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忠炉
-

-

- 所属机构: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邢强

- 作品数:229被引量:1,03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顿悟 学习倦怠 样例 眼动 顿悟问题解决
- 李红

- 作品数:488被引量:3,733H指数:28
-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儿童 心理理论 大学生 幼儿 事件相关电位
- 雷怡

- 作品数:23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 研究主题:儿童 组块 假装 心理表征 汉字
- 王菁

- 作品数:5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 研究主题:顿悟 组块 字谜 汉字 电生理机制
- 张金莲

- 作品数:5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 研究主题:顿悟 组块 字谜 汉字 电生理机制
- 汉字字谜任务中限制解除的电生理机制被引量:6
- 2013年
- 尽管"限制解除"作为一种顿悟问题解决的关键途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德国心理学者Knoblich及其同事提出,但学界对于"限制解除"所包含的信息加工程序、阶段以及相应的脑认知过程却并未有进一步的探讨和细化。本文从"限制解除"的理论角度出发,以答案提示催化的"诱发式"字谜解决顿悟为例,首次提出了一个关于"诱发式"限制解除过程的信息加工阶段初步构想。该构想认为:顿悟问题解决中的"诱发式"限制解除过程包含3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早期注意参与为特征的冲突信息的预警或预处理过程;第二阶段是以新旧思路交替为特征的关键限制解除过程,鉴于这个过程以基本问题表征空间的拓展为特征,因此我们推测右脑的活动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阶段是以自上而下的控制加工为特征的重新整合过程。脑电研究数据部分地支持了本研究的假设,发现了上述第一阶段在脑电变化上体现为顿悟性限制解除所伴随的N100/P200复合体;第二阶段体现为P300在300~400ms的时间窗内的地形图分布及差异波;而第三阶段则体现为N400在400~800ms内的变化。脑电结果还证实:在第二阶段也就是限制解除的关键阶段,右脑的活动明显强于左脑,提示基本问题空间的拓展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右脑,而在第三阶段也就是信息的重新整合阶段则表现出相反的半球偏侧化倾向。上述发现有可能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顿悟中"限制解除"的脑认知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
- 邢强张忠炉王梦偌张金莲王菁姚艳芬占丹玲
-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
- 大学生不同负性情绪中的情绪一致性效应被引量:5
- 2012年
- 分别诱导被试在悲伤、愤怒、中性三种情绪下对相应的三种词语进行学习再认,采用学习再认的实验程序,以再认正确率和反应时作为指标,运用信号检测论进行分析,主要考察情绪一致性在不同负性情绪中的表现,在悲伤和愤怒情绪之间证实了情绪一致性记忆效应。
- 张忠炉邢强
- 关键词:悲伤愤怒
- 猜谜作业中的ERP效应:基于催化范式的证据被引量:2
- 2013年
- 运用ERP技术对个体猜谜任务下的顿悟和无顿悟的情况进行探索。结果发现,在300ms-500ms内,有顿悟比无顿悟引发了更负的N300-500成分,激活了大部分脑区;在600ms-1100ms内,有顿悟比无顿悟引发了更正的P600-1100成分,在中央区显示了最强激活。结果表明,N300-500可能反映了定势破除中的认知冲突,P600-1100可能反映了新异联系的形成。
- 邢强张忠炉
- 关键词:字谜顿悟事件相关电位
- 道德情绪特质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亲社会倾向的中介作用
- 创造力像一把双刃剑,除了其积极的一面,当个体的动机为蓄意伤害他人或破坏社会时,此时生成新颖且恶意想法的能力就是恶意创造力。恶意创造力会受到情绪和特质的影响,此外,恶意动机的产生与恶意行为的实施又涉及伦理与道德因素。因此,...
- 付洪宇张忠炉
- 关键词:亲社会倾向人格
- 通达创造性顿悟的具身之路被引量:5
- 2014年
- "如何通达创造性顿悟"可能是比"顿悟瞬间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问题。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类身体及其与世界的交互经验为认知提供了支架基础并影响认知加工。通达创造性顿悟有两种具身路径:内在的身体结构和状态以及身体和外在环境的交互经验。前者主要体现在:某些大脑部位的改变比如背外侧前额叶的损毁或者左右前颞叶的失活与激活促发顿悟;个体处在特殊的生理状态下比如说适度醉酒、睡眠或者一天中不佳时间段等更可能通达顿悟;其他的状态如冥想(专注)以及积极情感也促进顿悟问题解决。后者主要体现在:身体与物理实物的交互使得更可能遭遇反例从而通达顿悟;当身体动作激活了解答相关的知觉运动模式时(比如说在解答双绳问题时摆动手臂),顿悟更可能发生;某些身体姿势比如说保持手臂弯曲而不是伸展更可能促进顿悟问题解决;通过隐喻的方式(比如说暴露在照亮的灯泡下)来激活顿悟相关的抽象概念也可以通达顿悟;经历多样文化促进创造性问题的解决。由此可见,身体及其与世界的交互经验在通达创造性顿悟中起重要作用。人类身体通达创造性顿悟的方法为揭示顿悟机制提供了新视角。未来研究可以挖掘更多的身体相关变量,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方法,探索顿悟的具身机制。
- 张忠炉李红
- 关键词:身体结构身体状态身体经验
- 问题解决中的加法倾向性——来自汉字转换任务的证据
- 2024年
- 以往研究发现,人们解决问题时更倾向于使用加法策略而忽略有利的减法策略,但加法倾向性的影响因素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汉字转换任务探讨该问题。实验1结果发现,使用单一策略(单独增加或减少一笔)让假汉字变真字时,减法解答频次高于加法,表明减法策略更简单;实验2结果显示,自由策略(可自由增加或减少)中加法答案频次高于减法,且高知觉整体性(笔画同色)条件下相较于低知觉整体性(笔画异色)加法答案比例更高。本研究不仅验证了加法倾向性的存在,还揭示了一个新的发现:部件间的知觉整体性增强了加法倾向性。
- 林正希张忠炉
- 关键词:汉字
- 外显内隐交互理论及对顿悟研究争论的解释被引量:1
- 2011年
- 顿悟涉及五个主要成分(视觉输入的抑制、启发信息的激活、心理定势的破除、新异连接的形成以及啊哈体验)。总结了近年来顿悟研究中存在的三大争论(顿悟是一般化还是特殊化的过程?是外显的搜索还是内隐的激活?是依赖左脑还是依赖右脑?),外显内隐交互理论(EII)包括了八个原则以及一个计算模型,该理论可能对三个争论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 邢强张忠炉
- 关键词:顿悟
- 通道呈现方式与感知学习风格的匹配性对粤−普双言切换代价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选取不同感知学习风格的熟练粤−普双言者被试,比较在不同通道呈现方式下他们刺激命名任务的表现,由此考察感知学习风格与通道呈现方式的匹配性对熟练双言者双言切换代价的影响。结果发现,被试在视觉线索呈现条件下要比在听觉线索条件下的切换代价小;当感知学习风格与通道呈现方式匹配时,双言切换代价更低。表明感知学习风格与通道呈现方式的匹配性对于双言切换代价有调节作用。
- 邢强吴潇王家慰张忠炉
- 关键词:双言切换代价感知学习风格
- 酝酿期有效提示和无效提示的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中国汉字谜,通过模拟Wallas(1926)关于顿悟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探讨了酝酿期有效提示和无效提示对猜字谜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效提示组被试比无效提示组猜对了更多的靶字谜,反应时也更短;在脑电水平上,酝酿期的有效提示谜比无效提示谜在左前额叶分别于300ms-400ms,400ms-600ms,600ms-800ms内引发了更大的P300-400成分、P400-600成分、P600-800成分。表明有效提示谜比无效提示谜对靶字谜问题的解决有更大促进作用。
- 张忠炉邢强唐志文徐争鸣蔡新华
- 关键词:ERP
- 顿悟式组块破解的时间进程:ERP研究
- 2019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顿悟式组块破解的信息加工机制及神经动态变化。被试完成汉字拆解任务,即从一个源汉字中移动部件从而得到有效汉字。研究操纵部件之间在空间交错背景下的类别关系:同类(移动部件和剩余部件都是汉字)和异类(移动部件是笔画,剩余部件是汉字)。与此同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变化。结果显示,同类条件比异类条件引发了更大的N2波动和减小的LPC波动。早期的N2效应可能提示了组块破解过程中的识别困难,而晚期的LPC效应可能提示了组块破解过程中的知觉转换困难。
- 张忠炉邢强邢强雷怡
- 关键词:汉字事件相关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