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良
作品数: 61被引量:265H指数:9
  • 所属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夏春梅
作品数:19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传感器实验 系统设计 传感器实验仪 燃气 传感器
余永刚
作品数:311被引量:572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液体发射药 火炮 燃气射流 内弹道
周彦煌
作品数:174被引量:46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火炮 内弹道 数值模拟 液体发射药 内弹道学
任立义
作品数:79被引量:40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
研究主题:故障诊断 干燥机 质量屋 质量功能展开 开放式数控系统
吴文婷
作品数:8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传感器实验仪 传感器实验 处理电路 悬臂梁 LABVIEW软件
改善喷射闪蒸干燥机干燥范围的结构设计
1998年
针对目前干燥行业存在的干燥设备干燥范围有一定限制的问题,结合新出现的高效、节能干燥设备——喷射闪蒸干燥机的干燥原理,提出了在该机上采用可移动喷嘴的结构,使该设备扩大了干燥范围,能适应更多的不同物料的干燥。
黄凤良毛慧欧任立义
关键词:干燥机
LED屏信息在线修改系统设计
2017年
针对现行LED信息屏系统便携性及成本的不足,设计了集信息编辑、处理与发送功能为一体的手持控制终端,并结合设计的具有信息接收与显示功能的显示终端,获得了LED屏信息在线修改系统。手持控制终端和显示终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二者之间利用控制终端的矩阵键盘进行信息编辑并通过各自的无线模块进行连接和数据传输。实际测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一个手持控制终端对多个显示终端工况下的LED屏文本信息实时在线修改。
黄忠明林丽黄凤良
关键词:LED屏无线传输
密闭腔内快速传热中壁面温度的软测量方法被引量:4
2003年
在分析机理的基础上 ,对密闭腔内快速传热中壁面温度的软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快速传热中壁面温度软测量的模型 ,给出了模型的三种解法。通过实例结果表明 :采用软测量方法 ,选择变化缓慢的温度为二次变量 ,可以实现密闭腔内快速传热中壁面温度的测量 。
黄凤良余永刚
关键词:壁面温度软测量
闪蒸干燥机工作参数的最佳匹配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干燥产品粒度和湿度与分级器半径、鼓风量及引风量三者的函数式,并采用复合形法对该函数式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毛慧欧黄凤良任立义
关键词:闪蒸干燥机复合形法干燥机
一种可远程驱动的传感器实验平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远程驱动的传感器实验平台,包括实验平台台身、螺旋测微头支架、螺旋测微头、悬臂梁、悬臂梁支架、若干被测传感器、步进电机、进电机支架、传动筒、传动栓、光电传感器、处理电路集成板;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
黄凤良夏春梅冯丽徐明吴文婷吴菲
文献传递
闪蒸干燥机最佳匹配参数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利用正交实验的方法针对SZGZ—1000型闪蒸干燥机的主要操作参数进行了研究,并作了回归分析,得到了回归方程;采用复合形法对回归方程作了寻优处理,得到了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的最佳工况参数匹配值。
黄凤良毛慧欧任立义
关键词:闪蒸干燥干燥机
关于国内干燥设备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1998年
从干燥设备的开发设计、使用、操作及适用范围4个方面论述了干燥设备中所存在的问题,旨在推动干燥行业能以理论来指导生产、使用和操作,并能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以及出现通用性强的干燥设备。
黄凤良任立义
关键词:干燥设备
一种一体式传感器实验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的实验仪器,能够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性能的验证性和测试性的实验,属于机电控制技术领域。该传感器实验仪不仅在现有实验仪的基础上增设了接线柱或接线孔,还包括转换与传输模块、操控平台以及运行模块,转换与传...
黄凤良吴文婷夏春梅
文献传递
软测量思想与软测量技术被引量:58
2004年
在剖析软测量基本思想以及实例的基础上,对基于软测量基本思想形成的传统意义软测量以及扩展软测量两种技术及应用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并预测了可能出现的其它形式扩展软测量。结果表明,两种技术基本思想相同,也具有许多相似的模型建立方法,但传统意义软测量反映的是对象的输出与输入、部分可测的输出之间的关系,而扩展软测量是以对象的输入、输出为软测量模型的输入、输出,且能预测还有一种以对象的待测输入为软测量模型的输出、以对象的输出及部分可测的输入为软测量模型输入的扩展软测量形式。
黄凤良
关键词:计量学软测量技术
燃气燃烧效果的实验测定被引量:1
2003年
对于现役的大批量灶具 ,在现有装置上不添加新的结构 ,而仅做少量的改动就能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以燃烧过程达到热平衡时炊具所能达到的温度为评价指标 ,对平底型炊具与尖底型炊具在不同的高度与燃气流量下燃烧的效果进行了系统测定 ,结果表明 :在常用流量范围内 ,对于平底型炊具 ,最佳高度段为 1 .5~ 1 .7cm ,对于尖底型炊具 ,最佳高度段为 0 .5~ 1 .0cm ,炊具本身的温度变化范围为 1 6 0~ 75 0℃。从而为现有灶具的节能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 。
黄凤良夏春梅许峰
关键词:燃气节能温度测量灶具