透露出一股仕宦失意、行道艰难的感慨,是仕与隐的二重奏。
- 林晓娜
- 关键词:王禹偁仕隐观
- 论梅尧臣的“平淡论”与隐逸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关于梅尧臣的"平淡论",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梅尧臣所指的平淡之诗,是抒发闲适、隐逸情怀之诗,但不仅限于隐逸诗人所作之诗或隐逸诗。平淡是梅诗的主导风格,这并非从一开始便是共识,此观念是后人以陶渊明、韦应物之诗为参照而建立起来的。梅诗平淡风格的诗学内涵,与梅尧臣本人的"平淡论"是不同层面上的论题,区分两者的不同,有助于更透彻地理解梅尧臣的诗风。
- 林晓娜
- 关键词:梅尧臣隐逸陶渊明
- 论北宋隐逸文化的特质被引量:8
- 2014年
- 北宋的隐逸文化独具特色,是隐逸文化的集大成时代,也是隐逸文化的转折时代。本文从隐士人数的剧增、隐士对社会风气的影响、隐逸之风对士大夫日常生活的影响、隐逸之风对品评人物的影响四方面,探讨北宋隐逸之风的兴盛,认为北宋隐逸之风兴盛的原因有:士阶层的空前壮大增加了入仕的难度;社会分工细化,经济、文化的发达为退隐提供良好的生活土壤;庞冗的政治机构、名目众多的闲官制度催生隐逸闲情;频仍的党争和三教合一是隐逸兴盛的政治土壤和思想土壤。北宋的隐逸文化实现了转型,隐逸方式由小隐山林逐渐向大隐朝市发展,文人普遍追求"心隐",隐逸精神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其精神内核是淡泊名利、进退合道,外在表现则是追求自由与超然。
- 林晓娜
- 关键词:隐逸文化隐士仕隐
- 南宋四明地区的文士酬唱活动研究
- 2021年
- 南宋四明文士热衷于文学酬唱,唱和活动频繁,蔚为风尚。从唱酬的场合来研究南宋四明的诗歌唱酬,可以揭示每一种唱酬活动的特征及意义。南宋四明文学社团众多,以诗社活动、宴游雅集为中心的酬唱十分频繁,作品虽较少关注社会现实、讨论政治大事,但在敦化礼俗风教、宣扬尊老敬长、修养个人道德上颇为用心。以乡饮酒礼、民俗节庆为中心的酬唱,用诗词复现地方盛典,为盛事歌功颂德,展示南宋四明地区相对太平繁盛的一面。以地方政务、长官出巡为中心的唱酬,则展示地方官吏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树立了地方官忧民勤政的形象,让后人窥见南宋明州地方吏治的概况。
- 林晓娜
- 关键词:酬唱诗社乡饮酒礼民俗节庆
- 从王安石的“钟山情结”看其隐逸情怀的演变被引量:1
- 2014年
- 王安石在十七岁时便随父亲迁居江宁,从此与江宁结下不解之缘,前后在江宁居住二十年之久,而江宁的钟山更是王安石的精神家园,王安石对钟山的痴恋情结,绝不亚于欧阳修"二十年三十篇诗"的思颍念颍之情。从王安石的"钟山情结",我们可以探究王安石隐逸情怀的演变,王安石的隐逸情怀始终以"钟山"为寄托,他入参朝政前在江宁读书讲学并屡次拒官,体现的是儒家式的待时之隐,执政变法时念兹在兹的"钟山情结"则展示王安石具备道家的功成身退思想,晚年退隐钟山的悠然闲适则是以佛释之隐为主。
- 林晓娜
- 关键词:仕隐观隐逸情怀
- 从王安石的'钟山情结'看其隐逸情怀的演变
- 王安石在十七岁时便随父亲迁居江宁,从此与江宁结下不解之缘,前后在江宁居住二十年之久,而江宁的钟山更是王安石的精神家园,王安石对钟山的痴恋情结,绝不亚于欧阳修'二十年三十篇诗'的思颍念颍之情.从王安石的'钟山情结',可以探...
- 林晓娜
- 关键词:生平事迹隐逸情怀历史演变
- 文献传递
- 从文学地理学视角探究吴文英的词风
- 2020年
- 吴文英的词风与其一生所经行之地的地理文化有着重要的联系。梦窗词的雅化倾向与四明科举风气高涨、研习理学风气浓郁有关,辞赋笔法的形成也与四明重屈原及辞赋的学风有关。吴文英的苏杭词中分别折射出汴京和古吴都的影子,受地域文化影响,杭州词更为富丽典雅,苏州词更为雄快清健。苏杭两地的隐逸思想有所不同,杭州词是内敛的、幽深的,苏州词则是疏阔放落的。
- 林晓娜陈麒如
-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隐逸
- 论宋代睡隐诗的典故意象
- 2016年
- 宋代以"睡眠"为题材的诗歌较之唐代大大增加,"睡眠"成为隐逸诗中的重要题材之一。"睡隐"的直接典故来源是陈抟高卧,宋人对陈抟高卧的赞颂源于陈抟的隐士形象符合宋人的仕隐观念。宋代的昼寝诗把"宰予昼寝"之懒和"边韶昼眠"之达融合,表达谩世鄙俗、宠辱不惊的兀傲情怀。宋诗中"隐几"经常运用《庄子》"南郭隐几"的典故,还用"隐几"展示文人读书参禅悟道,看云山水月、听松风泉鸣的闲适恬淡生活。
- 林晓娜
- 从女性主义地理学看李清照和朱淑真的创作被引量:1
- 2020年
- 女性主义地理学主要研究女性与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女性主义地理学的角度来比较研究李清照、朱淑真,可从社会空间、家庭空间、闺阁空间、女性身体空间等角度入手。首先,社会空间在限制出行范围、控制婚姻自主权、限定受教育范围这三方面对李清照、朱淑真的性别塑造产生影响,家庭空间为李清照和朱淑真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和文学教育,闺阁空间内的长期独处导致二人审美空间狭窄,审美感受以孤独感为主,而婚姻的幸与不幸影响了两人的文学之路。其次,李清照和朱淑真都具有多情、敏感的女性身体空间特质。这种特质使得朱淑真的诗词呈现出“纯女性书写”的风格,而李清照独有的好胜特质与遭遇家国变故的经历,使其创作具有“雌雄同体”的风格。
- 林晓娜李胜男
- 关键词:女性主义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